方茂杰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要有清晰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我約束力,關心學生的成長。要做到這些,需要老師的積極引導,這就需要老師建立語文生態課堂。既能夠引領學生學習,還能讓學生自學,由老師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針對如何構建語文生態課堂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生態課堂;策略
在現在初中教學中存在許多教學問題,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所以針對這一情況,老師可以建立語文生態課堂來解決這一問題。生態課堂就是老師引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一、建立引領式初中語文態課堂的意義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存在許多教學上的問題,比如老師講課枯燥乏味、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導致學生成績下降,課堂教學質量降低。所以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提出了語文生態課堂的建立: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語文生態課堂的建立有以下幾個意義:
1.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以往的教學太過死板,課堂上全以老師所講內容為主,導致很多學生對語文學習積極性不高。而語文生態課堂的建立有效地改變了這一現狀。生態課堂以老師引導學生學習為主,學生為主體,實踐證明,這種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
2.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語文生態課堂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在思考一個問題時不再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他們可以自由發揮想象力說出自己的答案,這種不限制學生想象力的方式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模式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傳統語文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手段的單一性
在傳統語文教學中,都是以老師講授為主。長此以往,就會限制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潛能。例如,在教授文言文《童趣》時,這本來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但是老師一開始認為初中生剛開始學習文言文,會覺得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就會通講一次,這樣嚴重限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思維的發散。
2.課堂氛圍沉悶
在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之間不能相互交流。若老師發現課堂有說話之類的影響課堂紀律的學生就會大聲呵斥,這導致學生在上課時處處提防老師;若沒有回答對老師所問的問題可能還會遭到老師的指責,導致學生沒有學習的信心,學習興趣降低。
3.不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學任務為目標。只是要學生記住老師所講的內容就可以了,讓學生也不必深究其來源,使學生接受時死記硬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降低,課堂教學質量下降。
三、針對引領式初中語文生態課堂提出的構建策略
1.讓學生有學習的目標,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在引領式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把握好教學目標,精心研究教學目標,在學生的學習中起到導向作用。一方面我們應該在課堂上通過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體現出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習目標的引領下能夠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時,我們要先自己分析課文制定出教學目標。該課文是一篇散文,散文的特點就是文章優美,閱讀時使人仿佛就身在其中,有著非常好的意境。所以針對這篇文章,老師可以制定這幾個具體的教學目標:(1)讓同學們閱讀課文,用字典查出其中不認識的生字;(2)在課文中找出自己覺得優美的句子,寫出自己的感悟;(3)和同學們進行小組討論,相互之間解決有疑問的問題并對該文的主要意思進行總結;(4)最后老師再對該課文進行串講。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趣味教學模式
在語文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講有趣的故事、組織相關的趣味活動等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將學生帶入到課堂中,讓其發現問題并且自己去探究解決的辦法。
例如,在教授《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一文時,由于這是一篇議論文,所以我讓同學們對“事物的正確答案是唯一的嗎”進行分組辯論,在這其中,學生非常積極地參與到辯論中;而且在辯論之后他們對這篇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這種辯論方式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同時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再比如,在教授《愚公移山》一文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先閱讀課文,然后讓同學們來表演這個故事,這樣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最后讓同學們講出這則故事所講的內容和告訴我們什么信息。同學們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很好地掌握課本內容,同時也增加了學習興趣。
構建引領式初中語文生態課堂摒棄了傳統教學的弊端。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學生自主學習,不需要老師的督促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所以說構建引領式初中語文生態課堂能夠使初中語文教學更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華良.新課程標準下語文課堂“綠色生態環境”構建[J].文科教學探索,2003(12).
[2]趙雅文.試論語文課堂教學的和諧美[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5).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