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向社會輸送既具扎實知識基礎,又具知識技能的實用性人才。但是,在我國市場競爭日益劇烈的今天,就業給學生帶來了不小的心理壓力。加之,在教育改革的歷程中,職業院校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大,學校為了提高其教學效率,常常會將這份壓力施加到學生身上,由此加重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在雙重壓力下,中職院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必然的選擇。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下,德育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需要滲透到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之中。
關鍵詞:中職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滲透方法;關系
在傳統的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只是單純地按照教材中的內容向學生講述心理健康內容,將其與其他教育割裂開來,尤其是與德育相割裂。在這一現實情境下,學生不僅無法學會調節心理的方法,還與職業教育的教學特點相違背,不利于學生應對未來社會的挑戰。既然新課改倡導,將德育滲透到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各個部分,那么,在組織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我們同樣需要將德育滲透其中。
一、 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關系
(一) 交叉關系
在中職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之間有著共同的特點。第一,無論是心理健康教育還是德育,其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最終目的是“育人”,這就需要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內在素養。第二,無論是心理健康教育還是德育,其教學內容都呈現出積極的態勢,兩者相互結合可以提升教學效果。
(二) 互補關系
眾所周知,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具有普適性,其教學內容的引入可能會忽視中職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承受能力,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心理矛盾。而中職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針對學生個體而言的,其枯燥、抽象的教學內容可能會引發學生的排斥心理。由此,將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可以借助德育來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補充德育。
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交叉關系、互補關系驅使著我們在組織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將二者結合起來。那么,我們要采取何種手段才能將二者的價值發揮到最大程度呢?
二、 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德育的方法
(一) 個性教育——實現學生自主性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在傳統的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為了教心理而教心理,將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割裂,采取灌輸式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理論知識教學,忽視了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和心理接受能力。既然德育內容具有普適性,將其內容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之中,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立足實際實現有針對性的教育。我在組織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會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先對學生進行深入的觀察,以賞識的眼光來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發現其所缺失的素養,以此為基礎,設置對學生所要進行的德育活動,以此提高德育滲透的針對性,使學生在寬泛的教學要求下,以開放的心態來接受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二) 引導——珍藏教育的種子
在中職教育階段,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在向著成熟階段發展。在這一階段,他們在成熟心理的驅使下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沖動,這種沖動是其無法控制的。在不可控下,需要充分地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對其進行積極的引導,將一些極具生活價值的問題引入到課堂之中,使學生在客觀問題分析下,理解這種沖動,自主地選擇應對這種沖動的方法,以此使學生在樹立良好的心態的基礎上,提升其思想道德意識,為其應對社會的需求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在我所執教的班級中,有一些學生尤其是男學生常常會因為意氣用事而做出一些違反校規校紀的行為,這些行為不僅會使學生的心理產生扭曲,甚至會對社會造成不良的影響。針對這一情況,我會在心理健康教學活動開展中,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呈現諸如云南巍山大倉中學發生一起學生斗毆案件致一名學生死亡,中學生圍觀打架遭毆打,被一棍打暈等新聞,然后引導學生分析這些打架事件的危害,在小組中討論這些打架事件是何種心理在作祟,在遇到諸此事件的時候,我們要如何應對等等。真實的案例其實就是德育的良好素材,在真實的案例呈現下,學生可以客觀地對其進行分析,在分析中理解與心理教學有關的內容,并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以此在實現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的基礎上,實現學以致用。
(三) 思考——接觸寬容的果實
在對執教班級的學生進行觀察的時候,我發現不少學生會因為學習成績、家庭環境等因素產生自卑心理,這種心理問題嚴重影響著他們的成長。針對這一情況,我在組織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會將德育中經常使用的哲學理論內容引入其中,引導學生發揮已有的認知能力對這些哲學內容進行分析,使學生在思考中學會寬容自己的不足,學會樂觀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總之,在組織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需要看到德育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將德育滲透其中,使學生在德育的熏陶下,自主地樹立起健康心理,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杜麗娜.試論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方法[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01):100-101.
[2]劉佳慧.試論中職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的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1):160,163.
作者簡介:
岳娓娜,江蘇省徐州市,徐州市張集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