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考改革政策自2013年開始就相繼出臺,這對各個省市的高考英語改革都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在該種形勢之下,高考英語改革到底會對高中的英語產生何種影響以及未來英語教師應如何調整教學內容,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利用問卷調查方式,對高考英語對高中生英語學習的影響進行了深入地探究。
關鍵詞:高考英語改革;學習動機;問卷調查
一、 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高考制度已無法適應目前的素質教育要求,高考改革勢在必行,因此,現階段的高中英語教學應結合高考英語改革的實際要求進行相對應的調整。本文運用調查問卷方式和SPSS技術對高中生進行分析,以切實了解高考英語改革對于高中生英語的影響。
二、 高中生英語學習實況分析
為了更好地了解高考英語改革對高中生英語學習的影響,本課題選擇當地某高中高一學生作為主要調查對象,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學習策略以及主觀能動性等方面進行了詳細地分析,以具體數據來切實反映高考英語改革對于高中生英語學習心理和行為的影響。
在本次課題調查過程中,主要采用了班級隨機抽樣問卷調查形式,總計調查對象為150名高一學生,與此同時,了解和掌握這150名學生的具體個人信息以及英語學習情況,在實況調查過程中,筆者發現在這150名高一學生中僅有 35.3%對英語學習感興趣,而這其中認為學習較為輕松的為16%,認為困難的卻占40%,因此,如何更好地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也是本課題的研究方向之一。本課題選取了兩個時間節點,第一個是2016年9月1日,即高一學生入學日期,第二個是2017年6月7日,即當年高考日期,以這段時期高一學生的英語學習心理及行為變化來探究高考英語改革所帶來的影響。
三、 高考英語改革對高中生英語學習的影響分析
(一) 學習動機分析
在二語習得理論中,其認為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信心有著十分緊密的內在聯系。所謂的學習動機,就是指激勵學生進行學習行為的內在動力,而學習動機又可分為因和果兩大部分,其中,因包括有學習熱情、短期目標以及自我能力等內在要素,果則是指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學習行為,包括有學習時間、努力程度、課堂注意力以及學習主動性等等,而因要素的不斷積累必須造成果產生質變。在本次調查中,筆者對學生主動進行課外英語學習行為的情況進行研究和分析,課外英語學習行為主要包括有外文閱讀、英語視頻觀看以及外語小組參加等形式,根據數據顯示,其中,出于個人興趣目的而學習的占24.7%,出于提高成績目的而學習的占32%,出于出國或未來就業目的而學習的占30%,由此可見,這150名高一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大多為成績動機。
在第一個時間點,筆者就高考英語改革對英語考核形式的影響話題對學生的態度進行了調查。根據數據顯示,對于考試難度方面,認為會提高的占47.3%,認為會減小的占 27.3%;對于成績劃分形式方面,50.7%偏向于等級制,只有10%偏向于分數制;對于一年兩考方面,有36.7%的人選擇刷分方式。根據最新的高考要求,高中生應掌握的英語單詞詞匯量最少應達到3500個,由此可說明學生對于考試難度的判斷較為合理,且普遍傾向于等級劃分制度,此外,多次考試也有利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數據分析和整理,筆者發現,將近一半的學生沒有充足的課外英語學習時間,在英語學習時間安排上,40.7%的學生認為只需投入適量的時間,但也有6%的學生認為英語學習需耗費大量時間。在第一個時間點時,對于高考改革制度方面,有20.7%的學生持支持態度,58%的學生持中立態度,反對學生占10%,同時了解到有將近46%的學生愿意學習英語專業。由以上數據可以得出,大部分學生未在英語學習上投入足夠的時間,且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較差。而改革要求必須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在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二) 學習策略分析
所謂的學習策略,也就是學習方法和手段,而學習策略選擇的合理科學與否直接決定了后期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和質量。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是英語學習的靈魂所在。因此,基于實際情況,筆者將高中學生的學習策略主要分為兩種類型,第一是主動學習型,第二是被動學習型。主動學習型就是指學生能自主進行英語學習并能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其中包括有閱讀外文小說、聽英語歌曲、做英語習題以及背誦英語詞句等等。而被動學習型則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需要他人的輔導,其中包括有課堂授課、課外輔導以及家教補習等等。
此外,本課題也從高中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方法以及學習效果這兩大方面進行調查,同時對高中生對于英語學習中的聽、說、讀、寫各個環節的實際需求以及滿意程度進行分析。首先,筆者從調查問卷數據中了解到高中生的英語學習方法主要包括有課堂聽課、課外輔導、觀看英文電影、死記硬背、大量做題以及閱讀英文書報等。由于高考英語的改革,英語試題中已將單選題替換成了語法填空題。針對這一變化,學生也將一部分注意力集中到了這一題型之上,對于學生的學習方法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即增大了英文書報的閱讀時間。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可得,各類學習方法對于英語學習的影響大小依次為課堂聽課、觀看英文電影以及聽英文歌、死記硬背、課外輔導、閱讀英文書報、大量做題,其中有將近53%的學生認為課堂聽課對英語學習的影響程度最深。
據數據顯示,現階段參與課外輔導的學生占21.3%,比第一時間點高出近71.3%,由此可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呈上升態勢。同時也發現高中生對于英語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
四、 結論
綜上所述,高考英語改革不再將考試成績作為學生英語技能的唯一評判標準,給予學生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通過高考英語改革,大大激發了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使得他們的學習動機更端正,學習方法更多樣,但同時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教師必須基于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手段調整。
參考文獻:
[1]潘婧.高考英語對高中生英語學習的反撥作用[D].云南師范大學,2016.
[2]馬婧旸.北京市高考英語改革對高中生英語學習行為的影響研究[D].北京工業大學,2016.
作者簡介:
吳鴻,四川省達州市,四川省大竹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