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明
摘要:對小學數學中應用題的教學障礙和策略建議進行探究。分析了當前小學數學應用題存在的呈現形式單一化、忽視邏輯思維培養,以及題目設置類型化、封閉化等相關問題,提出了從設置多元化、開放化的數學應用題,以及培養引導學生的基本能力等方式進行解決,希望對小學數學的應用題教學有所稗益。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
在應用題的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提高應用題的教學效果,更是我們教學研討的主要問題。筆者通過近幾年的親身實踐和總結,認為要真正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性,真正使學生學以致用,在具體教學中應做到以下三點。
1.結合實際情景,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許多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差是因為他們的文字理解能力差,準確地說是他們對應用題文字敘述的理解力差,就是讀不懂題,導致讀完應用題學生根木不知道各個數量的確切含義,或者對題目中關鍵句子的含義把握不準。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把應用題的情景思維注入到實踐中去思考。例如,在教用錢買東西這一類應用題時,學生往往會被題目中的數字所迷惑,脫離實際去想,把題目理解得—塌糊涂。其實用錢買東西,是最常見的事情,但當把這—幕買東西的情景敘述成應用題時,學生往往會完全脫離買東西這一現實情景,只是題目中的數字在腦海里打圈圈。如果能把實際情景與應用題敘述的情景聯系起來,學生就會比較容易地把應用題解答出來。例如,第四冊數學中有這樣一類題目:小詩拿5元去1支鋼筆和5木練習木,鋼筆2元一支,練習木3角一木,售貨應找回多少錢?此題對于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一看題目就感到難做。我講課前,布置學生用5元把題目中的文具買回學校用,在講課時結合實踐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會把實際情景與題目敘述的情景聯系起來想,他們會知道”1”支鋼筆的“1”字不需要列入算式計算,這時學生就比較容易地把題目解答出來:3×5=15角月元5角(買練習木用的錢),2元十1元5角二3元5角(買鋼筆和買練習木總共用的錢)5元-3元5角月元5角(售貨員應找回的錢)。
2.重視解題思路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應用題之所以難學,問題本身比較復雜是一個原因,但從教學法來說,更重要的是缺乏應有的訓練,許多學生面對問題無從h手,不知道怎樣去想。對于這一點,我們只要把它同計算題作一比較,就清楚了。如做計算題時,學生對運算法則、運算J頓序和步驟,都是清清楚楚的,學生的思維過程同運算順序是一致的,計算的每一步都在式子里反映出來,看得見、摸得著,計算得對與錯一目了然。而解應用題就不同了,學生要了解題意,分析條件與條件之問,條件與問題之問的各種數量關系,要通過分析、綜合,找到解題的途徑和方法。從審題到列出式子,都是以內部言語的形式進行的。這種用內部言語進行的思維過程,教師既難以知道學生的思維是否合理、正確,更難以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對于這樣的問題,可以根據學生智力活動的形成是從外部言語到內部言語的特點,在應用題教學中設計一套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解題思維過程化,有計劃有步驟地訓練學生的解題思路。
2.1讀題
通過讀題使學生理解題中的情節和事理,知道題中講的是什么事,已知條件中,哪個是直接條件,哪個是問接條件,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是什么關系。讀題的過程,就是了解題意的過程。
2.2畫批
就是把題中的重點詞、句和思維分析、判斷的結果,用文字、符號(箭頭、著重點、圓圈、橫直線、曲線)劃出來,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每個數量的意義及數量問的內在關系。
2.3畫圖
就是畫線段圖,用線段把題中所講的各個數量及其相互關系表示出來,直觀、形象地反映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3.將數學問題生活化
從某種意義上說,數學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尤其是數學應用題,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緊聯系在—起,大至天文、地理、環保問題、生態平衡問題,小至利率計算、商品買賣。一均可在數學中找到其應用的蹤影。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而數學中的應用題則是生活在數學中的體現,它是所學過的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綜合應用。基于以上認識,我們提出應用題教學“生活化”的研究。比如,挖掘教材內容中的生活素材,尋找教材中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熟悉的生活的切入點,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變為活生生的生活現實,或者在表述方式上實現生活化,如改過去應用題“純文字化”的表述模式,有機地將表格、漫畫、情境圖、數據單等引進應用題教學。
3.1注重題口結構的分析,培養學生分析能力
對題口結構的分析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關鍵,也是解題的核心。牛衛華等人的研究表明,學習困難學生解應用題的困難并不主要表現在解題比例上,而在于分析假設認知活動的差別。與優秀生相比,學習困難的學生缺乏對題口中隱含條件和中間狀態的分析。解決應用題關鍵在于發現解法,就是在“問題一條件”之間找出某種聯系和關系,通過分析題意,明確題口的已知條件,挖掘題口的隱含條件,通過分析隱含條件實現由已知到未知的過渡,最終解決問題。
3.2提供解應用題的時間
應用題教學的有效性跟學生獨立解題密是不可分的。學生通過消化老師傳授的知識和思維方法,自主探索和應用知識去解答—個相類似的應用題,來檢查和鞏固自己所學知識,這個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完成這個過程。教師要完全摒棄滔滔不絕地講,而要把精力用于啟發、誘導、設訓一階梯性問題上,使學生在教師啟發指導下,以盡可能大的興趣和熱情自己去操作,自己去探討推論,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途徑,始終以積極的思維狀態全身心參與知識獲得過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