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敏
摘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是素質教育的出發點,也是英語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然而在英語教學中,通常會遇到這樣的難題:一部分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無法繼續學習,學習成績兩極分化嚴重,那么應如何采取對策,最大限度的縮小甚至消除這種不良現象呢?
關鍵詞:兩極分化;后進生;激發興趣;合作能力
從表面現象來看,學生進入初中時,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方法已初步形成了,但近年來兩極分化現象還很嚴重,甚至從初一開始就很明顯了。究其內部原因,不可否認,學生之間確實存在著智商、情商、家庭教育的差異,這是造成兩極分化的一個內因,但各小學對英語的重視程度存在著差異,對英語的重視程度影響到了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這可能是造成兩極分化的一個外因吧。根據這些兩極分化的內因和外因,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進行了一些探索,總結出了幾條可以改變現狀的途徑:
一、全面分析后進生的產生的原因,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
后進生產生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有的是受到智力因素的影響,但大多數是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制約。如:學習的信心不足,學習的目的不明確,學習的態度不端正,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缺乏學習的興趣,甚至有來自家庭和社會的負面影響等等。對此教師應拿起“放大鏡”、“顯微鏡”來觀察學生的優點和缺點,認真地分析后進生產生的真正原因,對癥下藥,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二、掌握學生心理,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重要前提,盧梭說:“只有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掌握了學生心理,才能使師生心靈相通,才能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對于那些因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要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配合家庭教育,找出思想根源,幫助他們明確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在教學實踐中,我從不因成績差而批評或嘲諷學生,更不會指責某同學拖了班級的后腿,而是鼓勵學生之間互相幫助,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及時找老師幫忙。只要學生愿意親近英語老師,愿意跟著老師學英語,不放棄學英語,就會縮小兩極分化。
三、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興趣及良好的習慣
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內在動力。培養興趣必須從教學本身入手。教師應認真備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改變課堂死氣沉沉的氣氛,創造一個和諧的、寬松的、人人參與的競爭環境,讓每一個學生都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進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在問題的設置上應有梯度,針對學習成績中下等的學生,設計一些相對簡單的問題,著眼于雙基的培養。如果學生答對了、理解了,此時教師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句及時的表揚,都可以起到很大的激勵作用。課堂上應精講多練,注意“以新帶舊,以舊引新,”當堂實現教學目標,使學生盡可能地熟練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同時,教師應仔細觀察每一個學生,注意細微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能形成滾雪球似的困難,從而避免惡性循環。
四、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多渠道地幫助每個“后進生”
要想做好“培優補差”工作,教師必須在摸清學生底子的基礎上,針對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分類指導。要下意識地對尖子生“設宴席”,對后進生“開小灶,”巧妙地采用“一幫一”的活動,使得尖子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后進生“吃得了”,進而逐步縮小兩極分化。“一幫一”是一種極好的形式,因為學生之間的語言是相通的,往往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采用該活動的形式時,應做好優生的思想工作,并取得其家長的支持。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多數存在自私的心理,此時教師應讓優生覺得教會了比自己差的同學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提高,同時也體現了友愛和樂于助人的美德。此外,教師在補差工作中應采取及時的補救措施幫助后進生過好“三關”。首先,過語音關。語音是入門教學階段的關鍵,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后的學習。教師應多抽出時間對后進生進行個別輔導,努力讓每個后進生都能熟練正確地讀出48個音素。掌握元音字母、元音字母組合、輔音字母、輔音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并能正確地認讀單詞。其次,過詞匯關。在學好語音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結合音、形、義記單詞的好習慣。并布置明確的任務,讓學生堅持每天記一定數量的單詞、詞組和句子,教師也要堅持督促檢查。最后,過語法關。對語法要點、難點,如時態、語態、構詞等要分類講解、反復操練、歸納整理,讓學生掌握其全貌。如后進生能過好以上“三關”就為后一階段新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提高了學習效率。
五、實行“優惠政策”,堅持不懈地教好每一位后進生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提問、操練、作業、背誦等方面可有不同的要求。以培養雙基為切入點,有策略地對后進生采用“優惠政策”,適當對其降低要求,“以退為進”。并與家長保持經常聯系,及時向家長通報學生已取得的成績,并提出新目標和要求,以便得到他們的支持和配合。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在上升,又得到教師和家長的表揚,就會逐漸有了信心,自覺主動地學習,這樣他們的成績必然會提高。由于學習成績的提高,其心理優勢又會進一步得到加強,并逐漸形成良性循環。
六、爭取家長配合,共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英語是一門語言,需要進行“聽、說、讀、寫”四方面的大量訓練,沒有家長的配合,一些自覺性差的學生很難完成學習任務,而大多數家長對自己的子女都寄予厚望,我就利用家長會和家訪來取得家長的配合,指導家長耐心細致地幫助督促孩子完成作業,聽磁帶、背書、默寫等,避免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同時建立家庭聯系簿,讓家長對子女完成作業的情況進行簽字,第二天由學生帶回到學校,反饋給老師,這樣教師可以對學生在家庭的學習情況做到了如指掌,這對提高差生的成績大有幫助。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只有從思想上重視,正確領悟《新課標》的要求,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從學生的思想著手,激發興趣,明確目標,以傳授學習方法為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控制和縮小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兩極分化現象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