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弟
摘要:社會上有一種偏見,普遍認為:生動的語文課,單調的數學課;喜歡語文而討厭數學 ——原因是數學太枯燥。正因為這點,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們應該得到警示: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讓我們的小學數學課堂生動起來,讓課堂教學“激情四射”;讓我們的孩子喜歡數學。那就得從我們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做起,用我們的激情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激情四射;學習興趣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整日徘徊在“數字戰”中,與枯燥的+-×÷做伴,與麻煩的X、Y、Z周旋。本以為自己將無法勝任,但這幾年的教學實踐向我證明:我能上好數學課,我能將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我能使孩子們喜歡數學——因為我將自己的全部情感傾注于其中,我明白了在數學教學中也需要語文教師那樣的激情。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學的必要性
社會上有這樣一種偏見:語文教學能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情感,因此要求語文教師本身要帶著情感去教學;而數學教學則以傳授學生數學知識和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為主,所以數學教師不必強調有感情的教學,只要完成教學任務就行了。于是便給學生留下了這樣的印象:生動的語文課,單調的數學課;喜歡語文而討厭數學 ——原因是數學太枯燥。正因為這點,數學教師們應該得到警示: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讓我們的數學課堂生動起來;讓我們的孩子喜歡數學。那就得從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做起,用我們的激情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
教學心理學上說,人的感情有遷移功能,特別是對小學生更為強烈。教師的情感會引起他們的共鳴,當你朝氣蓬勃地走入課堂,學生也會精神振奮;當你無精打采地講授課程,學生也會心不在焉,三心二意。因此教師要時刻保持樂觀的態度和飽滿的精神,對每個學生傾注滿腔的愛,讓學生對你有感情,喜歡你所教的課程,樂意學你所教的內容;讓學生感受你的激情和飽滿的精神,使他們充滿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學習。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情感藝術的體現
1、做個有童心的老師,讓課堂充滿童趣
一種未經過人的積極情感“強化”和“加溫”的知識,將使人感到冷漠,由于它不能撥動人們的心弦,更無法吸引兒童去探究。所以,一個小學教師除了應具有和藹的態度,大方的儀表,清晰而富有激情的言語等教態外,還應該具有一份童真、童趣,從內心到外表與學生融為一體,神形合一。這樣才能把握住學生的心理,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而樂其業。
教師的“童真”主要體現為把自己看作學生隊伍中的一員,想學生之所想,開啟學生的智慧,引導他們發展。教師之所以能擁有童真,歸根到底是因為對學生的愛。
2、做個“蹩腳的老師”,讓學生比我棒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的熱自動化專家錢鐘韓教授在談及治學經驗時說:“我總結一下,覺得還是某些公認的‘蹩腳老師對我幫助最大。他們每次講課,只能提出問題,不能解決問題。由于他講不清楚,就會引起我的注意,把腦筋集中到真正的難點上。聽課之后總覺得不滿足,就只能自己去學。”錢教授的話當然不是鼓勵我們的老師都去做不能解決問題、講不清楚的“蹩腳老師”,但是在學生面前“有意識”地做“蹩腳老師”,不親自解決不該解決的問題、不事事全講清楚,而是帶領、促使學生主動體驗、探究、實踐,這對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大有益處。
在教學“三角形的分類”時,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開放題:請你猜猜小兔擋住的是什么三角形。圖1只露出一個鈍角;圖2只露出一個直角;圖3只露出一個銳角。前兩題學生很輕松地回答正確,第3題因為有前兩題作鋪墊,學生很快就回答是銳角三角形。但是得出答案后,屏幕上的小兔子不跳走。大家便疑惑起來:“為什么小兔不走開?難道錯了嗎?”我也面露難色,故意說:“不知道啊,小兔好象不滿意***同學的答案。怎么回事呢?”課堂頓時熱鬧起來,大家都在討論為什么。過了一會,終于有學生站起來說了:“老師,我知道小兔為什么不走了,因為只露出一個銳角,并不能判斷它是什么三角形。有可能是銳角三角形,也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他剛說完,電腦中響起一陣掌聲,同學們也為他的回答鼓起掌來。
教師貌似“蹩腳”,但促使學生勤思、多想、動手;創設各種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然后啟發學生“于不疑處生疑”,有所發現,有所創見;進而對學生“激思”,促其思考、探索,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如此不斷向前推進。用教師的“蹩腳”換來學生的高明,何樂而不為?
3、做學生的朋友,讓學生喜歡你,信任你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不僅要成為一個教導者,而且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在教學中創造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和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巨大的積極作用。當代教學的課堂應形成一種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促進的課堂教學新秩序。教師要自覺轉換課堂上的角色,由知識的擁有者、真理的代言人轉變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合作者,可以同學生一起討論、探究,尊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鼓勵學生的想象和創造。若在課余,教師又將成為學生心目中可以信賴的朋友。“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深入到學生中去,放下架子,和學生打成一片,與學生建立起真誠的友誼,用平易近人、善解人意的風格去幫助學生填平“代溝”,讓學生產生“自己人效應”,使他們敢于走近你,樂于走近你,愿意向你傾訴自己的心聲,從而建立去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育人氛圍。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不管是課堂還是課余,教師都應該全身心地將自己融入到孩子們中間,用自己的全部感情來愛護他們,熱情洋溢地扮演好自己的各種角色,在自己的教學舞臺上精彩地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