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衛,張 瓊
(1. 昆明市延安醫院耳鼻喉科, 云南 昆明 650000;2. 昆明市延安醫院心胸外科, 云南 昆明 650000)
鼻竇炎和鼻息肉均是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五官科疾病。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療法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近年來,隨著內鏡手術技術的不斷發展,鼻內鏡手術在鼻竇炎和鼻息肉的臨床治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顯現出較好的治療效果[1]。但是,相關的調查資料顯示,進行鼻內鏡手術具有一定的創傷性,一部分患者在術中會因受到手術器械的損傷和鼻腔填塞物的壓迫而產生應激反應,從而影響其手術的效果,故一些鼻竇炎、鼻息肉患者在進行該項手術前后均會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因此,對于患有鼻竇炎及鼻息肉的患者來說,除了對其進行手術治療外,在手術前和手術后對其進行系統、全面的護理對改善其焦慮情緒、促使其順利地完成手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探討對進行鼻內鏡手術的鼻竇炎、鼻息肉患者實施圍術期系統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對昆明市延安醫院耳鼻喉科近期收治的96例鼻竇炎及鼻息肉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間昆明市延安醫院耳鼻喉科收治的96例鼻竇炎及鼻息肉患者。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是:1)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簽署了參與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2)未患有嚴重的肝、腎、心功能障礙性疾病。將這96例患者隨機分為A組(n=48)和B組(n=48)。在A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9例;其年齡為13~67歲,平均年齡為(35.3±1.6)歲;其病程為0.5~12年,平均病程為(5.8±0.3)年。在B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其年齡為12~65歲,平均年齡為(35.2±1.7)歲;其病程為0.6~13年,平均病程為(5.9±0.2)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這兩組患者的圍手術期內(手術前和手術后),對A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進行常規護理的方法是:1)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密切觀察,并對其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測。2)遵照醫囑指導患者進行對癥用藥治療,同時對其進行飲食護理、生活護理等常規護理。對B組患者進行系統護理。進行系統護理的方法是:1)進行術前系統護理。⑴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熱情地接待患者,并對其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同時,帶領患者熟悉病房內的環境及其病友,以避免其因進入陌生的環境而感到緊張和恐懼。⑵在為患者安排好入院的相關事宜后,護理人員應主動與其進行交談,以便了解其基本的信息及病史。同時,向患者介紹采用鼻內鏡手術治療鼻竇炎及鼻息肉的優點,并認真解答其提出的問題,以便消除其心中的顧慮和疑問,增強其進行手術治療的信心。⑶在患者進行手術的前1天,護理人員應協助其完成必要的常規檢查,并幫助其清潔鼻腔。同時,囑咐患者臥床休息、保持呼吸順暢,并為其佩戴腕帶標識。⑷在患者進行手術的當天,護理人員應提前將手術室內的溫度及濕度調節到合適的范圍內,并為患者準備好在進行手術時其需要使用的物品。2)進行術中系統護理。⑴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應向其簡單介紹術中會使用的醫療器械,并對患者的信息(包括患者的診斷結果和手術方式等)進行核對,以分散其注意力,緩解其焦慮的情緒。⑵指導并協助患者采取正確的手術體位,以充分暴露手術視野。⑶為患者快速建立靜脈通道,并協助麻醉醫師對其進行麻醉。⑷連接手術儀器及設備,并保證各種管道通暢。⑸在手術進行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按照醫囑為患者使用止血劑和抗生素。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面色、唇色以及瞳孔的變化,如發現其出現面色蒼白、身體顫抖等心理應激反應,應及時對其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指導其掌握調整呼吸頻率的方法,讓其放松身心,從而緩解其緊張的情緒。3)進行術后系統護理。⑴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應將患者妥善送回病房,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手術進展順利。⑵在患者回到病房后,護理人員應協助其半坐在病床上,并告知其不要將鼻腔內的填塞物取出。同時,告知患者用口呼吸,并禁止其做擰鼻、打噴嚏等動作。⑶對于存在術后疼痛的患者,護理人員可使用冰袋對其鼻額部進行冷敷,以緩解其疼痛的癥狀。⑷在患者進行手術后3 h,護理人員告知其可進食流質食物,同時建議其在出院后多食用富含維生素與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膩和質地較硬的食物,以免影響其創口的愈合。⑸在患者進行手術后的1~2日,護理人員應根據其鼻腔的滲血情況,酌情為其取出鼻腔內的止血棉,并為其清理鼻腔內的血塊及分泌物。同時,使用配制好的藥液對患者的鼻腔進行沖洗。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該項操作時,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以緩解其疼痛的癥狀。⑹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應指導其掌握正確保護鼻腔的方法,使其在家中即可進行鼻腔及鼻竇護理。同時,叮囑患者每日按時服藥,堅持用藥液對鼻腔進行沖洗。另外,告知患者在進行手術后的3個月內,每隔1~2周來醫院復查1次。在進行手術后的3個月~1年之內,每隔3個月來醫院復查1次。
觀察兩組患者在接受手術時和接受手術后其SAS的評分及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在本次研究中,我院采用焦慮自評表(SAS)對兩組患者的焦慮狀態進行評分,其中,患者SAS的評分若>50分,則說明其存在焦慮的癥狀。患者SAS的評分越高,說明其焦慮的程度越嚴重[3]。在患者出院前,我院采取自制的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表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三個選項。總滿意率=(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0 %。本次調查共發放96份問卷,均有效地回收,回收率為100.00 %。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錄入到SPSS 21.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接受手術時和接受手術后,B組患者SAS的評分均明顯低于A組患者,其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A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接受手術時和接受手術后其SAS的評分及其對護理服務總滿意率的對比 (±s)

表1 兩組患者在接受手術時和接受手術后其SAS的評分及其對護理服務總滿意率的對比 (±s)
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B 組 48 51.98±4.73 43.56±5.13 47(97.92)A 組 48 56.23±4.75 49.23±4.17 39(81.25)t/χ2 — 7.123 9.275 8.734 P —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接受手術時的SAS評分(分)接受手術后的SAS評分(分)
近年來,臨床上逐漸采用鼻內鏡手術對鼻竇炎、鼻息肉患者進行治療。但是,由于鼻內鏡手術是近年來新興起的一種治療方法,很多患者因擔心手術治療的效果,常會在術前和術后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及抑郁情緒,嚴重影響其術后康復的效果。因此,臨床上積極探討對進行鼻內鏡手術的鼻竇炎、鼻息肉患者實施有效圍術期護理的方法,對緩解其不良情緒、促進其病情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 在接受手術時和接受手術后,接受圍術期系統護理的B組患者,其SAS的評分均明顯低于僅接受圍術期常規護理的A組患者,其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A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進行鼻內鏡手術的鼻竇炎及鼻息肉患者實施圍術期系統護理,可有效地緩解其手術時及手術后的焦慮情緒,促使其順利地完成手術,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吳艷清,陳嬋娟,李彥娟. 圍術期系統護理干預對鼻內鏡治療鼻竇炎鼻息肉患者的影響[J]. 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0(06):137-138.
[2]顧一平,楊明,雍梅. 綜合護理干預在鼻內鏡治療鼻竇炎及鼻息肉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 中國臨床研究,2015,28(12):1692-1694.
[3]王冬艷.個性化護理干預對鼻內鏡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康復效果的可行性探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6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