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婷婷
摘 要:新課標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理念,那就是“構建以生活為基礎的課程模塊”,以生活來吸引學生,調動學生學習思品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關鍵詞:初中;新課標;思品課程
俗語說:“立業先立德,做事先做人。”可見“做人”對于個人和社會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課則是以德智教育為主,除了傳授知識外,最重要的應該是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以及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一門學科。
因此,可以說,對于社會而言,思想品德課是所有科目當中最為重要的一門學科,也是最具挑戰的一門學科,因為它是塑造學生美好心靈的一門重要課程。
如何構建以生活為基礎的課程模塊,又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上,教師又如何把控教學,使得課堂不會脫離教學目標,這些是每一個思品教師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一堂好的思品課堂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但要注意把控課堂,適度放寬
新課程要求“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總是以“滿堂灌”的形式滔滔不絕地講滿四十分鐘,學生根本沒有主動學習和消化的時間,這種教學方式所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僅僅是被動地學,機械地記憶,他們所得到的也只是暫時性的知識擴充,只能應付暫時的考試。這種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則進一步扼殺了學生學習思品學科的
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就是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他強調課堂教師只是組織者和參與者,教師通過設置一系列情境,引導學生走入情境,參與情境,從而自主地將一系列抽象生澀的問題具體化,自覺地思考、討論、歸納并總結,獲取課堂中應獲取的主要知識和能力,完成課堂要求。
但是,情境的設置需要教師在課前進行深入的思考,如何讓情境與課本、與時代、與生活實際巧妙地結合。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代表教師不發揮作用,讓學生放任自流,也不代表過分地迎合學生,讓課堂成為一盤散沙,最終走向失控狀態一發不可收拾,遠遠偏離課堂內容。因此,教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主動地參與到學術的學習和課堂中去,不斷地調整和優化課堂,從而達到對學生有效地實施教學的目的。
二、教師要正確地把握教材和學生,選擇好教學策略
知識是能力的載體,是創新的基礎,而缺乏知識的任何活躍的課堂都是無效的課堂,這就要求政治教師熟練地掌握教材的基礎知識和重難點教學要求,并常和熱點考點相聯系,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中以不變應萬變,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的放矢地引導一節課,能夠使知識結構化、系統化、專題化。這樣,有助于學生從總體上把握知識結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從而熟練地運用知識,做到熟能生巧。
當然,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人各不同,每個人的教學風格不相同,對同一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也會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沒有永恒不變的、最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只有適合自己的、適合課堂情境的教學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教學。教師通過學習他人的教學經驗來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所面臨的教學環境是不斷變化的,所面臨的學生是不同的,每個學生的天性也是不同的,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地摸索和學習,不斷地變化自己的教學方式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目的,并要杜絕“東施效顰”的不良現象的發生,避免學生成為其中的受
害者。
三、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提高課堂吸引力
初中思品多與社會生活實踐相聯系,而多媒體則能將社會生活中的種種實踐以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等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得這些信息更直觀,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渲染一種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更容易進入教學情境中去。這使得很多教師更傾向于選擇多媒體教學方式。
但是,在多媒體課件的使用過程中又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有些教師過多地依賴多媒體,只是借助課件演示、滾動鼠標或電子筆而忽略了課堂上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缺少了學生思考的環節,課堂又重新變成了以課件為主而非以教師和學生為主的課堂,仍是無效的課堂。
那如何來很好地利用多媒體課件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呢?
首先,教師要意識到:多媒體只是輔助性教學設備,課堂仍要以學生為主體,因而在制作課件地過程中,切忌內容信息量過大,避免學生成為只會接收信息地容器。
其次,課件內容要貼近教學目標,貼近學生實踐活動,教師應精心選取典型材料,使課件簡潔精煉,避免煩瑣累贅。
最后,課件在展示的過程中要抓住主次,避其短處而選其長處,才能真正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總之,先進的教學理念要通過先進的教學方式體現出來,要想使思品課改變傳統的、教條式的教學方法,使其在眾多課程中煥發光芒與活力。同時,也需要思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總結和反思,不斷地改進和提高,從而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思品課以往的地位,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吳純平.淺談新課改下初中思品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教學參考,2011(3):38.
[2]劉永昌.淺談新課標下初中思品課教學[J].課外閱讀旬刊,2013(6):138.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