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林
摘 要:與“素養”概念有所不同,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當具備的能夠適應社會需要以及終身發展必須要有的能力和品質。核心素養突出強調家國情懷和個人修養,同時要注重創新實踐和自主發展,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非常重要,教師要對此加以重視。結合教學經驗和相應的教學案例,就實踐基礎上如何構建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體系談一些看法和思考。
關鍵詞:實踐;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體系
核心素養是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中的核心內容,歷史核心素養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歷史解釋、史料實證、歷史價值觀等。高中歷史教師在素質教育全面深化的現階段進行歷史教學,不僅要做好知識的傳授工作,還要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不僅了解和掌握我國的歷史知識,還形成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本文在此基礎上展開具體的論述。
一、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創建核心素養立體情境
教材是將教師和學生有效聯系起來的橋梁,也是教師用來教學、學生用來學習的主要參考依據。教材上的知識點都是教育專家從諸多知識點中層層篩選出來的,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代表性,教師要對此加以重視,根據實際情況對這些有效的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教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用“是否對發展生產力有力”這個標準去衡量所有的問題,而是要淡化“人”的因素,引導學生對教材知識點進行深入挖掘,在此基礎上創建核心素養立體情境,讓學生能夠從廣度和深度兩個方向對歷史現象進行研究[1]。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心靈受到洗禮,也會從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諦和真善美的實質。在高中實踐教學中創建情境的方式是比較豐富的,教師要結合學校的硬件設施和學生的基礎,同時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前后邏輯性,在此基礎上對學生歷史史料掌握意識進行培養和提升,讓學生利用自己的歷史常識進行分析和對比。比如,為什么袁世凱稱帝受到重重阻礙,又為什么拿破侖的侄子可以順利當上法蘭西的總統。教師可以利用這個立體化的教學情境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激發出來,對相關資料進行自覺查閱。在基于實踐基礎上的立體化情境中推動學生歷史分析能力和歷史學習能力的提升,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將現代與古代聯系起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進行歷史課程教學時,教師要結合教學大綱要求和實際情況將現代與古代的知識點有效聯系起來,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歷史教學。高中歷史教材中的大多數知識點和現實都有著較強的聯系。歷史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充分結合古今歷史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縱橫交叉的立體分析,讓學生能夠從中看出一些教材中沒有聯系但是在實際上可以聯系的深層次的知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要善于拓展學生思路,采取中外結合,聯系古今的方式,對學生的知識面進行拓寬,將看似離現代人生活很遠的知識點和當下的生活有效結合起來。讓學生對歷史產生親切感,在實際學習中愿意去主動研究歷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用一些時事政治、前沿動態以及古代經典的名人軼事和典故等,將這些知識點有效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這個基礎上對歷史知識點進行深入、全面的剖析和細致、深入的了解,確保教學內容貼近學生、貼近社會、貼近生活,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2]。
三、尋找最佳的平衡點,培養學生正確的核心態度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歷史核心素養的“底線”是求真,一旦缺失了“求真”這個元素,歷史也就失去了原本的價值。特別是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各種虛假信息泛濫,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干擾,教師必須要幫助學生形成“求真”的價值觀和正確的核心態度。在開放和堅守之間,教師要找到最佳的平衡點,幫助學生養成勇于創新、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優秀品質和正確認識自然、認識社會的思維方式[3]。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知道今天的生活是從歷史中逐漸發展來的,所有科學技術的研發并不是一蹴而就,都是因為對先人留下的科技和文化中不斷繼承和發揚來的。讀史可以提高人們的民族自豪感,歷史老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兵馬俑、唐三彩、四大發明、萬里長城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為自己的祖國和民族感到自豪。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讓學生從歷史當中吸取教訓,比如清朝閉關鎖國帶來的危害等,在這個基礎上培養學生核心價值觀和正確的核心態度,讓學生真正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為學生更好地成長和更持久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核心素養體系的構建和發展目前還處在一個起步階段,想要將其有效落實到實踐之中還需要積極的探索。高中歷史教師要對此加以重視,積極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既要做好歷史基礎知識的傳授工作,也要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利利.構建高中歷史教學評價新體系:以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J].科教導刊(下旬),2017(5):53-54.
[2]劉奕丹.高中歷史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及有效的應對措施之我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7):12-13.
[3]秦衛華.淺談新形勢下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3):78-79.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