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道云
摘 要: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種互聯網+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教育與互聯網的融合逐漸發展起來,其中有一種全新的形式進入了大眾的視野,那就是微課。微課有著短、小、精、整等多種有利于學習的特點,在小學教學階段尤其是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中引起了一場微課熱潮。
關鍵詞:微課;小學五年級;數學;應用
微課作為一種新的形式,它彌補了傳統教學課堂中一些比較死板的方式方法,并且能夠針對學生不同的需要制定個性化的教學,具有靈活性、趣味性。我們都知道,教學過程中對小學生的數學要求是很高的,尤其是五年級數學,因為作為小學中的高年級,學生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判斷推理等各方面數學能力都要達到理想的高度。這樣才能保證順利地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從依賴性學習過渡到主動性學習。那么怎么保證順利過渡呢?本文就結合小學五年級的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用微課在數學教學中應用研究過程中的優勢,希望能夠達到改善小學五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順利實現華麗轉身。
一、微課的含義及特點
(一)微課的含義
“微課”顧名思義,“微”就是小、短的含義,“課”就是課程、課堂。微課的核心是“微視頻”,也就是指時間很短的視頻形式的教學課程,這樣能夠做到大多數人都有時間參與,且微視頻具有隨時可觀看的便捷性,方便教師展開教學任務,帶領學生由淺入深地了解教學內容。
(二)微課的特點
1.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過去我們接觸的課堂上的視頻,都是老師做一次之后用好幾年,他們追求一勞永逸,往往使內容全面,以使以后的教學更省力,但是這樣的視頻又顯得過于繁雜,里面或多或少存在很多不需要部分學生掌握的東西,無法落實。而“微課”內容基本上只針對本次教學中的個別知識點,尤其是重難點,因此教學內容更精簡,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有針對性地看微課,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時間,也可以用各種碎片化的時間來看微課。同時,教學更具有指向性,在注重“教”的同時,更關注學生“學”的效果,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數學成績。
2.資源多樣,情境真實
微課的構成基本可以概括為4+1。“1”是微課的核心內容:微視頻。“4”是輔助這段視頻的4個組成部分,分別是老師制作的教案、課件、學生練習和反思。這四個部分是老師教學過程以及學生掌握知識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老師的教案以及制作的課件,要能做到吸引學生,使他們有興趣觀看學習,所以說這些資源缺一不可,一起組成系統、完整的學習資源包,最大化提高學習效率。
3.半結構化,易于擴充
“微課”具有較大的可生成性,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根據學生的需求變化以及學校中教學資源的應用環境改變而發生改變的。除此之外,我們還知道,微課還具有可擴充性,它的生命力強大,能夠為教學提供源源不斷的活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微課在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實踐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小我們就被灌輸這樣的思想,也盡可能地培養自己各種優良的興趣及習慣。對于年幼的五年級學生來說,正是培養學習興趣的最佳時刻,這句話發揮了更大的作用和價值。況且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數學是枯燥的,他們沒法很好地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因此,利用微課堂的教學方法,寓教于樂,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在教五年級下冊“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教師就可以采取播放一段視頻的方法。有一個山里承包土地的老漢,年紀大了準備分田地給三個兒子,老大分得這塊田地的三分之一,老二分得這塊田地的六分之二,老三分得這塊田地的十二分之四。于是,大兒子和二兒子覺得不公平,吵得不可開交。這時就可以讓微課堂結束,讓學生來幫他們評理,這樣就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和欲望。于是,這節數學課同學們就沉浸在愉悅、興致勃勃的探索中,同時也學到了知識。
在教“體積和體積單位”時,播放《烏鴉喝水的故事》:有只烏鴉口渴了,想要喝水。于是,到處尋找水源,終于找到了一個小水瓶。烏鴉很高興地把嘴伸進去,但瓶子又長又細,里面的水又少,它用盡力氣都沒有喝到水。過了好一會兒,它終于想到了辦法,就叼來石子放入水瓶中,讓水慢慢往上推,最終喝到了水。很快,學生以這樣一個問題為結尾結束了這門微課,問題就是“烏鴉為什么會喝著水呢?”于是,大家很積極地討論了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樣的過程無疑是很值得提倡的。
三、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中微課應用的必要性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年齡差不多都在11~12歲,身心發展正處于被動向主動的過渡時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強,這時的他們,對新鮮事物開始能夠進行主動思考和探索,學習的興趣也逐漸廣泛。因此,在進行微課設計的過程中,要盡量使課程能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比方說動手操作能力、思維邏輯能力,還有表達能力。小學階段,這是培養他們能力的最佳時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是極其重要的,這樣才有助于他們以后更高年級的學習,乃至一生的學習。
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互聯網的發展,微課這種新的學習形式在小學五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占據了很大的比重,幾乎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然,能夠給數學教學帶來大的改變,也是師生喜聞樂見的,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總之,有效利用微課,對小學五年級數學大有裨益。微課研究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在完善微課理論的同時,將其有效應用于實踐,是未來一段時間廣大學者研究的重點。筆者希望本研究的相關成果及方法可以進一步推動我國微課的探討走得更遠,發展得更好。
參考文獻:
[1]周匯華.微課在小學數學小小班中的個案研究:以上海市某小學為例[D].上海師范大學,2014.
[2]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2013(4):10-12.
[3]胡鐵生,詹春青.中小學優質“微課”資源開發的區域實踐與啟示[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22):65-69.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