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通林,項 巧
(重慶市長壽區第三人民醫院,重慶 401220)
在新醫改政策實施前,我國醫療衛生機構的藥品管理模式主要為“藥品采購—藥品接收—藥品儲存—藥品分銷”。這種管理模式能夠保障藥品的供應,充分發揮物流管理的功能。但此管理模式缺乏藥學專業的特點,導致藥師被限制在藥房狹小的空間內,其專業知識和技能得不到有效的發揮和提升。自新醫改政策實施后,基層醫院的藥學服務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1]。我國2009年頒布的《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提出,要加快建立以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為基礎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新醫改政策著重強調“醫藥分離”,這項舉措對基層醫院藥學服務的發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臨床藥師在處方發放、醫囑審核和藥物咨詢等工作中承擔著重要的職責,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臨床藥師的主要職責是與醫師和護士組成臨床治療團隊,充分發揮其專業技能,為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藥支持。臨床藥師即是新醫改的參與者,也是新醫改政策的執行者。臨床藥師在新醫改政策實施的進程中,尤其在促進醫院合理用藥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僅就新醫改形勢下基層醫院臨床藥師的職責與價值進行論述。
新醫改政策對基層醫院的藥學服務提出了三點新的要求,一是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二是提出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系統化地降低藥物的成本,確保民眾能夠用到價格實惠、療效確切的藥物,同時督促臨床醫生和藥師合理用藥;三是取消藥事服務費,通過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手段逐步取消藥品的加成,同時采取適當的措施調整醫療服務的價格,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新醫改政策的提出,使基層醫院將藥學管理的重點由原來的“物流管理”轉變為“專業技能管理”,且對藥師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1年,國家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了《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旨在加強醫療機構的藥事管理,促進臨床合理用藥,保障公眾的健康和用藥安全。但在實際的臨床工作中,由于基層醫院的藥學人才短缺,使得上述規定未能得到有效的執行。過去,各基層醫院的管理模式均側重于“績效管理”,嚴格控制成本,并施行定崗定位制。這種管理模式使臨床藥師在開展藥學服務時更側重于經濟性和時效性,而忽略了有效性和安全性。長此以往,就會使基層醫院藥學服務的質量越來越差[2]。
據調查,高學歷的臨床藥師在基層醫院缺乏相應的平臺,其個人價值得不到體現。加之基層醫院的福利待遇及個人晉升空間與大型醫院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導致基層醫院的臨床藥師流失嚴重,進而可對基層醫院藥學服務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的困難。
臨床藥師是依托于臨床藥學服務的一種職業,其主要職責是協助醫生在正確的時機為患者配發正確的藥物。相較于能夠直接為醫院帶來效益的臨床醫生而言,臨床藥師產生的效益和作用是輔助性、間接性的,因而導致臨床藥師在基層醫院不受重視。雖然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基層醫院應根據其規模的大小配備足夠的臨床藥師,但由于上述政策屬于非硬性規定,加之缺少對此項工作的監督[3-4],因而基層醫院的臨床藥師仍十分短缺,且其受重視程度也相對不足。
臨床藥師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臨床藥師不僅要掌握相應的藥學知識,還要掌握一定的臨床醫學知識,而藥學知識和醫學知識都需要長期的學習才能掌握[5]。通過5年的全日制學習,臨床藥師即使能夠掌握足夠的藥學知識,但其在醫學知識方面仍然欠缺。而臨床藥師在工作中積累醫學知識則至少需要3至5年的時間[6]。臨床藥師的培養周期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基層醫院的臨床藥學人才缺乏。
臨床藥師的概念最早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提出的。其主要職責是發現臨床用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尋求預防和解決的對策,從而優化用藥方案,減少患者的用藥不良反應。在我國2011年頒布的《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中,明確規定了臨床藥師的工作職責:用藥指導、用藥咨詢、用藥審核、藥物調劑、個體化給藥、藥學監護及用藥知識宣講等。臨床藥師的核心工作是保障患者的健康、促進臨床上合理用藥。臨床藥師的價值在于通過提供藥學服務和藥學監護,促進臨床上合理用藥,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縮短其住院的時間,減少其藥源性損害,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率,提高醫院整體的醫療質量[7]。
臨床藥師開展藥學服務的主要形式就是參與查房。臨床藥師通過參與查房,可以更好地融入到臨床治療團隊中,了解患者的具體病情及對其進行各項檢查的結果。然后結合醫生的用藥習慣、用藥特點,從藥代動力學、藥效學及藥物經濟學等多角度出發,對患者用藥的合理性進行全面的分析,從而發現用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提出參考意見,為臨床醫生制定用藥方案提供幫助。
藥學監護亦稱藥學保健,是臨床藥師參與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的關鍵一環。臨床藥師應充分發揮其藥學監護的職能,指導患者正確地用物,解答患者在用藥過程中提出的問題,糾正他們不良的用藥習慣、用藥方法,進而提高其對用藥治療的依從性。
臨床醫生掌握相關疾病的診治方法,其在疾病的診治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而臨床藥師則熟悉藥品信息、國內外最新的藥學研究進展及新研發的藥物等。臨床醫生和藥師應共同參與患者的治療,為其選擇最佳的用藥方案,以促進臨床上合理用藥。尤其在對特殊患者進行治療時,臨床藥師應根據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對其使用的特殊藥物進行藥物濃度監測,并結合藥代動力學、藥效學的相關理論,幫助醫生合理調整用藥方案[8]。
新醫改是我國醫療事業發展的一項重大突破。新醫改政策明確了臨床藥師的工作職責和價值。在新醫改形勢下,基層醫院的臨床藥師要做好法律法規的執行者、醫師處方的審核者、合理用藥的指導者、用藥信息的反饋者、用藥不良反應的監測者,同時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質,樹立堅定的信念,積極投身到藥學服務中去。
[1] 俞恩珠,林曉陽.臨床藥師參與臨床藥學服務實例分析[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4,30(4):369.
[2] 林玉丹,黃順紅,黃蓉蓉.非現役文職人員參加應急衛勤保障的體會[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2,19(7):626-627.
[3] 何瓊,江智霞,梁園園,等.重癥醫學專科護士培訓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11):1302-1303,1308.
[4] 徐利平,唐艷超,蘇倩.軍隊療養院文職醫護人員工作滿意度及工作需求調查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3):181-182.
[5] 浦金輝.軍隊醫院非現役文職人員教育內容與管理策略的探索與實踐[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08,22(3):39-41.
[6] 趙立紅,石廣志,周建新.雜志俱樂部與問題式學習法在重癥醫學住院醫師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2013,8(5):697-698.
[7] 張恩娟,陳琳,鄭曉媛,等.臨床藥師在臨床路徑實施中的作用初探[J].中國藥房,2011,22(38):3553-3555.
[8] 胡瑩.成都市臨床藥師制度實施情況調查分析[J].西南軍醫,2011(3):50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