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行政執法監督體系也在不斷的成熟,行政執法責任追究制度日益健全,行政相對人的法律意識也在不斷增強,行政執法所產生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如何正確處理海事執法中的風險,避免被追究行政和法律責任,緩和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矛盾與解決問題,成為當前海事執法人員履行職責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在總結海事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的基礎上,分析了海事執法風險產生的原因,探討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 海事 執法風險 監督機制
作者簡介:高陽,西安工程大學。
中圖分類號:D92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297
海事行政執法是指海事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照海事法律法規和規章或其它相關法律制度,對海事行政相對人或事務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海事行政執法在“三化”建設穩步推進的同時,促使海事社會地位也在不斷提高。隨著依法治國的進程不斷推進,行政相對人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社會輿論監督日益增多,行政訴訟、行政復議等救濟方式不斷健全,行政執法部門內的問責和追責制度逐步完善,海事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屢見不鮮,這就提高了海事執法責任,增大了海事執法風險,提高了海事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本文初步探討了海事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執法風險的主要表現及其對策。
行政執法風險是指國家行政執法部門在行政執法過程中由于某種原因而產生的風險,對行政相對人和社會造成負面影響,而被紀檢、司法甚至輿論等追究責任的一種社會現象。海事行政執法風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
首先,因執法人員自身素質不高,在或主動、或被動的情況下,產生了相應的腐敗問題,違反黨紀政紀,而受到的黨紀政紀責任的風險;其次,在執法過程中,執法人員執法能力不足,傳統執法方式使得“官本位”思想存在于執法之中,可能侵害執法對象的人身權利或財產權利,承擔行政賠償或刑事責任的風險;再次,在執法過程中,可能因管理相對人暴力抗法,而對執法人員造成人身安全風險;最后,基層海事執法裝備普遍缺乏,執法人員對專業裝備使用不熟悉,執法過程對照片、聲音、影響的取證手段和意識比較薄弱,給收集違法證據,及時查處違法案件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海事部門在行政執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風險情況,說明海事工作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海事部門的執法意識、行政相對人的素質、執法環境和監督機制等因素是可能帶來行政執法風險的原因。這些因素可以單獨也可以相互作用,來對海事執法產生一定風險。
(一)海事行政執法的內部原因
首先,海事執法人員的執法意識不強,導致出現不必要的執法風險。部分海事部門沒有制定相應的執法流程,致使海事人員在現場執法過程中,沒有按照相應的執法程序進行執法,產生不應該出現的執法風險。其次,部分執法人員業務水平不高,專業技能不熟悉,對執法裝備不了解,不注意執法證據的搜集整理;也沒有很好的學習了解海事法律法規,在執法過程中,使用執法文書或引用法律條文不當,出現隨意行使行政處罰的自由裁量權等導致執法質量不高,帶來了執法的風險。最后,海事執法人員工作態度散漫,履職不到位,出現“不作為”、“亂作為”等現象,少數執法人員為了滿足個人私利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執法過程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濫用職權。部分海事行政執法部門的執法隨意性過大,也造成了執法內部風險。
(二)海事行政執法的外部原因
首先,行政相對人的過度維權意識促使海事執法風險出現。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不斷健全,民眾的法律素質也在不斷的提高,但過度的維護自身權益,甚至以歪曲事實的方式來對抗執法,海事執法風險進一步提高。行政相對人暴力抗拒海事正常執法,使雙方產生激烈的沖突,甚至危及到行政執法人員的人身安全。其次,一些地方監督部門通過行政手段,干預海事行政執法,使海事部門被動地逃避監督,導致執法風險。再次,水上監管部門多頭管理,職責交叉,邊界不清,缺乏相應的標準體系,導致越位缺位的執法風險出現。最后,新興媒體的出現,部分輿論媒體缺乏事實的炒作,對海事執法行為的非正常關注,也會導致執法風險的產生。
如何降低和規避行政執法風險,是當今海事執法工作的重點,海事執法人員要堅持依法行政,清醒的認識到權力是由人民賦予我們的,做到服務為民與執法監督相統一,大大降低海事行政執法風險的發生幾率。
(一)海事執法人員要增強規避風險的意識,樹立正確的行政執法觀念
執法人員必須時刻緊緊牢記并將依法行政作為自己行政執法的基本原則,做到依法行政、合理行政、正當程序、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力統一。提倡嚴格監督、優質服務、促進優質服務,必須以嚴格監督為基礎,保證執法的公平公正,不能因盲目服務而違反海事法律法規。做到便民與合法的有機結合。按照海事工作的“三化”建設的目標要求,完善海事執法裝備,加強海事執法硬件建設,實現以嚴格依法行政與高效規范管理的有機統一。
(二)努力提升海事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水平
將“以人為本,依法行政”指導思想貫徹落實到行政執法工作的過程中,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通過制度化、規范化的專業學習,熟悉工作中涉及的法律、法規,系統地掌握海事行政執法的內容、對象、權限和方式方法,提高現場執法效能,更要增強海事人員拒腐防變能力,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積極預防職務犯罪。進一步提升廉政風險防控意識,增強反腐倡廉科學化水平。探索廉政風險防控的新方法、新機制。
(三)要大力推行海事政務公開,打造“高效透明”海事新形象
在海事執法過程中,努力爭取行政相對人的理解和支持,提升執法效率,在執法過程中不斷規范和完善執法行為,制定行之有效的執法流程,對海事行政執法進行不斷創新與改變。海事行政部門的執法效率必然得到提升,產生執法風險的幾率也就會大大降低。在此基礎上,大力推行海事政務公開工作,設立投訴監督舉報電話。加快海事行政執法工作向以人為本、高效便捷、公開透明轉變,向著“高效透明”的執法新形象穩步推進。
(四)要限制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完善執法檢查監督制度
海事執法人員在行使自由裁量權時,必須保證裁量的合法性、合理性,從社會公正的角度出發,對自由裁量權進行正確適用,以實現海事行政執法標準的統一,達到避免執法風險的作用。同時,要強化監督意識,擺正行政監督在海事工作中的位置,推動監督體制建設。保證執法監督工作的重要性,與執法工作共同規劃、共同部署、共同投入、共同落實。確立通過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共同作用的監督意識,通過監督不斷發現問題、從而規避海事行政執法風險,在監管工作中開展內部問責工作,完善內部考核監督工作,加強黨風黨紀處分力度,建立性質有成效的廉政防控制度,強化海事執法人員的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規范執法活動。更要進一步強化外在監督機制,拓寬外在監督渠道,聘請社會監督員,建立海事行政執法顧問制度,收集民眾對海事執法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充分利用微信、微博,隨時傳達最新信息,保證公開透明的實時監督。從制度程序上對執法行為加以規范和監督,形成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的統一,防止權力濫用,有效的降低海事行政執法過程中潛在的風險。
[1]費中強.行政不作為及其防范對策.中國海事.2007(2).
[2]]陳大鋒.海事行政執法的缺陷與完善.法制論壇.2016(5).
[3]李麗麗.加強海事執法內在監督的思考.天津航海.2016(2).
[4]洪法龍.地方海事執法的難點及對策研究.中國水運.2017(3).
[5]傅強英.船舶管理中的海事行政執法風險與防范對策研究.大連海事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16年6月.
[6]隋東照.淺議如何規避一線海事執法人員的執法風險.珠江水運.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