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合同形式有很多,其中主要的合同形式有,口頭形式、公證形式、書面形式以及批準、鑒定和登記形式,而對于如此繁多的合同形式,到底應該選用那些具體的形式,除了合同當事人雙方意見統一一致以外,一個合同的形式還應該符合我國的合同形式要求,不然,容易在合同形式上出現瑕疵以至于合同當事人雙方要承擔不確定的法律后果。雖然,目前我國的法律條例已經在種種案例中得到了非常好的完善,但是正如人無完人一般,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我國的法律條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逐步浮現出來。同時,也有不少人利用這些問題去鉆法律問題的空子,以此來獲得利益。在我國頒布實施的《合同法》中第36條規定,法定形式或者約定形式是合同特別成立的要件,如果合同形式出現了瑕疵,應該根據履行的程度進行補正。但是,《合同法》中對具有瑕疵的合同進行義務履行的程度、形式瑕疵的補正以及瑕疵補正的有效程度等問題并沒有做出很完備的規定,對于法律形式瑕疵該如何給予適當的法律懲罰也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所以,有不少公司或者合作方利用這一點來制作一些在形式上有著瑕疵的合同,但是,我國法律就這一問題已經做出了一定的補救措施,本文便從近年來出現的各種合同瑕疵的案例進行分析,對合同形式瑕疵的法律后果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 合同形式 瑕疵 法律后果
作者簡介:龔純輝,福建潤業律師事務所。
中圖分類號:D92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348
一般情況下,合同瑕疵主要包括合同主體上有瑕疵、合同的意思有瑕疵、合同的內容有瑕疵以及合同形式上有瑕疵等,合同主體上有瑕疵的合同效力一般無效或效力待定;對于意思有瑕疵的合同,合同的效力為無效、效力待定或者是合同效力可撤銷;在合同的內容上有瑕疵的,合同的效力一般視為無效或者是視為部分有效;然而,在形式上有瑕疵的合同,其效力一般認為合同為無效合同。合同的形式有多種多樣,其中,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口頭形式、公證形式以及書面形式等,下文將對合同的一些具體形式進行介紹。口頭形式就是指合同的當事人雙方用口頭形式來表達雙方之間達成的某種協議,但是應當注意的是,對于口頭形式的合同,只有能夠及時履行的經濟方面的合同才能使用。例如,日常生活中的日常交易行為,商場店鋪的買賣行為等均可采用口頭形式,而對于一些大型企業的貿易行為,不建議也不應當采用口頭形式的合同。但是,采用口頭形式的合同,不容易解決合同糾紛案件,這也是為什么不建議大型金額的合同采用口頭形式。書面形式,指合同當事人雙方采用書面的形式來就雙方所達成的協議進行表達。在當事人雙方簽訂書面形式的合同時,應當注意,除了主合同之外,與其有關的一些圖文圖表也是具有法律效益的,應當與主合同一同重視。與口頭形式最大不同的是,書面形式的合同,在發生合同糾紛案件時,書面形式可以比較容易找到證據來解決糾紛,書面形式的合同可以做到有證可依,有證可查,所以,一般情況下載一些比較正式的大型金融合同以及一些機關監督、法律行政方面都會采用書面形式。公證形式,是指當事人雙方按照約定或者按照我國的法律法規,由我國的公證機關單位對合同的內容進行公證承認后所訂立的合同。但是,公證單位也一般采用書面的形式將合同進行加蓋公證印章。一般的,對于公證過后的合同,都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非特殊情況不得違背合同內容要求。簽證形式,是指在合同當事人雙方約定好后,按照國家法律規定,由國家合同管理單位對合同的內容進行真實性和合法性的審查,只有簽證為合同真實合法后才可簽訂合同。簽證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合同真實性的證明以提高合同的可靠性。對于簽證合同,是建立在合同雙方自愿的基礎上進行的,但是這不包括國家法律明確規定的必須進行鑒定的合同。批準形式,對于一些類型的合同,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必須采用國家有關機關單位審查批準的一種合同形式。針對這一類別的合同,除了當事人雙方要達成意思上的一致外,還應當將合同及其相關文件交由相干部門進行審查批準才具有合同有效效力。登記形式是指當事人雙方約定好后按照我國法律規定,將相關合同提交國家登記主管機關登記的方式訂立合同的一種合同形式。因為這種合同形式是經過國家相關部門進行登記訂立的,所以登記形式常用于一些不太經常進行變動的買賣合同,如不動產的買賣等。在合同形式上要嚴格要求我國相關規定來訂立,對于一些合同形式上的瑕疵,都要承擔一些合同形式瑕疵所帶來的法律后果。
(一)租賃合同中的瑕疵擔保責任的案例分析
在物價飛漲的今天, 在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的背景下,造成了租賃合被廣泛的運用,出租人提供的租賃標的物產生瑕疵的情況也就越來越多。承租人提供了租金,卻往往受到租賃標的權利瑕疵或物之瑕疵的限制。租賃合同中,出租人提供的租賃物存在瑕疵的情況時有發生。比如承租人租了住房用以過冬,房屋卻沒有相對的保暖設施;承租人原本在承租的房屋居住的較為安穩,卻突然被通知此房屋之上存在著抵押權,現在由于抵押權需要實現要求承租人盡快搬離房屋……對于經濟上處于弱勢的承租人而言,租賃合同中的瑕疵直接影響到了承租人對于租賃物的使用和收益,租賃合同中的瑕疵是對合同的破壞,也不利于雙方利益的平衡。 所以分析租賃合同中的瑕疵擔保責任,平衡雙方當事人利益的需要合同法作為私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承租人對租賃物使用受限受到限制的原因的不同,權利瑕疵一般有以下幾種具體情況:(1)當權利不存在,租賃標的為權利的時候,出租人需擔保此權利存在。按照一般的法理來看,權利不存在的場合,合同應當屬于無效,而非權利瑕疵擔保。(2)權利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屬于他人的場合,出租人需要將租賃物按照約定”交付給承租人,就應當首先享有能夠合法轉移租賃物之權利。當標的物的所有權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屬于第三人,承租人對于租賃物的使用和收益就有可能受到第三人主張其對租賃物之權利而受到限制,此時出租人就應當承擔瑕疵擔保責任。(3)租賃物之上負擔著第三人的合法權利的場合,租賃物之上存在著合法抵押權,關鍵看是否影響到了承租人對于租賃物的使用以及收益。當第三人需要實現抵押權之時,此時如果適用買賣不破租賃之原則,也不會妨礙承租人對于標的物的使用;但買賣不破租賃原則需要租賃合同成立于設定抵押權之前若租賃合同期間才設定了抵押,而第三人要求實現抵押權之時,此時拍賣程序和強制執行往往就直接限制了承租人對于標的物的使用和收益,承租人此時即可對出租人主張瑕疵擔保責任。
(二)公司擔保瑕疵的案例分析
在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中,有關公司擔保合同的規定有很多,除了最具有法律效力的《擔保法》和《擔保法解釋》兩部法律之外,還有一些與之相關的各種法律條例中隱含有對公司擔保合同效力的規定,例如,《公司法》和《海關法》等。其中,擔保合同的效力問題是在公司擔保中最常出現瑕疵的地方之一。而所謂的擔保效力就是指公司擔保合同一旦成立以后,公司或者法人就要承擔的各種 法律后果,對于影響擔保效力的原因,是指對擔保效力起到一定的作用,通過一些途徑使公司擔保合同效力發生改變以至于擔保合同失效、無效,接下來將要根據各種公司擔保瑕疵以及影響擔保效力的各種原因出發進行分析其所要承擔的法律后果。
第一,借款合同效力,在我國《物權法》中第172條明文規定,對于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應當服從主債權債務合同,如若主債權債務合同被視為無效合同,那么,相應的擔保合同也是無效的,但是,這一情況要除去另有規定的法律條例。第二,主合同效力,我國《擔保法》第5條明確規定,在我國的法律條例中,擔保合同應視為主合同的附屬合同,一旦確定主合同無效,則擔保合同作為附屬合同也確定為無效合同,同樣,這一規定也應拋出另外規定條例。第三,貸款合同效力,這一條與上一條主合同效力一致,貸款合同相當于主合同,若確定擔保合同無效,那么,擔保合同也應視為無效合同,同樣,如若擔保合同另有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的有效性按照另外規定。但在一般情況下,在我國法院進行司法實踐工作中,擔保合同效力按照另外規定的條例只用于國際經濟活動,在我國國內,公司擔保效力一般堅持擔保合同服從主合同,如若主合同視為無效,則擔保合同視為無效。第四,擔保人沒有擔保資格,企業公司若被相關部門吊銷營業執照或者該企業公司的營業執照超過了相關規定的日期,在這種情況下的企業是沒有公司擔保合同主體資格的,也就是說,對于處在上述情況或類似情況下的企業公司不能擔任擔保人,同時也不能當擔保人的范圍。第五,擔保人的意思有瑕疵,我國《擔保法》第30條規定,若主合同為保證人在主合同當事人雙方串通下被騙取保證的,這種情況被視為違背保證人的真實意愿的擔保合同,根據法律條例,這種擔保理應視為無效擔保。同時,在《擔保法解釋》中第40條條例規定,若主合同是在保證人被債務人威脅下提供保證的,不僅僅該擔保無法律效力,擔保人也應當不承擔法律后果。第六,《擔保法解釋》第39條指出,在貸款合同中,如果發生借新還舊的行為,除新的貸主與舊的貸主是同一人這一情況外,擔保人不承擔任何的法律責任。第七,抵押合同中,抵押財產與主債權應該指代明確,《擔保法解釋》第56條明確規定,如果主債權和抵押財產指代不明,不能明確確定擔保的主債權種類以及抵押財產,抵押是不給予成立的。
法律是一門從實踐中不斷完善,不斷進步的學科,現階段,我國的法律條例已經在種種案例中得到了非常好的完善,雖然,在一些方面我國的法律條例還存有不足,但是,我國法律就這一系列的問題已經做出了一定的補救措施,以上便是本文針對一些案例做的分析與報告,希望我國法律在合同形式瑕疵上的條例更加完善。
[1]孫長安.淺談有限責任公司瑕疵出資股權轉讓行為效力.科學咨詢(決策管理).2008(11).
[2]李小蓉.股東出資瑕疵對債權人的責任之探析.法制與社會.2008(3).
[3]周海博、王菲.有限責任公司瑕疵股權轉讓效力問題研究.特區經濟. 2010(2).
[4]王艷麗.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制度的再認識——兼評我國新《公司法》相關規定之進步與不足.法學.2006(11).
[5]張敏、杜欣苡.試論股東出資瑕疵情況下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S1).
[6]田小伍、賀保平.《侵權責任法》對專利權保護的法律適用.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2012年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年會第三屆知識產權論壇論文選編(第二部分). 2011.
[7]尤耿煌.淺談煙草企業采購合同的法律風險防范——煙草行業合同管理內容及方法研究.中國煙草學會2016年度優秀論文匯編——煙草法律法規主題.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