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哪些人容易患大腸癌這兩年,好幾個老朋友、老同事都得了大腸癌。我平常隔三岔五就會便秘,擔心自己也會“攤上”大腸癌。哪些人容易患大腸癌?大腸癌早期有哪些蛛絲馬跡?
上海張先生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全科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王健:近年來,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居我國惡性腫瘤第五位,每年新發病例超過25萬人,死亡病例約14萬人。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從40歲開始呈快速增長趨勢,早期篩查能將結直腸癌患者五年生存率提升至70%。大量研究表明,年齡大于40歲、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有炎癥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病史、吸煙、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以及喜愛高蛋白質、高糖、腌制、油炸食品者,存在較高的結直腸癌發病風險,應定期篩查,如肛門指檢、大便隱血、腸鏡等。
結直腸癌的報警癥狀有:大便帶血,甚至出現黑色大便;體重突然急劇下降;大便習慣改變(平時大便成形,近段時間飲食習慣未變卻出現腹瀉與便秘交替,存在便意但排便時有排不干凈的感覺,大便變細);腹部摸到包塊;等等。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第一時間到醫院尋求幫助。
專家門診:周—上午
問:治腎癌哪種方法好
我媽媽被查出腎癌,醫生說,因位置和大小的關系,不宜手術,需要先進行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然后根據情況再選擇后續治療方案。治療腎癌的方法有哪些?哪種方法療效更好?
福建邱女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教授葉定偉:腎癌對傳統的放療和化療都不敏感,手術是腎癌治療的最佳方法。對于可以手術的早期腎癌患者,臨床醫生會根據其年齡、身體健康狀況、腫瘤的大小和生長部位等因素制訂翔實周密的個體化治療方案。有些患者腫瘤比較大,手術切除有一定困難,或腫瘤生長于腎臟的核心部位,可以先采用生物靶向藥物治療,待腫瘤縮小到一定程度后再手術,不但可以提高治療效果,還能保留腎臟,降低手術風險。術后容易復發或轉移的腎癌患者,可依據腫瘤的臨床和病理學特點,擇機使用免疫藥物或靶向藥物,盡可能降低術后的復發率。而已有轉移的腎癌患者,可通過手術切除原發病灶或穿刺得到腫瘤的具體“身份信息”,結合先進的基因或蛋白生物學分析,獲得最佳的靶向藥物治療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
特需門診:周一、周三上午
問:抗病毒治療會不會加重肝損傷我患有乙肝,HBV DNA陽性,肝功能指標嚴重超標,醫生建議我接受抗病毒治療。我很擔心,肝臟已經不好了,再長期吃藥會不會加重肝功能損害?
浙江熊先生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病科主任醫師尹有寬:慢性乙肝的總體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乙肝病毒,減輕肝細胞炎癥壞死及肝纖維化,延緩和減少肝功能失代償、肝硬化、肝癌及其并發癥的發生,改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抗病毒治療是治療乙肝最重要的環節,治療后不但不會加重肝功能損傷,而且還可以抑制病毒復制,改善肝功能,肝組織炎癥也會得到改善。抗病毒治療不會加重肝功能損害,你可以大膽接受抗病毒治療。
特需門診:周一、周三上午,周二上午(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