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心理學研究目的就是在于把它應用到各個學科中,進一步分析與考量影響學生學習結果的各種因素。我們知道,研究物理現象與規律離不開學生的心理活動與實踐活動。本文圍繞如何利用心理學理論對物理教學的影響進行闡述,旨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物理;心理;認知;實驗;教學
傳統的物理教學中,我們習慣于注重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也強調了物理知識的客觀性。同時,引導學生用嚴謹的解題態度與程序化的認知方式去解決問題。然而,我們卻忽視了在物理教學中怎樣讓學生從一個更加感性和積極的角度來學習物理知識。因此,我們應該積極的把心理學的理論方法融合到物理教學中去,這樣才有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逐漸的形成良好的品質。
一、 遵循學生認知特點,培養學生思維方式
布魯姆教學觀認為,探尋學生的心理活動決定教師可以更好地去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能夠多多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并根據相應的情形采取有效的措施,更好地促進學生接受知識、內化知識,從而健康、快樂地成長。除此之外,教師在物理教學中還要遵循物理教學的基本的心理學原則和學生的認知特點。例如:在學習“運動和靜止”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向學生播放一些宇航員在艙外工作的畫面,又或者人們乘坐電梯向外觀看的場景等等,通過這些生動形象的畫面更好地讓學生理解運動的相對性和基本的性質。大學物理也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在課堂教學中也大都以敘述為主,讓他們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思維方式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思維方式,善于把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形象化。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好地鞏固了舊知識,掌握了新的學習方法,滿足了學生學習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信心。
二、 激發學生好奇心理,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心理學研究認為,教學活動首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增強學生的學習內驅力,讓學生切身地去感知物理學的地位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繼而更好地落實物理學科的要求。要想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奧妙的世界就要讓他們知道世界上新奇的事物。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例如有的學生會提出什么是中子的壽命?為什么地球有引力?早期宇宙的光速與現在的光速相同嗎?什么物體的速度能夠超越光速呢?諸如此類等等問題。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有更大的激情和動力去探索物理世界。例如“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物體的慣性與摩擦力”等實驗研究往往與學生認為的答案相矛盾,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生活觀念驅使他們認為自己是正確的,繼而造成了思維的障礙,導致了錯誤的結論。教師需要在這時指出學生的錯誤之處并幫助他們分析和掌握正確的規律與物理知識,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與物理文化素養。
三、 創設思維認知情境,加強理性思維培養
物理是一門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科,它需要學生在學習時能夠開動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敢于質疑與解答,繼而實現由形象到抽象的過渡。剛剛接觸物理學科時教師僅僅注重形象思維的訓練,而缺乏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善于優化自身的教學模式,通過改進課堂教學,學會設計課堂活動,在設計中創設思維情境,組織學生的思維活動,引導學生運用分析、比較、概括、類比等思維方法,培養他們的思維邏輯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剛接觸物理時大多數的規律、現象都是由實驗直接得出的,在高中物理課堂中要學會推理與分析,善于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學會注重細節,不能忽視次要因素對實驗的影響,要善于建立相關的物理模型。除此之外,大多數的物理過程的變化是多方面的,它需要學生能夠學會假設問題,挖掘出問題的內在因素和條件,然后進行分析與實踐,最后得出結論。高中物理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更高,它不僅僅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邏輯思維創新能力。
四、 發揮實驗教學優勢,激活內部信息動機
心理學研究認為,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興趣則是學習最重要的因素。對某一學科充滿興趣才會驅使學生去探索、發現更神秘的知識,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接受教學信息。教學實踐證明,實驗是物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可以用實驗室中的實驗器材演示一些生活中不容易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加深學生對這一現象的認識。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實驗演示物體的自由落體現象、勻速運動、變速運動、物體的慣性等等。通過這些簡單的實驗讓學生看到了有趣的實驗現象,一定程度上也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了他們對學習物理的熱情,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掛圖、實物、模型以及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進行一些有趣的物理實驗,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去探究規律,讓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動手,引導學生把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融合起來,繼而更好地幫助他們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物理成績。
綜合上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來指導學生的學習過程,才能構建有效的學習方式。所以,我們要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指導,將物理教學課程內容和積極心理學理論融合起來。這樣,既有助于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還能讓教師更加快樂地投身到課堂教學中去,從而讓教師與學生共同獲得進步。
參考文獻:
[1]邵偉.淺談物理教學中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J].科技信息,2016(21).
[2]魯玉江.在物理教學中如何體現素質教育[J].今日科苑,2015(18).
[3]董小萌.結合演示實驗激發學生物理學習動機[J].黑龍江科技,2015(10).
作者簡介:蔣宗勇,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閩清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