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鴿 吳康 徐靜 尚久舒
摘要:在當代,高校學生大都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行業知識,因而高校學生的思想和價值觀深受互聯網影響,因而,這樣的情況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挑戰。互聯網思維具有的開放性、參與性和顛覆性創新特點,和以人為本、具有交互性和時代性原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價值觀是一致的。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聯網思維;融入性
引言
所謂互聯網思維主要是指人們通過互聯網技術以及相關設備對自身的發展等進行互聯網思考的過程。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以及社會構件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互聯網思維對高校思想政治的發展已然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現階段在不斷優化互聯網思維過程中,勢必要求高校教師應具備較強的關系性思維,以便逐步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網絡生存方式的快速形成,在實際生活與網絡環境中將學生與自身的生活進行充分融合,以便全方面促進其建立滿足社會發展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
1互聯網思維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作用及要求
(一)互聯網思維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作用
現階段,高校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較好的對學生的頭腦進行完善,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高校應該重視學生生活環境的發展方向,建立符合新時期需求的教育思維方式。互聯網思維具有較強的拓撲結構形式,其對各種價值的傳遞可較好的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教學模式進行完善。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聯網思維對高校的要求
在對互聯網思維進行強化的同時,勢必要求高校教師具有較強的關系性思維方式。在互聯網的作用下,根據學生的相關需求,在學生、信息、教師之間形成點對點的連接關系。學生在互聯網上進行交流、資源共享的過程中不斷對價值、思想等進行傳遞與交流,這樣就會進一步對他們的思想產生相應的影響。當然,在各種不良因素的作用下,也會使得個別學生出現精神空虛等問題,其產生原因多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所導致的。因此,必須要求高校不斷對互聯網思維進行優化,主要是需要教師充分利用關系性思維,將實際生活與教育目標進行充分連接,將學生的生活需求與素質提升等進行充分融合,進一步引導學生實現社會價值。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存在的突出問題
當前,一些高校由于體制機制建設滯后的原因或者是對思想政治教育隊伍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結構性問題凸顯。具體表現在:一是工作隊伍崗位職責落實不到位,特別是一線的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隊伍建設滯后,年齡偏大(經驗主義嚴重),思想上跟不上新形勢的發展要求。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調崗輪崗力度不夠,產生比較突出的崗位職業發展倦怠心理。三是學習培訓力度不足,對于新形勢下的工作方式方法、學習進修問題沒有很好解決,而更多依賴經驗和工作常規處理方式復制,缺乏創新,無法滿足學生變化需求,無法妥善解決當前學生思想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而且上級組織對于基層主動給予指導的少,指令卻多。四是外出學習交流機會少,一些先進的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典型工作案例未能得到傳播和借鑒。這種結構性問題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越發嚴重,阻礙隊伍的更新和活力,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3互聯網思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途徑
3.1運用互聯網思維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
高校學生的生理和心理趨于成熟,剛剛進入成人世界,在復雜多變的社會和人生中,他們需要良好的引導者,幫助他們調節心理等方面的問題。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順應現代的互聯網思維,參考成功的互聯網企業的服務模式,比如騰訊提供的交流平臺等。互聯網思維下的服務是具有開放性的特點,把開放和服務的精神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建立起以微信群、QQ群、校園論壇等為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服務體系,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情感引導等職業咨詢,在這些服務提供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現教育和助人相結合。在這個網絡服務體現中,可以建立很多種類的平臺,全方面為學生提供服務和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學生思想交流平臺,比如信仰交流論壇,促進學生思想的碰撞,讓學生樹立科學信念;第二。建立情感交流平臺,學生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交流關于友誼、未來事業或者愛情的想法;第三,職業發展服務平臺,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職業觀,規劃好自身的職業計劃,探討各種職業的發展問題等。通過這些網絡平臺,高校學生可以交流關于職業,理想和感情方面的問題,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從這些平臺上面,關注高校學生的思想、生活動態,及時掌握他們遇到的問題,并且給予及時的引導和幫助,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針對性和及時性,讓學生更容易接受,也更有實踐意義。當然,在服務的過程中,依然要體現學生主體性,才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2立足主課堂與新技術的融合
當前,隨著新媒體新技術手段的普遍應用,信息技術帶來的教學改革已經在高校深入開展,教學形式和手段不斷更新,“微課”、“翻轉課堂”等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涌現。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特別把握傳統課堂教學優勢與新技術的融合問題,片面強化信息技術的應用忽視傳統課堂教學潛移默化的作用將導致理論學習觀念的淡化;而固守傳統意義上的照搬書本教育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失去活力,也不符合當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接受信息的方式,導致教學成效低下。總體上來講,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專業職業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結語
在面對新時期新形勢新挑戰的情況下,加快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改革已經勢在必行,如果沒有有效的途徑和方法策略,則可能無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成為高職學生培養教育的首要內容,無法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使命和責任。
參考文獻:
[1]白潔.互聯網思維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融入性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7,(01):48-52.
[2]張衡.互聯網思維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探討[J].亞太教育,2016,(30):26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