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味
摘 要: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注重思想道德建設。而初中生正處于樹立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關鍵時期,但教師的教學往往會顯現出教學效果不佳等現象。為了提高初中思想與法治教學的時效性,對此做了一些探討和研究。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需要教育者們善于把握時機,恰到好處地安排時序,以達到教育的最優化。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教育;時機;時效性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教育。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下,初中生接觸到的世界也變得豐富起來,因此,我們對初中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也更需要加強,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去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三觀。但如何讓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更具時效性呢?我認為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順應時代潮流,教育不應一成不變
2016年,國家領導人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即在面對新形勢時,我們的教學也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與時俱進。如今,在全球強調和平與發展的主題下,我們基本實現了世界整體的和平,雖然依舊伴隨著一小部分的局部戰爭,但總體來看是和平的。因此,如今的我們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強調以經濟建設為基礎,大力發展生產力。因此,對待初中生,作為教育者的我們更應該將現在所發生的事情和未來的一些基本面貌告訴他們,這不意味著歷史不重要,對于歷史,我們需要去銘記和從中汲取教訓。但歷史終究已經成為一紙書文,無法更改,我們更重要的是將歷史作為一面鏡子,告訴我們的學生如何更好地把握當下,實現我們的夢,為中國夢的建設添磚添瓦。
其次,時代在不斷發展,而在時代的發展中也會涌現出許多優秀的人和思想,像每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焦裕祿精神等,我們的道德與法治教育不應該就是以前的那些東西一成不變,它需要汲取更多的養料去維持它的生命力和活力。像節約用水、公交車上讓座等新延伸出來的良好道德也應該吸收進去。道德與法治教育不僅僅是延續傳統,更要推陳出新,去創造和豐富。在我們的教學中更應體現出這一點。初中生在如今的大時代背景下,接觸到的東西會很多,誘惑也有很多,這需要我們更多地去關注他們,及時將他們從泥潭中拉出來,更加注重當代青少年身邊可能會存在的危害,并及時告訴他們進行規避。
二、教育不可太具跳躍性,要強調循序漸進
最近幾年我們開始采取一種新的方式進行教學,叫做思維導圖。其優勢在于用圖形的方式將所有的知識點穿插在一起,簡潔明了,又方便記憶。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育也需要抓住這一點。將所有的知識點穿插到一起,循序漸進往往更容易讓學生汲取知識。
教學中強調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因此,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時候需要把握一下所教授知識的先后順序,將簡單、易懂的知識放在前面,再慢慢加深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更加利于學生接受。而太過跳躍性的教學方式往往會讓學生難以更連貫地形成一個知識體系,甚至會形成一些記憶上的錯亂,將知識點穿插到一起,反而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此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也能夠培養初中生更加縝密的思維。在對待問題時,他們往往不會僅僅停留在表面,而會去思考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這更有利于鍛煉初中生的思維能力。
三、教育要具有時效性,貼近生活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要具有時效性,就需要抓住生活。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一些新的事情,像新聞聯播等各種媒體會進行報道。當代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更需要他們去關注一些社會時事、新聞熱點。網絡的普及讓這一代初中生能夠更好地獲取知識。而對我們教育者來說,我們更應該抓住時機,借助新聞等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如十九大,我們可以以此作為主題開展教學,給學生普及一下如今的政治制度和國家形勢等與國家有關的各種知識,讓學生能夠更加了解國家,樹立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愛國意識,真正體會到自己是國家的小主人,樹立更強的責任感。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恰到好處地用一些貼近我們生活和最近發生的案例進行教學。但這種教學一定要把握好時間,由于新聞具有時效性,我們必須要在它在最受關注的時候去進行講解,一旦過了那個時間,人們對其的關注度也就降低了,那么它的教學效果也會下降。
因此,為了讓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更具時效性,我們更應該把握時間這個因素,抓住時機,與時俱進,讓教育教學變得更加容易。
參考文獻:
陳華洲.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時效論的方法論思考[J].教師教育論壇,200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