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要:寫作是初中學生學習英語應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它考查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對學生的語言基本功要求較高。它在短時間內訓練效果不明顯,需要持續不斷地堅持訓練,而在訓練的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訓練的效果。它要求學生有一定量的詞匯積累,掌握基礎語法和具有一定的寫作技巧。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課堂;教學法
一、背景
寫作是初中學生學習英語應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它考查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對學生的語言基本功要求較高。它在短時間內訓練效果不明顯,需要持續不斷地堅持訓練,而在訓練的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訓練的效果。它要求學生有一定量的詞匯積累,掌握基礎語法和具有一定的寫作技巧。很多同學感覺寫作很難,寫作對于他們來說要求比較高,難度相對來說大一些。還有的同學干脆放棄寫作了。為了避免出現這種現象,英語教師要加強對作文訓練的重視程度,寫作技巧指導要到位;學生的訓練一定要達到量的積累。英語老師應該去想一些學生可以接受的新辦法,讓他們對寫作產生興趣。研究寫作的訓練與指導的方法是有必要的。研究高效作文教學課堂迫在眉睫。
二、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英語寫作綜合性很強,通過寫作訓練,能讓學生更加準確地掌握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的知識。一篇好的作文對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的要求較高。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偏遠地區英語教育相對落后,寫作又是初中英語的難點,教師只有參與學生寫作的每一個環節,才能使學生有所收獲。這就要求老師在寫作課上注重學生的寫作過程,也就是過程教學法。
過程教學是把教學重點放在文章的寫作過程中,在寫作過程中著重幫助學生發現和講解他們遇到的問題。老師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主要是看學生寫文章的過程,包括構思、寫提綱、寫初稿和修改等各個寫作環節。老師的指導意見對于學生的寫作非常重要。
三、過程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基于本地區初中英語教學及學生基礎水平的現狀,我在近幾年的教學活動中主要以詞—句—段—文這四個環節為主線來引導、加強學生的寫作。通過一定階段的實踐,有一定的效果。
下面就新目標八年級下第二單元為例,本單元學生圍繞對未來的事情的設想與預測,學習了將來時的用法,在Section A 3a閱讀理解環節,學生學習了一篇關于志愿者的文章,在這些語言學習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作文訓練。以下是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volunteer in an old peoples home”的文章的教學環節。
1.詞
教師對這篇作文中有可能用到的詞展示給學生,并展示給學生這些詞的用法讓學生識記,也可以讓學生預測一些詞,教師展示出來(教師導入課件,提出作文與志愿者有關,讓學生在思想上有所準備)。
2.句
教師用給出的詞,寫出與作文有關的漢語意思,讓學生翻譯,在翻譯句子的過程中,學生會出現語法錯誤,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內互改,然后展示出正確的句子,并讓學生識記。
3.段
教師要求學生就志愿者的話題寫一段話,并且要用漢譯英的句子。這一環節教師指導小組討論,并檢查部分小組的成果后展示出來,供其他小組借鑒。(要求學生學著用一些連詞,使段更通順一些。)
4.文
教師給出本節課的作文要求:(1)寫一篇關于你想要在養老院當志愿者的文章;(2)要求把“你要志愿做什么,你的興趣和愛好是什么,你怎樣做這份工作,以及你為什么要做這份志愿工作?”等要素寫上;(3)字數80~100字。
在這一環節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任務,教師巡視并個別指導,并選出優秀作品進行展示。(這一環節的指導重在對學生作文的連貫性以及寫作技巧方面的指導,使作文完整,融入自己的感情,使作文圓潤一些。)
四、教學評價
有效的作文講評與訓練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外因,對學生的寫作起著直接的指導作用。如何有效地訓練,如何有效地講評,我們主要從以下幾點出發。
1.小組合作,取長補短
寫作的時候可以讓小組成員共同討論,然后再進行寫作,寫作完成之后同學們可以互改互評,這樣的話,就可以讓寫作好的學生去幫助寫作差的同學,降低作文的難度。這樣所有同學的寫作水平都會有所提高。
2.習作講評,注重指導
找一篇范文展示,進行講評。在講評的過程中要對較好的同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中等的學生要找出與較好的學生的差別,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對于相對較差的學生,我們重在鼓勵,找出閃光點,鼓勵并提出他們可以達到的要求。
總而言之,評課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一環。學生完成寫作后,通過講評,對自己實踐的成敗進行反思,再做鞏固性練習,這就構成了實踐、認識、再實踐的學習過程。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英語寫作講評課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