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敏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夠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時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以及理解能力。基于此,探討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路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生語感;培養路徑
學生感知語言文化產生的一種敏銳感覺即語感,唯有形成良好的語感,才能讓學生的語文素養不斷在現有基礎上提升,為其今后的語文學習、文學作品鑒賞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創設教學情境
在展開小學語文教學時,情境的創設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專注于課堂,所以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在課堂導入環節創設相應的情境,在情境中培養學生的語感,讓學生抓住文章段落的節奏和語調、語言和重音以及停頓等。比方說,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的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應設計教學情境,借助多媒體向學生直觀地展現西沙群島的風景,在學生欣賞的過程當中,教師可用欣喜的心情示范朗讀文章中的段落: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放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這樣不僅能夠抓住學生的眼球,還能俘獲學生的聽覺,讓學生享受一場視覺的盛宴,從而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的所有感官會變得極其敏感,更能加深對相關句段的理解,從而有效地達到語感培養的目的。
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從實質來講,人們在對文字意義進行理解時,所產生的各種感受同聯想有著莫大的關聯,通過聯想以及想象能夠讓人們進入一個層次更高的境界,對文字有更為深入的理解。而要想對學生的語感進行培養,就要充分地結合想象和朗讀,也就是讓學生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朗讀時體會作者文章表達的情感,比方說在教學《燕子》這一課文時,教師就可要求學生一邊朗讀,一邊想象:“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那邊。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這一美好的畫面。同時,教師要對這一段話的句詞進行細致的講解,其中斜著身子寫出了燕子靈活的飛行姿態;掠過和一轉眼寫出了燕子快速的飛行速度;唧唧叫著寫出了燕子歡快的飛行心情,之后教師再讓學生記住想象的畫面,帶著感受去讀整篇文章。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深入地理解每一句話、每一段話的含義,抓住核心主旨。更重要的是,能夠提升學生對文字的敏感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感。
三、語感的領悟
實際上,語感并非先天就有,而是后天累積的,通過外部語言刺激而生成的產物,它具備直覺特征,是基于熟悉的語言現象條件反射而建立的。而最為有效的一種對學生語感進行培養的方法即朗讀。在培養的過程當中,要讓學生抓住文章當中有極強語感因素的地方,并不斷地咀嚼,慢慢品味,從而進入一種更深層次的境界。比方說,在教學《荔枝》這篇課文時,作者寫到他母親剝荔枝的句段:母親撲哧一聲笑了,筋脈突兀的手不停地撫摸著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蓋劃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剝開皮又不讓皮掉下,手心托著荔枝……句子當中的小心翼翼、托著等詞匯生動地展現了一個母親對兒子親手送來的荔枝的愛憐以及珍惜,而在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讓學生反復研讀這一句段,默讀或者朗讀,慢慢地去感受作者母親剝荔枝時產生的愉悅的心理感受以及欣慰之情,并體會作者作為兒子的一片孝心。通過不斷地研讀和體悟,學生能夠深切地體會文章中作者與母親的母子情深,并能夠抓住那些細膩地描寫母親動作的詞匯。更重要的是,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感,讓其積累更多的詞匯[1]。
四、重視實踐
長時間的規范語言學習沉淀出的結晶即語感,只有不斷地實踐聽說讀寫,長期地堅持,養成良好的習慣,才可更深入地了解文章、抓住文章的主旨。這在幾方面實踐活動當中有所體現。第一,聽,教師需對相應語言環境進行創設,比方說讓學生聽廣播電視,細聽他人講話,或課堂認真聽教師講述。在聆聽時,需讓學生集中自身注意力,在第一時間將重要的內容以及語言信息捕捉到,這對學生感知語言極為有利[2]。第二,說,也就是在特定場合,鼓勵學生用自己組織的語言對思想情感進行表達,也就是運用口頭言語。在這一過程當中,學生會開拓思維,并極快地組織語言,可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以及語言能力。而教師應多多給學生組織相關的實踐活動,包括話劇表演和朗誦比賽以及故事會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更高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感,提升學生對語言的敏感能力[3]。
總而言之,語感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而這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作為教師要多多給學生創造機會,而學生自身需加強學習,豐富自身的知識,才能夠真正形成語感。
參考文獻:
[1]張笑予,程莉榮.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熱點的知識圖譜分析:基于CSSCI論文(1998—2017年)[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0(8):140-143.
[2]蘇春景,高亞男.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現狀及對策研究:以煙臺市芝罘區部分小學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5,25(3):43-49.
[3]羅海秋.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口語交際為例[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6(7):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