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俊
摘 要:趣味性教學就是利用游戲、互動等多元化的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于知識的認識。因為小學語文教材主要是一篇一篇的文章,而小學年齡偏小,認知能力有限,且較偏向于趣味性十足的事物,因此,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小學語文;興趣;應用
興趣是啟蒙教師,趣味性教學能夠幫助教師找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拓展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智力。但是,就目前小學語文教學而言,依然存在一些不科學的因素,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
語文是一門重要的課程,特別是小學階段,語文對小學生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學依然存在一些不足。
1.重視學習能力,忽略趣味性教學的作用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教師都較為重視成績,甚至有一些教師相信死記硬背可以提升小學生學習能力,從而忽視了教學的趣味性。壓力過大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不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針對于目前教學而言,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教師運用趣味性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學模式古板、單一
由于小學授課時間有限,要求教師必須完成自身的教學任務,有的教師在一定的程度上為了追趕教學進度,在授課過程中依然使用滿堂灌教學模式,忽略了授課過程中的情感交流以及師生互動。例如,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依然存在教師授課學生被動記筆記的現象,這樣的教學模式過于古板,單一化。
二、將趣味性教學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1.趣味性教學更容易讓學生接受語文知識
將趣味性教學融入小學語文課程中,必須符合學生的成長規律,這樣,學生學習興趣更強烈,興趣是推動小學生學習的動力,而趣味性教學符合小學生身心成長規律,真正適合小學生。
2.幫助小學生消除學習壓力
小學生由于過早地承受了過多的學習壓力,承受了本不該屬于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壓力。而小學語文又富含了過多的情感,是對生活的熱愛以及情感的表達。面對這些壓力,趣味性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消除壓力。
3.促進師生交流,創設輕松、愉悅氛圍
趣味性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激發學習興趣,教師利用幽默的模式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拓展思維,開發智力。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討論中,也會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好感,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三、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利用游戲模式來授課
由于小學生年齡偏小,對游戲有特殊的偏好,并且游戲不限制時間和空間,地點都可以隨意定。例如,在教授學生認識語文詞語組詞的過程中,可以將單詞寫到一張卡片上,然后讓學生相互傳遞,讓學生通過自己手中的單詞,去尋找相對應的另一個單詞,最終可以正確組成一個成語,由于這個方法非常新穎,學生前期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游戲中來,在課堂中也會踴躍發言,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動口能力。
2.利用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于小學生而言,故事的應用在小學生的腦海中并不陌生,小學生一般對于新的故事會有一定的好奇心,很容易接受,因此,教師可以巧妙地將故事運用到小學教學中來,突破語文教學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例如,在學習新的語文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預習課文,然后以故事的方式闡述出來,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此同時,給小學生講解道理的時候也可以融入故事。
3.角色扮演練習
在閱讀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之間的互動。例如,在學習《將相和》一文時,教師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分工扮演文本中出現的不同角色,有的同學扮演廉頗,有的同學扮演藺相如,有的同學扮演獨白,要求學生進行聲情并茂的表演,激發學生對文本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課堂積極主動性。
4.將文本內容進行拓展練習
將文本內容進行拓展練習指的是把學習的文章的背景以及作者情況,后續事件等進行延伸,進而深化學生對文本的認識。例如,在學習古詩詞時,教師可以介紹作者的其他作品及創作背景,比如“作者創作這首詩詞的時候內心的情感如何”等,這樣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拓展學生的眼界。當然了,這項學習教師也可以交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搜集相關的材料,觀看相關的視頻等,多聽多看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也有著一定的作用。
總而言之,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必須不斷完善教學模式,利用多元化方法來提升趣味性教學的質量,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來拓展學生的思維模式,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從而也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大鈞,郭成.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陸憶.淺談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師應具備的教學素養[J].新課程,2010.
[3]符捷.淺議趣味性數學教學[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