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勇
摘要:首先介紹口算的涵義及其重要性,然后對影響小學生口算能力培養的因素進行了分析探討,進而提出了建立農村小學生口算能力培養的基本模式——清算理+有趣味+常練習。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口算能力;培養;基本模式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計算能力是一種最基礎和必備的能力。它是指學生能夠正確、迅速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并逐步做到計算方法的合理和靈活[1]??谒闶菙祵W教學過程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之一,也是培養學生計算能力最基礎的一環,《新課程標準》指出:“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良好的口算教學研究,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認識理解口算教學,使教師對口算教學目標的把握更加到位,對口算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口算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供更為準確的理論指導[2-3]。
本文對影響農村小學生口算能力培養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構建農村小學生口算能力培養基本模式的意見和建議。
一、影響農村小學生口算能力培養的主要因素
(一)教師因素
1、忽視口算的重要性
一些教師認為口算易教,對口算教學不夠重視,不太注重教學上的研究,表現在“四重四輕”:重算法,輕算理;重練習,輕理解;重速度,輕質量;重知識,輕能力。教學上存在的問題:首先教師在教2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的基本口算時,沒有注重學生對算理的理解掌握,學生只是記憶性的接受口算知識;其次在口算教學中,預防意識不強,缺乏針對性,沒有把容易錯誤的題拿出來對比,進行重點強調練習,沒把錯誤想到前面。
2、教學內容呈現方式枯燥
部分農村學校老師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創新。單一傳統的教學方法,老套死板的教學模式,傳達出來的是枯燥無味的知識,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能力和思維能力得不到提高。
3、教學理念存在偏頗
新的口算教學理念要求數學口算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4]。然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仍帶有較為明顯的應試教育跡象。具體表現為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側重成績, 把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作為教學的重點,學校考核也把學生的成績作為教師的考核標準,由此造成教師以犧牲學生的素質教育為代價, 來提升他們的應試成績。
(二)學生自身因素
很多學生學習目的不夠明確,沒有認清口算的重要性,加之缺乏刻苦鉆研的精神,致使其認為只要會算就可以了,平時錯點沒關系。還有的同學認為口算枯燥,乏味,認為不用口算筆算也可以,區別只在快慢,更何況當今社會計算器使用普遍,因此,口算能力培養意義不大。更有學生算理不清,造成口算正確率低。
二、建立農村小學生口算能力培養模式意見和建議
(一)“清算理”即清楚算理,掌握技巧
在口算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研究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口算教學與訓練應使小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形成口算技巧,不單純讓學生憑記憶進行口算,關鍵要講清楚算理,學生學習數學是要經過從具體到抽象,又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通過理解和掌握規律,保證口算的準確性[5]。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通過和學生一起動手操作的方式,豐富學生對口算數字的感知能力;可以通過各種通俗易懂、直觀可見的現象來加深學生對口算和數字的理解;可以借助各種條件或設備創設情境等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還可以通過類比分化等方式為學生總結歸納口算技巧,化繁為簡,讓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二)“有趣味”即讓口算變得有趣味,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6]。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本杰明·布盧姆說過:“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低段小學生的思維模式處于形象思維狀態,對于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正處于萌芽發展時期[7]。因此對于本身抽象意味較濃的數學口算學習而言,教師可以采用一些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將抽象轉化為有形的學習對象,成功激發學生的口算學習興趣[8]。
(三)“常練習”即鞏固提高
要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的口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數學教師除了要重視算理,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們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還需要數學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展開科學訓練,循序漸進,反復鞏固,才能逐步提升??谒阌柧氈饕ㄒ韵聨讉€方面:其一,設計合理的練習題,激發學生積極性;其二,組織趣味游戲,增強口算學習趣味性;其三,開展口算競賽活動,讓學生在競爭中學習鞏固和提高,享受成功的喜悅。如此多方結合,全面鞏固,在日積月累中,學生的口算能力定能逐步提高,有了算理的支撐,又有了各種方式加以鞏固和提高,學生們對于口算的態度也會逐步從枯燥乏味的抵觸情緒轉變為接納、喜歡和熱愛口算。
三、結論
本文在《新課程標準》等文件中對于口算教學的要求和文件精神的指導下,通過文獻研究法、總結歸納法等方法對構建農村小學生口算能力培養模式相關現狀進行了分析探討,對影響農村小學生口算能力培養的主要因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培養農村小學生口算能力的基本模式——“清算理+有趣味+常練習”。由于筆者理論知識有限,兼課題研究時間限制,未能開展更多有關農村小學生口算能力培養的實驗研究,對學生的計算心理的研究不夠透徹,希望以后有機會能進一步開展關于小學數學教育方面的專題研究,為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課程標準[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
[2]吳正憲.小學數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張天孝,唐彩斌.專家系列訪談錄之一——新課程理念下的四則運算[J]. 小學青年教師(數學版),2006,(6):1~8
[4]李梅.小學低年級口算教學現狀及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5]胡志海,徐俊華.小學生心理學[M].安徽: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1.
[6]孔子.論語[M].楊伯峻.上海:中華書局.1958.
[7]陳華平.二年級小學生玩24點紙牌游戲與執行功能、計算能力的關系研究[D].蘇州火學,2009.
[8]昌晴晴.教育游戲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