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娟
摘要:在教育實踐中,“后進生”現象是學校教育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是近些年來從事教育實踐者不斷關注及研究的一大課題,基于此,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將針對后進生相關話題進行闡述和交流。
關鍵詞:學校教育;后進生;形成原因;學生輔導
“失去自信的人,最需要別人的尊重。失去溫暖的人,最渴望得到溫暖。”后進生是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重視的,就像久旱的小苗,渴望得到甘露滋潤一樣,他們也想得到同學、老師、家長的關愛。做為教師的我們不要以一把尺子量學生,要俯下身子,貼近學生,走進學生的世界,聯系實際,拋開成見,轉變“朽木不可雕”的思想,用自己對后進生的一片真誠的愛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去叩響他們的心靈之門。把“陽光”灑在他們的身上,暖遍他們的全身;把“甘露”澆到他們的心田,潤進他們的心窩,把一個個“淘氣包”轉變過來。
怎樣才能把我們的愛的“陽光”與“甘露”澆灑給后進生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愛心關懷
“每個學生的心底都埋著優良的種子,遇到適當的水分和溫度,它將破土而出。”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我會用愛心去關懷和教育學生,不論是優生還是后進生,我都會滿腔熱情的去關懷和教育他們。特別是后進生,我不會因為他們的“差”與“后”而厭棄和忽略他們,而是更“偏愛”他們,因為他們比優生更需要得到愛的陽光和雨露,更需要我用愛心去滋潤和關注他們,點亮他們心底那盞燈,幫助他們尋找回曾經丟失的幸福感,讓他們覺得自己是一個好孩子、好學生。這樣,他們才可以快樂的、自信的、健康的成長。
二、微笑相待
“微笑是友善的表露,是相互交流的基礎。”教師親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就像在師生之間架起的一座情感交流的橋梁。我會時刻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把微笑送給學生。每天給學生燦爛的微笑,使他們覺得我是平易近人的,是可以交心而談的。特別對于經常被冷落的后進生,我會多對他們流露善意的、親切的笑容。在后進生取得成功時,我會用微笑送去欣賞;在后進生進步時,我會用微笑送去贊許;在后進生遇到困難時,我會用微笑送去鼓勵;在后進生犯錯時,我會用微笑送去寬容。后進生一旦得到我們的微笑,他們會把它當作最珍貴的禮物。因為我們的微笑會給他們一種安全感,一種溫馨的環境,一股無形的動力。在這種環境中,他們更容易克服自卑的心理、樹立自信、獲得成功。所以,我們要記住一句話:冷漠是離心力,它會使學生離我們越來越遠;微笑是同心力,它可以不斷的拉近我們與學生的距離。
三、鼓勵驅動
“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贊。”不管是誰,都想聽到別人對自己的稱贊與肯定,尤其是自己感到孤獨、氣餒時,更想得到別人的鼓勵;自己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成績與進步時,別人的肯定會讓自己覺得付出也值得、沒白費,還會收獲成功和與人分享成功的喜悅。我們都鼓勵過學生,尤其是那些優秀的學生。但是回想一下,對于那些后進生,我們給了他們多少的鼓勵與支持?后進生本來就自卑,得到的鼓勵也少之又少,所以他們對自己也越來越失望了。其實,后進生都渴望進步,他們在苦苦探索前進的方向。他們就像在黑夜里摸黑走路的人,有火把才能找到前進的方向;他們就像“迷了路的羔羊”,要有人指引,有了正確的路標才能找到回去的路。而這把火把和路標就是鼓勵。因此,我會努力的發掘后進生的閃光點,并對后進生勤加鼓勵,把話說到他們的心坎上,肯定他們的進步。使他們走出黑暗的困境,確立目標,“笨鳥先飛”的找到光明的前途,走上星光大道。
四、表揚賞識
“當一個人得到賞識時,他心里就有了一種成就感,就會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而一個有信心的人,會更積極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表揚就是一種賞識,對學生具有極大的激勵作用。我們不僅要學會表揚后進生,還要賞識后進生,用其所長,放大每一位后進生的“亮點”,努力創造使后進生獲得表揚的機會。如在平時的考試、作業中,后進生有進步的,我就會及時在班上表揚和給予中肯的評價,也會在作業、考試的批改中運用具有童真的簡筆畫加上一句或幾句肯定和表揚的話,讓他們體會成功和進步的喜悅;在搞衛生中表現積極的,我也會給予他們及時的表揚,并讓他們參與班級的衛生管理;紀律有進步的后進生,我就更加會在課堂上及時表揚,或給他“封官”,讓他當班上的紀律委員,參與班級的紀律管理……我們還可以根據后進生的特點,為他們提供機會,舉行一些讓后進生也能得到獎的競賽,使后進生也得到表揚。在不斷的表揚中,后進生的自信心會漸漸樹立起來。
五、巧設目標
我們在鼓勵、表揚后進生的同時,還要讓他們時常感受成功的愉悅。因為成功的愉悅是有力的推進器,它能催人奮進。我們要根據后進生的實際情況,設立合理的目標,讓他們踮足可及。在設立目標時我會因人而異,設立多層次的目標。只要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我就會給予獎勵,讓他們感到成功并不難,感到有成就感。如對經常遲到、曠課的后進生,我會先要求他不遲到,德育月評成績合格,就應給予獎賞;對怕思考、懶做作業的后進生,我會另外設計作業,如要求他們讀書背書,或給他們設計幾種作業形式,讓他們盡其所能的自己選擇他們喜歡、并能獨立完成的來做。這樣,就能使后進生長期保持愉悅的狀態,感到成功的樂趣和存在的價值,并朝著更高的目標不斷努力、不斷前進。
有愛就有動力,有動力就有進步 。一個后進生得到了微笑、鼓勵、表揚,他的心里感受到了溫暖、友善、信任,得到了鼓舞,滿足了 “成就感”,有了人生的美好追求,就會漸漸變成一個優秀的人。
參考文獻:
[1]論班級“后進生”的教育——一項教育社會學的研究[J]. 王清,葛春.現代教育科學.2016(07)
[2]規訓視角下“差生”形成的批判與教育超越[J]. 楊進,王澍. 教育科學研究.201509)
[3]學校教育失誤:后進生的成因分析——一種“標簽理論”的視角[J].陳良.現代教育論叢.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