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增朗杰
摘要:在全面倡導以創新教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今天,新課程改革繼續深入發展之際,探討如何增強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就顯得十分迫切與必要了。高中物理的規律性很強,只要能通過有效教學策略的運用,讓學生的思維能力達到一定的水平,就會讓學生學得輕松。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如何使我們的教師關注、理解有效教學的理念,在實際教學中正確地理解、選擇和運用教學行為,拋棄無效教學行為對教學效果的負面影響,以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物理;導課;興趣;教學方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逐漸成為了教育教學關注的焦點,究竟怎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我認為課堂教學只有以“真實”為基石,以“開放”為階梯,以“構建親情課堂”為催化劑,以“提高教師自身語文素養”為保障,才能真正抓得住學生,吸引學生,成為一種磁性課堂,才能“真實”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下面我談幾點看法:
一,構建物理情景,提出問題,高效導課
物理是自然學科,與學生的生活和科技實際等聯系很緊密,所以每節新課應從身邊的物理現象和實驗現象入手,設置緊扣本節內容并且同學們感興趣的物理情景。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在物理學的發展過程中,充滿著許許多多妙趣橫生的故事和傳說,如果在課堂教學中選用一些新聞、故事片斷,以新聞、故事導入創設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意境,對學生理解知識無疑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解《光現象》時,我播放了揚州瘦西湖五亭橋和白塔的圖片,同時播放配樂散文“走進大門,只見桃紅柳綠連綿數里,藍天白云倒映在碧水之中,一幅色彩斑斕的風景畫躍然眼前,真不知大自然是怎么創造出如此繽紛的色彩?”為什么會出現上述桃紅柳綠,藍天白云,五彩繽紛的景色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光的世界去探究光的色彩!在充滿人文氣氛中新穎有趣地引入了課題,然后提出導入新課的幾個問題,問題應緊扣課標適應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結構,貼近實際生活。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在熟練掌控教材和詳細了解學生知識水平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問題既是學習的起源,也是生成新知識的依據,又是掌握知識的手段。尤其是講解新課,可以使整個教學過程以問題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扮演導演的角色激發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可以個別提問,或分小組討論,引導學生用學過的知識或通過預習提出自己獨立的見解或自己的猜想或自己的假設。最后由老師和同學們匯總形成共識,生成新知識。現在的學生和過去不同,他們體會不到思考和回答問題的喜悅,感覺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動過程就很難清楚地理解新知識。教學中還要關注教學設計中沒有想到的問題,傾聽同學們解決問題的理由。在教學中隨機的與學生一起交流,實現教學相長。教師要關注知識的內涵和外延。要求我們教師徹底改變自己的角色,變“講師”為“導師”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關系很重要。
二,創設豐富、有效的物理教學情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教學取得成功的保證,所謂良好的開端,筆者認為就是學生的積極性被徹底調動起來的這樣一種狀態。 教師可以在復習舊知識中引出新知識,或者在講授新知識之前明確學習目標的基礎上,直接提出新問題,把問題一下子拋到學生面前,引起學生內在的認知沖突,產生學習的需要。 問題的提出要以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為前提,使其充分感受到身邊確實存在物理,引起學生想要解決問題的沖動。 盡量創設一個良好的物理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對教學情境中有關的信息加以提取、分析, 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1、教學活動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要關注全體學生, 給學生以幫助、啟發, 引導學生取得成功, 強化學生的成功體驗, 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興趣。教學活動策劃和教學行動內容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身心發展特點, 做到循序漸進。
2、教學活動要體現探究性。引導學生學會在學習過程中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要精心設置疑難, 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大膽創新, 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 教師要不斷地更新知識, 總結教育教學經驗, 提高知識修養和教學藝術, 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和啟發, 增強學生對物理課程的信心和興趣。
3、加強實驗教學。高中學生不愛學習,喜歡調皮是普遍現象,但是對新鮮事物、奇特的東西有一種非常好奇的心理特點,并且表現出極強的執著精神和強烈的探秘需求,多數學生對物理實驗抱有濃厚的興趣,樂于探索物理世界的奧秘,都希望自己能夠掌握一些實驗操作技能。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這個積極的心理因素,創造條件,加強實驗教學,值得提出的是,這里所指的實驗絕不僅僅局限于學生分組實驗、教師演示實驗和課外小實驗,實驗教學可以在課上,也可以在課下;可以使用實驗室所配備的器材,也可以自備自制教具;可以使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現有物品進行實驗,經常使學生身邊的熟悉的物品做實驗,更有利于學生明白物理就在身邊,物理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得到很好的激發。在教學過程中,有機結合教材內容,巧妙安排現象明顯、富有趣味性的物理實驗,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不言而喻。還可以改進實驗教學方式,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或學生演示實驗,將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物理知識,讓學生零距離接觸實驗器材,觀察儀器的構造,體會工作原理,分析實驗現象,記錄實驗數據,歸納實驗結論,得出物理規律、原理、公式,體驗物理世界的奧秘,消除對物理知識的神秘感,認識豐富多彩的物理世界,逐步培養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直接興趣和操作興趣,使學生想學、善學、易學、樂學。成立物理實驗小組,開展課外活動,進行小實驗、小制作,搭建學生之間交流、學習、討論問題的平臺,也是發展物理興趣的好形式。
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物理課堂充滿智慧
要使教學內容為學生牢固掌握,并能培養學生思維的發展。教師就必須在課堂上機智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講解,看書,討論,動手練習等交替進行。當教師講到關鍵性問題時,通過一定的方式如走下講臺與學生互動引起全班同學的注意。力求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思考主要問題。預設到學生不宜理解的知識時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深入淺出地掌握知識。總之不同的教學內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一堂課也可以多種教學方法并用,這樣才能使課堂具有高效性。
教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只有不斷地學習掌握,靈活應用教育教學規律,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才能在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寬,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