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后,中國黨和國家機構調整對新時代稅法研究改革提出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如推進增值稅改革進程,最終形成規范的現代增值稅制度,盡快出臺資源稅法已成為大勢所趨,環保稅強化了稅收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消費稅改革有望從中央稅改為共享稅,,個人所得稅的改革總體思路是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逐步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個人所得稅制,房地產稅對中國現在特別重視的共享發展、收入再分配有獨特意義。此次改革堅定了廣大稅務工作者尤其是一線的稅務教學研究和實踐者改革的信心,使之更加明確了研究與實踐的方向和突破口。
關鍵詞:新時代;稅法;改革
1、緒論
中國共產黨十九大的召開注定載入史冊,隨之而來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這偉大的新時代背景下,新時代稅務會計納稅改革注定會在我國稅法史上留下深深的烙印。
2017年12月底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已為2018年的稅制改革定出基調: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形成稅法統一、稅負公平、調節有度的稅收制度體系。據此展望,2018年加快完善稅收法律制度框架勢在必行,關鍵稅種改革將緊抓不放。隨著營改增和資源稅政策逐步調整到位,改革重點將在房地產稅和個人所得稅上下功夫;增值稅和消費稅的稅率結構也需進一步優化;減稅降費空間依然需要努力開掘。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和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程瑜先生先在相關的訪談中談到了相關問題。劉昆指出財政部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推進房地產稅的立法和實施。在今年的改革工作中,財政部也將密切關注國際稅改動態,審慎評估和研判國際稅制發展新趨勢,進一步完善企業所得稅制度。與此同時,將結合實施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改革,研究調整部分消費稅品目征收環節和收入的歸屬,推進健全地方稅體系改革。調整稅制結構,培育地方稅源,加強地方稅權,理順稅費關系,逐步建立穩定、可持續的地方稅體系。另外財政部將加快推進單行稅法的立法工作,并力爭在年內完成計稅法、資源稅法、消費稅法、印花稅法等草案的起草工作。
2、增值稅改革
2017年10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關于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和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的決定(草案)》。標志著全面增值稅時代已經到來。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營改增試點實施以來已累計減稅1.7萬億元。特別是自2016年5月1日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以來,截至2017年9月,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累計減稅10639億元,實現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營改增不僅降低了納稅人的稅收負擔,鼓勵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而且促進了專業化細分和產業轉型升級,打通整個產業鏈中進項抵扣鏈條,提升稅收中性,助推統一市場建設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穩增長、增活力和推動服務業發展,以及區域經濟轉型發展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增值稅還需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未來改革重點應是推進稅制、體制和法制三大制度建設,建立一個更加公正、簡明、高效的增值稅制度,全面提升稅收治理能力和稅收國際競爭力。一是未來增值稅稅率可在2017年四檔減為三檔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并至兩檔稅率甚至考慮最終減至單一稅率。二是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制定創新導向的優惠稅率政策,切實降低微觀企業的稅負,激發市場活力。三是針對一些特定行業、領域反映的特別問題,抓緊調研分析,有必要的應及時修訂、優化相關實施細則。四是增值稅立法應成為構建稅收法律制度體系的重中之重。按照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的重點降低制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稅率,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結合增值稅改革進程,推進增值稅立法,最終形成規范的現代增值稅制度。
3、資源稅改革
2017年11月,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征求意見稿)》,提出資源稅一般實行從價計征。這意味著資源稅改革主要成果的從價計征原則,將以法律形式確立。根據財政部數據,2016年全年資源稅收入為951億元,而2017年前11個月資源稅收入1248億元,同比增長46.6%。2017年11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水利部發布《擴大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實施辦法》,決定從2017年12月1日起,在9省區市開征水資源稅。這是繼2016年7月1日河北省率先試點后,我國資源稅改革再邁關鍵一步。征收水資源稅,以稅收調節作用助推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具有很強的生態建設意義。同時,水資源稅也是地方稅,對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稅體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環境保護稅改革
2018年1月1日起,備受關注的綠色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正式施行。本次征稅主要針對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從長期來看有利于推動企業從高污染、高耗能向高附加值、低耗能轉型升級,倒逼企業主動加強減排,加快行業的優勝劣汰。
5、消費稅改革
我國現行消費稅制始于1994年,2006年曾經歷一次較大調整。2016年我國消費稅收入10217.23億元,稅收規模僅次于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營業稅。作為本輪財稅體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環,消費稅的改革方向被定義為“調整消費稅征收范圍、環節、稅率,將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及部分高檔消費品納入征收范圍”。展望2018年的消費稅改革,應根據經濟形勢變化,考慮如何調整征稅范圍,而本輪消費稅改革有望從中央稅改為共享稅,這樣可以同時起到彌補地方稅收缺口的作用。
6、個人所得稅改革
中國財政部長劉昆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中國將建立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征管制度,優化稅率結構,完善稅前扣除,規范和強化稅基,加強稅收征管,充分發揮個人所得稅的調節作用。當前中國個稅實行的是分類稅制,按不同的稅率征收。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這種分類稅制在征管上確實比較簡便,但不能充分體現稅收調節經濟和貧富差距的作用?!睂⑸鲜鲰椖亢喜⒕C合征收,按年匯總納稅,可以解決按次征收或按月征收所帶來的因某次或某月收入偏高導致加重整體稅負過高的現象,真正發揮個稅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劉昆表示,根據居民基本生活消費水平變化,合理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的扣除。財政部原部長肖捷表示,“目前,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設計和論證中,總體思路是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方案總體設計、實施分步到位,逐步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個人所得稅制?!?/p>
7、房地產稅改革
房地產稅改革是供給側改革中一個“啃硬骨頭”的典型。狹義上講,這個改革要解決的是我國不動產里消費性質住房持有環節上的稅收,要從無到有。房地產稅對中國現在特別重視的共享發展、收入再分配有獨特意義。其作為一個直接稅,除了籌集政府收入,特別重要的作用是,起到按照支付能力原則在稅收上“抽肥”的作用,讓持有豪宅、多套房的對象多做一些稅收貢獻,而使這些資金進國庫之后,就能“補瘦”,即政府用此種稅收收入用于扶助弱勢群體,加強保障房建設,促進社會福利。
8、結論
新時代的新情況日新月異,經濟情況瞬息萬變,要求稅務工作緊跟時代步伐,做出及時的革新確保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為了跟上并服務于這個偉大的新時代,必須擼起袖子加油干,時不我待開展新時代稅務研究實踐。
作者簡介:丁敏(1975-),女,重慶九龍坡,畢業于西南財經大學,副教授,高級會計師,主要從事會計專業教學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