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
摘要:21世紀,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地提高,GDP指數穩定地增長,民營企業也在這種經濟背景下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十六大報告指出,我國政府將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來幫助民營企業的發展、并出臺更多政策來支持創業,民營企業作為我國重點扶持項目,提高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成為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而內部控制不僅幫助企業發現自身所存在的弊端和問題,還有效的避免了風險的發生,企業要時刻把內部控制放在首要地位。
關鍵詞: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發展;目標
一、我國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分析
就目前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現狀來說,有些民營企業正在經歷從創業時期到成長期的過渡發展,更多的民營企業則正面臨著發展的瓶頸。我國現代民營企業的規模正在一步步擴大,其中無不夾雜著經營管理的矛盾。
據統計,我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僅僅只有2.9年,我國新成立的民營企業平均每天有兩千多家,而每年卻有平均大約一百萬家民營企業面臨倒閉的危險。而跟國外相比,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平均壽命就有四十年,遠遠超過了我國民營企業,世界一千強企業的平均壽命也有三十年之久。這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落差,我國該如何通過提高內部控制的管理來降低風險,壯大在國際化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并穩穩的落下腳跟,成為我國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現階段的首要任務。
關于我國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張巖認為,我國民營企業既不像中小企業那樣有著靈活多樣的經營模式,也不像大規模公司那樣有著一定的經濟基礎和密集的管理結構。我國當今民營企業的發展已經被那種家長式的所謂經驗主義管理結構拖了后腿,當我國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缺少糾正機構很容易因此而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更容易受到更大的沖擊。曾小群研究認為,我國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的管理者認識有所誤差,當今我國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的基礎本身十分薄弱,民營企業的管理者的素養水平更是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管理者在創辦企業時期所留下的強烈主觀經驗意識,導致了他們在面臨企業重大決策時,沒有引起足夠的風險意識。如果企業高層管理者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理解不夠深刻,沒有為企業制定一套完整的風險制度或相關機制,企業員工長期以來也只會按照習慣工作,很容易促成不監督、不制約、不分權的工作態度,這些都會對企業內部控制造成了重大的威脅,并且伴隨著民營企業的不斷擴大,經營規模也將隨之擴大,帶來的更是技術要求的提升和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國民營企業應該做出哪些決策來規避風險,已經成為當今民營企業最應該重視的問題。
二、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的問題
在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的內部控制和管理往往不能與其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下的步伐同步,長此以往,企業容易進入惡性循環,漸漸淡出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發展水平也隨之日漸下降,非常不利于企業的成長。因此,內部控制制度成為企業永不過時的話題,并是其打敗市場競爭中其他對手強有力的武器,必須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質量以謀求發展。但我國民營企業在內部控制的問題上實際存在著諸多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層管理者不重視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權責界限不清;
(二)員工自制力差,鼓勵機制不完備;
(三)內部控制制度沒有進行系統的規劃,并做到深入人心;
(四)缺乏信息溝通,錯失補救的良機;
(五)會計監督不夠嚴密,財務管理不夠科學;
(六)高級管理階層沒有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進行審核。
三、優化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建議
(一)民營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
1.民營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的原則
優化民營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構建,應該具備以下幾種原則: ⑴靈活性原則⑵自主性原則⑶系統性原則⑷監督性原則⑸時效性原則⑹比較性原則
2.民營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的要素
⑴進行風險與評估⑵有明確的職務分工⑶完善內部牽制政策⑷互贏互助的工作理念⑸高級管理階層主導,下層部門服從的原則
3.民營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界限劃分
民營企業作為我國獨有的企業特色,社會對其內部控制體系劃分范圍很廣,參考國內外財政界相關信息其他的資料進行分析和總結,首先分為主體和客體,內部控制體系中主體包含的范圍比客體要大,從上往下的等級劃分依次為“高級管理階層或企業股東及董事會”、“中級管理階層”、“各部門的成員”,而高級管理階層或企業股東及董事會又分為家族成分和非家族成分,家族成分的內部控制系統比較單一,主要靠血脈親屬關系一脈相承,血脈更親分得的股份就越多。內部控制客體的包含范圍比較小,每個企業不同的自身特點和成長環境導致其內部控制客體的劃分不盡相同,但主要都是圍繞企業的內部控制活動、內部控制目的、內部控制基礎、內部控制形式開展的。其次,內部控制體系應根據每個企業具體層面進行劃分,“高級管理階層或企業股東及董事會”為管理和決策層,和“中級管理階層”都為主導層,而“各部門的成員”主要是完成作業的執行層,這幾個層面缺一不可,并構成一個完整的民營企業內部控制體系。而每個具體內部控制個體的素養水平和價值觀都不盡相同,要從整體提高內部控制水平,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企業應重視起來。
4.民營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影響因素的劃分
從外部因素來看,主要有市場環境的因素,市場環境對民營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影響非常大,它時刻給企業提供時效性信息,鞭策企業不斷完善和改變自身體系。從內部因素來看,主要有高級管理層面的分析能力和下級成員的工作能力,不同層面的內部控制體系應根據自身需求做出不同的要求,并從道德精神上加強各部門風險意識觀念,協調配合人員分工,認真發揮高級管理層面的主導任務。
(二)完善民營企業內部控制實踐的對策建議
⑴企業應該形成獨有的文化特色,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提高自身的地位
⑵高級管理階層作為企業的主導階層,要樹立良好的價值觀,為企業其他員工做好榜樣,不能只喊空頭號令,要落實到每個實踐工作中去,才能贏得民心,使得整個企業的精神面貌和道德水平煥然一新
⑶減少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中的家族成分,避免形成董事會獨攬大權的局面,血緣關系不能作為內部控制的首要條件,只有合理安排職務分工,才能提高整體工作效率,讓所有員工能夠有好的心理狀態完成工作。
參考文獻:
[1]俞伽靜《審計程序公告第29號》,2014年6月.
[2]趙淼波,《我國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研究》,《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14年.
[3]祖丕娥,《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與企業價值的相關性研究》,《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15.
[4]曾小群,《淺談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現狀與對策》,《大眾科技》2015年第10期.
[5]雍正韜,《淺談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時代金融》,2014.
[6]汝興云,《民營企業會計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