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耕宇
【摘要】我國的傳統射箭運動從原始社會一冷兵器時代一民族大融合—奧運會競技時期一直延續至今,具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傳統的射箭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格。本論文從不同方面闡述我國傳統射箭運動資源的發展與開發,希望為研究我國傳統射箭運動的專家和學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傳統射箭;運動資源;開發
射箭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體育項目,其中“射”是六藝之一,具有“禮”的人文教化作用。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人們對健身越來越重視,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射箭這項運動。傳統的射箭運動包含了“德”與“禮”等傳統文化內容,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
一、我國傳統射箭運動的歷史演變及其特征
(一)原始社會時期:作為生存手段的射箭活動
在生產鏈條極其薄弱的原始社會,群居洞穴的原始人為了生存需要捕殺動物,射箭便是進行食物獲取的有效方式。在人與自然斗爭的過程中,原始人必須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所以必須練習弓箭。弓箭對原始人來說,既是一種工具,也是一種生存手段,在一定時期和范圍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冷兵器時代:射箭成為軍事作戰工具
在我國古代戰爭時期,弓箭作為一種武器,具有射程遠、殺傷力強的特點,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古代有一種兵種——弓箭兵,比較適合遠距離作戰,在古代戰爭中曾起過一定作用。我國古代少數民族的射箭技術比較高超,因為其生存環境比較惡劣,為了生存,男孩從小就練習射箭,這對提高兵器時代的射箭技術具有一定的意義。
(三)民族大融合時期:射禮成為一種祭祀、禮法的主要形式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之間出現了融合交流的新局面。面對不同民族之間的不同的文化禮節,需要有一種文化能夠成為各民族之間交往的橋梁,射禮滿足了各民族之間文化禮節交往的需要,被各民族高度重視。
(四)近代奧運競技時期:運動規則下綜合國力的較量
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奧運會為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的較量創造了一個平臺,射箭的生存功能、戰爭功能和祭祀功能已不再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延伸出一個新的特質:競技性。作為一個奧運項目,射箭也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具有嚴格的競技規則,不僅體現了國家間的競爭,更體現了時代的進步。
二、傳統射箭課程開展的途徑
(一)傳統射箭課程化的目標和內容建設
實現傳統射箭課程化,請一些射箭方面的權威專家,定期給教師和學生開展講座或是論壇,并根據射箭技術建立相關的課程體系,還有比賽活動,將射箭運動納入教學課程中,建立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項目。傳統的射箭課程包括顯性課程和隱形課程,“顯性課程”就是在高校建立的正規課程,給學生傳授射箭的傳統文化知識、技能技術和道德修養;“隱形課程”就是開展一些傳統射箭活動或是比賽,間接地讓學生傳承射箭技術,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傳統射箭實踐課程的設計
建立實踐洼的傳統射箭課程,就是加強學生親身感受,讓學生通過切身體會,提高對射箭運動的興趣,加強射箭技術技能,從而達到傳承傳統射箭運動的目的。就像徐開才老師說過:“射箭不是為了達到能夠射中10環的目標,而是在射中10環的過程中的心理體會。”“射準”是學習射箭的基本目標,他需要加強學生的實踐演練才能實現。設計傳統射箭實踐課,要充分包括技術技能的學習、禮儀的教育等內容,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文化素養。
三、新時期我國傳統射箭運動資源的開發
(一)傳統射箭文化的精神內核:立德樹人
射箭的發展深受古代社會倫理思想的影響,在周王朝時期“以天為宗,以德為本”的倫理思想受到統治者的大力推崇,“尊禮”成為一切道德規范的核心。“射”作為六藝之一,自然承載起“禮”的人文教化的重任,已達到統治者以“禮”治天下的目的。而今天的射禮不再是統治者統治的工具,而是升華到一種社會正氣。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弓箭不僅作為武器和禮器在上層社會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射也是周禮的一個組成部分,“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凡男子必須完成射的教育,不能射是失禮和缺少才能的表現。
(二)新時期我國傳統射箭運動資源的開發
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物質生活極其豐富,人們的消費不再僅僅局限于溫飽上,而是慢慢轉移到精神享受上。“全民健身”順應時代的發展,成為一種時尚,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強健體魄中去,我國傳統的射箭技術也因此得到關注,繼承和弘揚我國傳統體育瑰寶成了一種趨勢。所以,我們必須大力弘揚和發展射箭技術和射箭禮儀,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射箭運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