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擁有全球第一大新興資本市場,這也是全球成長速度最快的資本市場之一。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與發展,中國資本市場在規模、結構、功能、制度規范、法律建設和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力等諸多方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按照黨的十九大部署,到本世紀中葉要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資本市場作為現代金融的重要部分,應當也必須同步建成有國際競爭力的強大的市場。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7月舉行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把發展直接融資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資本市場強國,應當以這個總要求為根本遵循。
中國資本市場具有與生俱來的優勢,也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方面,我國資本市場擁有龐大的投資者群體和與之相適應的市場流動性。我國是第一人口大國,是高儲蓄率國家,具有雄厚的資金基礎,能夠形成較高的市場流動性,進而吸引許多國際投資者。這一優勢使得我國資本市場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我國資本市場體制機制仍不完善,國際治理體系中存在諸多不利于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因素,市場主體治理需進一步加強,監管體系與公眾期待仍有差距……
一個好的資本市場應在有效匹配資金供需、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以及提高經濟、金融的國際競爭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此,在資本市場的治理過程中必須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用好“兩只手”。具體來說,凡是市場能夠通過價值規律自發調節、發揮功能的都交由市場來做;政府應用好有限的監管資源,圍繞建設公開透明的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防范化解金融市場風險、強化事中事后查處等發揮作用。政府監管部門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應著力處理好簡政放權與加強監管的關系、促進發展和強化規范的關系、遵循市場規律和適度必要干預的關系。對于政府職能在資本市場中的具體邊界,我們需要從理論上探討,也需要從實踐中摸索。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戰略目標是構建具有全球財富管理功能的國際金融中心,開放與國際化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從2018年6月開始中國A股將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 ACWI全球指數。中國A股終于得到了MSCI指數的“入場券”,這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又邁出一大步,意味著將有更多的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的A股。這對國際資本的流動格局將產生深遠影響。中國資本市場未來改革的重點,須順勢而為地推進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提高其在國際資本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提升國際化程度,努力構建與中國大國經濟地位相匹配的國際金融中心。
展望未來,中國資本市場將基本完成從“新興加轉軌”向成熟市場的過渡,邁入全面發展的時期。一個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資本市場,將在中國經濟構筑自主創新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成為中國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同時,一個更加開放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資本市場,也將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推動資本市場和金融行業在新時代承擔新使命、展現新作為,需要我們總結過去的經驗、探研未來的趨勢、分析潛在的機遇、研判發展的取向。 本期“資本市場的深刻變革”特別策劃,我們邀請了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敬請垂注!
——《學術前沿》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