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
摘要: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人民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的提升。在人們對于醫療的需求日益增加的今日,公立醫院的醫療收入逐年上升的同時,與此而來的醫療欠費問題也日趨嚴重。文章通過對醫療欠費的種類進行講解以及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改善醫療欠費的建議。
關鍵詞:醫療欠費;改善措施;激勵機制
醫療欠費是指患者享受醫療服務,占有醫護人員的勞動及消耗醫療物化勞動而不能承擔醫療費用的一種經濟關系[1]。由于醫療欠費是公立醫院存在的普遍問題,其金額每年呈擴大趨勢,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則會占用醫療機構的資金,影響醫療機構資產的流動性,嚴重甚至會影響醫療機構的日常經營和發展,所以我們通過對醫療欠費進行分類、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加以改善,從而達到有效、合理控制醫療欠費的目的。
(一)普通住院患者欠費
普通住院患者欠費是指住院患者滿足出院標準后,尚有部分欠款未繳納就自行離院的一種醫療欠費方式。這種欠費一般是由于住院患者誠信的缺失而產生的,如果沒有良好的管理和制約手段,這樣的欠費會越來越多,帶給醫院的危害會越來越大。
(二)醫療糾紛欠費
是指在醫療活動中,由于醫護人員的過錯或過失導致病人的不滿意或造成對病人的傷害,亦或是因患者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對正確的醫療處理、疾病的自然轉歸和難以避免的并發癥以及醫療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而引起的醫療欠費。這部分欠費通常需要專業的權威機構鑒定屬實后,再經過漫長的法律程序才能達到一致的結果,在此期間醫院還要墊付患者治療所必須的醫療費用,占用了醫院的醫療資源,影響了醫院的聲譽,對醫院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
(三)“綠色通道”患者的欠費
根據相關文件的要求,對于流浪、乞討及棄嬰等無主費用的人員,醫院應當開通“綠色通道”給予這類患者積極的救治,所產生的醫療費用由醫院先行墊付,再通過救助站的相關甄別證明材料與政府進行結算。“綠色通道”的作用在于在聯系不到患者家屬的情況下爭取搶救時間,體現了醫療機構救死扶傷的高尚品德,同時也增加了醫院的欠費風險。
(四)因特困減免而產生的欠費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對于那些因病致窮的家庭醫院也給予了部分醫療費用的減免。這體現了醫院人性化的人文關懷,同時這類欠費無法得到相應的補償。
(五)其他醫療欠費
如醫療機構開展新項目、對重要業務單位給予減免、與醫院簽訂協議的相關合同單位的患者予以先診療,后付費的結算機制等。這類醫療欠費有的會促進醫療機構的發展,有的因回款的不及時會占用醫院的資源,我們要分情況制定規章制度來管理和監控。
根據醫療欠費的分類,我們可以將這些小類合并歸為三大類并提出改善建議,分別為一般醫療欠費、特殊醫療欠費和合同單位欠費。
(一)一般醫療欠費
對于住院患者因誠信問題而逃避交納所欠醫療費用我們把劃歸為一般醫療欠費,這類欠費通常應與患者所在的治療科室績效掛鉤,因為主要責任是由于病區沒有對醫療費用預交和催費制度落實到位所造成的。建議病區根據自身情況并結合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設置催費報警線和賬戶凍結安全線,即在患者剩余的預交款觸碰到警戒線時病區開始催費,如果患者無故拖欠,欠費金額達到安全線時,賬戶自動凍結,不能再繼續進行治療;如果特殊情況患者無法及時交納,建議病區提交報告至醫務處或總值班臨時開通賬戶,金額盡量控制在1~2天的醫療費用內,后期病區應當監督催繳直至繳清。對于已經產生的一般醫療欠費,病區以及相關責任部門應當有追繳的義務,同時,對于追繳的欠費,醫院應當設立激勵機制,給予這些部門相應的獎勵,提高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對于多次惡意欠費的患者,可以建立信用檔案,加入黑名單并與公安機關聯系,防止醫療資源的再次流失,維護醫療機構的合法權益。所以這部分欠費完全可以通過管理制度的完善大幅度減少。
(二)特殊醫療欠費
因醫療糾紛、“綠色通道”、突發應急公共衛生事件等特殊原因需要先給予治療的,建議由醫務處或總值班批準后臨時開通賬戶,后期再分情況予以抵免、減免以及與政府結算,如果需要長期開通賬戶,還需相關領導簽字審批。因家庭經濟困難予以減免部分醫療費用的情況,醫院可以建立貧困人口救助基金,認真核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信息資料,對于確實符合相關規定的患者,經本人申請、院領導批準,準予從救助基金中予以支付。對于醫療機構開展新項目、對重要業務單位給予減免等其他醫療欠費,醫院可以結合本院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減免。由于這類醫療欠費的特殊性,不與診療科室績效掛鉤,并有一系列的政府文件和法律文書的配套實施,醫院應制定規范的處理細則,保證特殊情況能夠得到特殊處理。
(三)合同單位欠費
如今大型公立醫療機構普通門診及住院人滿為患,當地大型企事業單位或政府機構為保證自己的員工患者在工作中遇到的緊急情況下能夠得到及時的救治,通常會與醫院簽訂合作協議,雙方本著互惠互利、互相支持的原則,醫院在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的前提下,盡可能給予對方最大的方便。由于采用先治療后付費的支付方式,所以醫院在合同中應事先定好付款期限、金額等相關條款,以明確責任和義務。
醫院通過對醫療欠費的事前控制、事中監督和事后考核,一定會降低醫療欠費的風險,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
參考文獻:
[1]刁麗敏.加強醫療欠費的內部控制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2011(03):75-76.
(作者單位: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