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毅鳴

2013年年底,當時僅僅19歲的Vitalik Buterin給他的好友們發了一份白皮書,關于一種新型的“比特幣”。這款新的比特幣基于通用的編程語言,可以用來創建社交、交易、游戲等各種各樣的應用。
這個新型“比特幣”就是如今幣圈市值第二的以太坊,因為它擁有智能合約應用場景,所以被廣泛稱之為區塊鏈2.0,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就此獲得“V神”的稱號。
以太坊的出現,標志著區塊鏈技術已經從比特幣中剝離開,具備了改變世界的能力。而站在“V神”背后,對他的成功起到關鍵性作用的,是一家神秘的中國資本公司──分布式資本。
2014年,沈波決定回國尋找創新的機會。這位留學多年的理科博士做過投資,就在那個時間點知道了比特幣。
后來,他在博鰲參加了一個數字貨幣峰會,并在會上認識了肖風,后者當時已經開始在區塊鏈領域摸爬滾打了。兩人一見如故,決定共同創業,但從2月一直談到10月,設計了許多方案,始終找不到區塊鏈領域創業的正確方向。當時比特幣有漲有跌,而整個區塊鏈空有迷人的技術架構卻找不到實際的應用場景,技術基礎也尚薄弱。
最終,他們兩個決定把公司做小,只成立兩個部門——投資部與實驗室。
投資部由沈波負責,主要經營以盈利為主的股權投資。而肖風因為與萬向集團的關系成立了萬向實驗室,專門推廣很難在短期內看到盈利的區塊鏈項目,并會給予其無償資助。
當時萬向實驗室每年的預算是700萬?1000萬人民幣,連續開展三年。
也就是這時,“V神”創辦了以太坊。以太坊背后的技術吸引了沈波和分布式資本的投資人,“V神”的態度也很明確:當時公司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需要大量的資金做研發。最終,萬向實驗室“捐贈”給“V神”50萬美元。
這次“捐贈”,真的可以算作是一次不求回報的行為。因為以太坊是典型的社團形式,很難第一時間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只能由萬向出手。
“V神”也十分感激這次捐贈,所以給了萬向實驗室等額價值的以太幣。
沈波后來幾個月見到“V神”時,對方都耷拉著臉,原來當初1.2元美金的以太幣短短幾個月就跌到了0.7美金。不過在那之后,以太幣開始近乎瘋狂地上漲。
如今,贊助的那50萬美金,價值已經上漲了50倍。
以太坊是一種對底層技術的抽象概括。它本身并不是以一種以使用為目的的幣,而是一個區塊鏈的基礎設施。
如果說以太坊是建立在比特幣理論基礎之上的底層去中心化區塊鏈基礎設施,以太幣則是第一個可以被稱為比特幣上的“資產”的數字資產。舉例來說:你要發行一個幣時,你不用再考慮挖礦、源代碼、性能、安全性等問題,你只需要編制好規則和特性,很快就能在以太坊上輕松完成;而借助于以太坊強大的可編程性,這個幣幾乎可以具備目前已經發行的任何數字貨幣的功能。
從“V神”的設計理念來看,以太坊是一種技術,是一種區塊鏈基礎設施,是可以用來開發各種基于區塊鏈和去中心化的應用的底層平臺;而以太幣是這個基礎設施上的通貨,本身的意義是以太坊中系統中的價值流通物,并沒有試圖成為現實世界的貨幣體系成員。
以太坊這種超前的設計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底層技術的發展,也促使圈內出現了一大批立志于從事區塊鏈技術的創業者。
機遇也好,貴人也罷,“V神”的成長經歷確實有著許多神奇的地方。
9歲的時候,“V神”創建了一個叫做“兔子百科全書”的復雜文檔。這是一個由兔子組成的小世界,但世界里的規則符合非常嚴格的公式,里面全是數學、圖表和計算公式。
就在17歲那年,“V神”開始接觸剛剛2歲的比特幣。這大半要歸功于他的父親Dmitry Buterin,是區塊鏈孵化器Blockgeeks Labs的聯合創始人。
起初,“V神”并不太看得上比特幣。但慢慢地,他被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屬性深深地吸引了。當時剛剛進入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V神”滿腦子都是比特幣。他唯一的想法是出去走走,和全世界的區塊鏈愛好者互相交流學習。
于是,他走上了和很多天才一樣的道路——輟學。2013年,“V神”從滑鐵盧輟學,并開始在阿姆斯特丹、舊金山、以色列等城市游學。游學的同時,他還開始撰寫有關比特幣的文章,一篇文章的稿費是五個比特幣。
游玩結束后,“V神”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當時的比特幣愛好者正在全力以赴地為比特幣增加更多的功能,以打造比特幣2.0,但“V神”認為,建立一個全新的編程語言才是比特幣的當務之急。
出于安全原因,中本聰用了一種復雜的腳本語言編寫比特幣協議,這種語言有意地限制了交易的復雜程度,也導致比特幣一直沒能開枝散葉,衍生出更多的應用,始終停留在數字貨幣的階段。
比特幣協議自然是不能重寫了,可如果是用一種通用的腳本語言打造一個新的計算平臺和新的加密貨幣呢?于是,“V神”很快寫完了一份白皮書,也就是開頭提到的那份,并在文中介紹了以太坊。
實際上,以太坊能夠走到現在,以至于成為市值第二的虛擬貨幣,也和創始人本身的理念密不可分。在巨大的市場機會面前,投機者和價值投資者會非常明顯地被區分開來。
站在“V神”的角度,他不希望以太坊只是一場狂歡之下的投資泡沫,而是能夠滲透進所有的工業中,將全世界的經濟、社交、文化都去中心化。
這些年來,他在美國、俄羅斯、加拿大、亞洲等國家普及以太坊知識,以期幫助人們形成對以太坊的正確認識。
而對分布式資本來說也是一樣的,從創業到投資,再到不求回報的捐助,真正的價值投資通常都在于策略決定,而非復雜的商業模式。而所有正確的策略,背后一定有其不可動搖的價值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