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是學校教學亙古不變的主陣地,不管被注入什么樣的新理念,有一點是始終不變的,那就是務實高效的課堂。這個高效是多層次、多角度、高質量、互動的。學習在愉悅中完成,既省時又高效,這才是名副其實的高效課堂。能力更實效,才能有高效的課堂。
關鍵詞:課堂;高效;有效;提高
一、 備課求“實”,心中有數
常言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薄坝袀涠鴣怼保侥堋靶赜谐芍瘛???梢妭浜谜n很重要。
(一) 研讀教材,對話文本
對于教材,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的研讀“走進去”,充分了解教材編排的特點、編排意圖,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難點,內化教材的精魄,充分與作者、編者進行零距離的對話,觸摸文字背后的意思,走進作者和編者的心靈深處。再“跳出來”,從學生實際出發,確定本課語言訓練點,有效改造教材,做到教材為師所用,為生所用。
(二) 把握重點,取舍得當
教師在分析教材時,明確教材的重點,把握教學重點,確保學生正確理解。對于教學重點如何突破,可創設多種途徑,學生才會淺顯易懂。如何啟發點撥,讓學生理解課文,再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鞏固提高,預設可能出現的課堂問題等,做到未雨綢繆。
例如:在備課《給予樹》,現在的孩子得到東西太簡單,為了讓孩子走進小女孩的內心世界,感受洋娃娃對她來說是多么遙遠而不可及。準備這樣突破。從小女孩入手:
設計1:
當你們與爸爸媽媽去旅游時,她 ,只能盼望 。
當你們過生日,同伴的慶祝,長輩的祝福而她 只能盼望 ……
設計2:圣誕節到了,我們得到了 ,得到了 ,得到了 。而小女孩得不到 ,得不到 ,得不到 …。換位思考,聆聽小女孩心聲,觸摸小女孩的脆弱的心,感受孤獨、寂寞……從而襯托金吉婭的心靈美。
做到重點之處,詳細描繪,其余部分輕描淡寫,教師要站在教材之上,駕馭教材,梳理整合教材,提煉教材精髓。根據教情和學情做到重點突出。不要面面俱到,有所取舍,做到一課一得。
(三) 尊重差異,心中有生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只有了解學生,做到心中有數,一是加強教學的針對性,二是減少教學的盲目性,提高課堂的有效性、高效性。備課時,教師要換位思考,考慮學生的知識情況和智力水平,了解學生對學習的期待值,學習的興趣和愿望,把握好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教師站在學生角色換位思考,用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法,去洞察學生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的情感、意愿,從而設身處地為學生量身定做問題,引領學生閱讀。
二、 導學提綱,指引方向
預習是上好課的關鍵。充分做好課前預習,一是可以更順利進行課堂教學,二是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為課堂添磚加瓦,讓課堂錦上添花,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了提高預習效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到:(一)以文為范本,教給方法;(二)因人而異,設計不同的預習項目;(三)要針對導學提綱的問題,進行二次教學方案的整改。針對學生的年級認知特點,結合教材的特點,特設計了導學提綱,讓學生有法可依,循序漸進。例如《畫風》的導學提綱:
1. 讀:我已經把課文讀了( )遍,做到了準確、流利,不添字,不漏字。還知道了課文有( )段話,并標出段落序號。
2. 劃:用橫線劃出本課的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3. 注:給生字注上拼音。
4. 記: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生字。(至少要寫十五個字)
加減法:
編順口溜法:
部首替換法:
其他:
5. 思:我會讀課文,并能邊讀邊思考。瞧我的,我是最棒!
宋濤、陳丹、趙小藝在一起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他們拿起筆畫,眨著眼睛,開始畫風了:
趙小藝畫了 ;宋濤畫了 ;陳丹畫了 。
6. 我是小畫家,我也來畫風。
通過預習,學生對課本知識做到胸有成竹,課堂上的學習就得心應手。讓學生看到預習的作用是妙不可言,體驗成功的快樂,增強興趣,提高自信。
可見,掌握正確的預習辦法,提高學生自學能力,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培養學生獨立自學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 多元課堂,凸顯高效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課堂質量,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全程參與教學整個過程。所以,我在課堂上做到有趣、幽默、民主、開放,讓課堂彰顯著趣味性、實效性。
(一) 形式多樣,課堂“趣”無窮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就像是導火索,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好像點燃火藥的導火索。為此,老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巧妙地設計課題的導入方式,把學生的興趣給點燃起來。在上《地球爺爺的手》一課時,為了激活學習的思維,課伊始,教師以謎語引入,“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學生的興趣寫滿眼神中。
在執教《回聲》時,特意從網上下載回聲的相關視頻,從聲、形方面有效結合,調動各種感官,積極參與,直觀感知什么是回聲?省時高效。
創設競爭環境,引導學生參與,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別是中低年級的學生,如:識字方面,看看誰認得快、記得牢,并告訴大家方法,怎樣巧記;朗讀方面,誰讀得準確、流利,讀得最有感情;闖關方面,看誰最快到達勝利頂峰……在愉悅的環境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 創設情境,提高效率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渴望,我們的一切意圖,一切探求,一切理論都會落空?!闭Z文教學的第一要務就是激發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及強烈的求知欲望,恰當應用形象生動的多媒體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好奇心、求知欲和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識字一》中,“層林盡染”“山河壯美”“疊翠流金”等詞匯,對于學生來說像是在霧中披上一層面紗,似懂非懂,腦海里無法閃現此詞此景。教學時,我先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的理解,結果一雙雙困惑的眼神望著老師。接著老師播放幻燈片:
生:樹都穿上了金色的衣服,好像走進畫面中。
生:秋天的樹木,好像是染上去一樣,真美。
生:我好像走進樹葉的世界去。
……
從孩子的說中,朗讀中,我感受到秋天已躍入心間,使靜止的詞,匯成了一幅幅動態的畫卷,縮短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距離,達到“啟其所感,導其所難”的目的。
《火車的故事》對現在的孩子來說,火車離他們生活距離較遙遠,我通過觀賞各種火車圖片,把孩子引入火車的世界,蒸汽火車、磁懸浮列車……拉近了學生與火車的距離,激發了學生探索的興趣。
恰到好處的課件,激發孩子的思維,為高效完成教學任務提供了便捷的輔助手段,發揮了推波助瀾的輔助之效,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高效。
(三) 讀寫結合,課堂“動”起來
“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卑⒒椎碌倪@句話點出要找準關鍵點。有效實現讀寫結合中的“寫”,找準這個點至關重要。這就要求老師,鉆研文本,善于把握文本主旨,用心悟出人文內涵。
教完《坐井觀天》后,我啟發,假如青蛙跳出來,會看到什么?孩子是七嘴八舌,想法是五花八門。在孩子思緒萬千時,我讓孩子動筆書寫心中的想法。
青蛙聽了小鳥的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跳出來了,它來到 ,看到了 ,于是對小鳥說:“ ”
生:青蛙來到草地,看到綠油油的草地上,花兒爭相開放,紅的似火,黃的似火,白的如雪,于是對小鳥說:“外面世界真美麗!”
生:青蛙來到山下,看到一座座山峰像巨人,一眼望不到頭。于是對小鳥說:“世界真大,我真是井底之蛙!”
……
這樣,孩子依托圖片、文本,書寫自己內心的精彩。既打開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又鍛煉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還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可謂一舉三得。
精心選擇練筆點,切勿為“寫”而“寫”,硬塞“筆練”,畫蛇添足。對于文本中出現的優美精彩的語段、典型的寫作技巧,老師既要引導學生反復“含英嚼華”外,還要精妙地抓住文中的語言“練點”,進行模仿。實現了閱讀教學的“華麗轉身”,提高了閱讀教學的實效。
(四) 教給方法,舉一反三
高效課堂需要科學的學法指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打造有效、高效的課堂,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辦法。
比如:《女媧補天》這一課,“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現了一道道深溝。”為了把長句讀成短句,我是這樣鋪橋架路:
師:誰能把長長的句子讀成一個詞?
生:山崩地裂
師:這里有地裂,有山崩嗎,那有——
生:塌了
師:什么塌了,還寫了——
師:對,就是天塌地裂
師:抓關鍵詞,就能把長長的句子讀出一個詞。
接著,我讓孩子默讀2-4自然段,用學到的方法試著概括女媧先后做了幾件事。學生都能舉一反三,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造船——找石——煉石——補天”這幾件事。
這種形式新穎的教學設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然而然就調動了起來,從而提高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我們應該做語文教學的有心人,潛心鉆研文本,轉變觀念,提高備課實效,采用多種方式,使課堂是多元、雙向。同時老師在實際教學中要不斷地去實踐、總結、反思、創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時效性,打造有效的精彩課堂。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師》[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07-08).
[2]余文森.有效教學十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陳小玉,福建省福清市,福清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