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兒童文學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不僅是一種優秀的教育資源,而且是一種能夠培養學生神話情愫的重要媒介。在幼兒園五大領域的教學目標實施中,科學地將兒童文學作品與五大領域有機融合,能有效實現五大領域的教育目標,更有助于改革和創新兒童文學課程的教學。本文主要對兒童文學作品在幼兒園五大領域教學中的具體運用做了細致的分析,旨在更科學地指導教學實踐。
關鍵詞:兒童文學作品;幼兒教學;五大領域
一、 引言
五大領域在幼兒園的教學實踐中,屬于兒童文學研究的范圍;兒童文學作品是其重要的研究內容;五大領域與兒童文學作品是相互融合、相互貫通的。要想實現兒童文學作品與五大領域教學的準確融入,提升幼兒園整體的教育水準,必須加大兩者的融合,實施兒童文學課程教學的革新。
二、 概述五大領域與兒童文學課程
五大領域最早提出,是在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主要指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它們是不同的科目,具有不同的目標要求,但是這五種領域之間是有所關聯的。并且,教育部在2012年對其中的具體內容繼續進行了細化。雖然理論提出得相對較早,但落實一直不夠到位,由于近年來國家重視幼兒教育才得以將其重新研究探討。兒童文學往往在課堂上是以講授的方式灌輸給學生,講述傳統的文學理論內容,因而當下應該改進以往的教學方式,在教學實踐中應摒棄舊理論灌輸以及熟記故事與兒歌,應該緊密聯系園內的實際情況,將教學活動落實到具體的實踐中,促進兒童文學課程科學、專業化發展,從而指導完成五大領域的教學目標。
三、 五大領域在幼兒園教學中實施的現狀
一方面,存在部分幼兒園在實踐中未能科學、細致地劃分五大領域的重要內容,甚至存在部分幼兒園將五大領域單純地理解為藝術領域;另一方面,部分幼兒園雖然劃分了領域,可是在選擇教學內容與設計教學的過程中仍然不夠科學,只是一味地說教,沒有充分使用兒童文學作品,致使教學效率低下。綜上可知,五大領域的教學重點在于對生動、有趣、全面的兒童文學作品的選擇。因此,下文主要就其展開分析。
四、 五大領域的目標要求
《綱要》在健康領域的目標要求:提升幼兒體質,塑造健康行為習慣與生活的態度。例如,刷牙的習慣養成。怎么才能讓小朋友主動、積極地喜歡刷牙呢?途徑有很多,然而,怎樣通過有趣、生動的兒童文學作品讓幼兒養成堅持刷牙的好習慣?有一篇著名的兒童劇,叫《小熊拔牙》,課前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展示的方式,將這一故事聲情并茂地解說給幼兒,簡要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繼而再安排幼兒合作演繹這一話劇,學生通過親身感受能擁有自己的理解,也會受到小熊潛移默化的影響,從中明白要做到少吃糖,堅持每天刷牙,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會如何愛護牙齒等積極的道理。教師還可以對此巧妙地編出具有創新性的刷牙歌,利用朗朗上口的歌詞幫助學生記憶,這樣的教學方式才是學生樂于接受的,才能高效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綱要》在科學領域的目標要求:激發幼兒的探究欲與好奇心,發展認識能力。大自然中富含著豐富的奧秘,幼兒對此也是格外的好奇。然而,幼兒往往對很多奧秘無法準確地認知,作為教師,需要充分使用教學資源把文學內容展示出來,使學生知曉其中的科學道理、科學知識。有關科學的兒童文學作品,主要以科學知識作為主要內容。例如科學童話《圓圓和方方》,文章旨在讓小朋友認識不同形狀的物品,了解不同形狀的物品擁有不同的使用功能。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講完故事之后讓學生觀察生活周圍的各種實物,協助學生說出不同形狀物品的名稱,以及其特殊用途等。這樣,不僅能夠讓小朋友從生動的講解中理解物品,而且能夠更輕松地學習科學理論,促進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綱要》在語言領域的目標要求:提高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積極性,發展語言能力。將兒童文學作品在語言領域充分、合理地運用好,是需要一定文學功底的。例如講故事,能聲情并茂地講出來并非易事。教師不僅要能生動地講出故事內容,還能夠讓學生自己進行復述,這才是最終的目的。幼兒往往最中意兒童文學中的圖畫書,因此教師可以借其對學生進行語言領域的培養。圖文并茂的圖畫書有助于幼兒通過觀察圖畫進行閱讀,從而激發其閱讀的興趣。例如《月亮的味道》,教師展示圖畫時,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吸引。教師提問“一輪大月亮下的九雙眼睛,猜猜看都是誰的”,經過學生的大膽想象之后,教師可以圖片展示動物的圖片,說明九雙眼睛的歸屬,故事最后小老鼠將月亮分享給了大家。故事不復雜,也可以安排小朋友自己講述,不僅能提升幼兒的記憶力了,還能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可知,部分兒童文學作品涵蓋了諸多的領域內容,教師需要在教學時準確定義教學目標,依據目標教學,緊扣故事的內容。
《綱要》在藝術領域的目標要求:豐富幼兒情感,培養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與能力。藝術領域強調教授兒歌,教師可以在教授兒歌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美學能力。例如《爺爺一定有辦法》中,要抓住爺爺改造毯子的細節提高學生的動手改造能力,讓學生試著動手畫出自己想擁有的物件,并剪出一件成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綱要》在社會領域的目標要求:增強自信,培養幼兒樂群、友好的態度與行為。其實,社會領域與兒童文學作品聯系較為緊密,例如兒歌《紅黃綠,三兄弟》,能夠讓小朋友在聽歌中陶冶情操,讓小朋友直觀感受教學內容,從中獲取交通常識。同時,教師還可以要求進行合作探究,要求學生扮演紅黃綠和路人,讓學生在表演中了解重要的社會常識,從而提升幼兒的社會意識。
五、 結語
綜上可知,若要實現兒童文學作品在五大領域中的充分運用,還需要幼兒教師創新思想,將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系,積極儲備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為其與五大領域的科學融合提供更多力量支持,使其更加巧妙地運用到實際的教學環節中。
參考文獻:
[1]閔海燕,王靜敏.學前教育本科專業兒童文學教學課外延展模式探究[J].世紀橋.2013(3).
[2]王曉陽.論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程的融合式教學改革[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2).
[3]李利芳.論中國現當代兒童文學中的兒童觀[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1).
[4]謝小琴.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階段是教學模式構建[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7(2).
作者簡介:劉翠梅,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太平店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