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銳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全面展開和信息技術的深入應用, 多媒體課件已被我們廣大初中數學教師廣 泛應用于課堂教學。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實現了多種感官的 有機結合,從而使知識多層次、多角度、直觀形象地展現于學生面前,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 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方法上,多媒體課件具 有不拘一格的特點,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數學教學可以把直觀教學、啟發教學、愉快教學等 多種教學方法緊密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啟發學生主動思考,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綜合能 力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件;設計;應用
一節高質量的、現代化的初中數學課離不開課件的使用,為了追求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首先要保證所使用的課件的質量要過硬,以此課件為基礎的數學課才能井然有序,內容充實.教師最好能夠自己設計、制作課件,不要為了圖省時省力而到網上下載或者借用同事的課件.因為每個班上的學生都是不一樣的,他們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課件也要有針對性,要對自己班上的學生有所幫助.而且教師自己制作的課件,在使用的時候也更加得心應手,因為教師可以將自己的很多想法在制作的時候融入其中.
一、數學多媒體課件制作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直觀性原則
直觀性原則就是讓學生一看就明白,一聽就清楚,根據數學直觀情景,將數學教材中的 抽象概念,曲線運動變化,圖形的縮、拉、移、旋、切、拼、補等變換用直觀的視、音、頻 的形式表現出來,為學生創造學習知識的實際環境,有利于激發學生聯想、喚起興趣、產生 心靈呼應,從而自覺地參與學習、研究和探索。
2、針對性原則
針對性原則即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制作應針對教學內容的特點,突出特點、突破難點,把 重點的教學內容用突出的方式加以顯示或用恰當的媒體和方式加以處理。通過恰當的文字、 圖像、聲音、動畫、錄像等多種媒體、多種方式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 作用。
3 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即要求數學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應充分體現數學學科和數學思維的特點, 不論 是新知識學習過程還是解題過程,多媒體課件應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符合數學思維過程。體 現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體現邏輯嚴謹,數形結合,直觀形象;體現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 和發展過程,體現精練簡潔,圖形、文字、符號規范。
4 藝術性原則
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 需要對大量的信息進行處理, 這種處理不僅需要教師有較全面的 科學知識,還要用一定的藝術修養,數學多媒體課件要以學生的審美觀點為出發點,講究藝 術性, 體現數學美。例如課件的背景和布局、文字的字體、字型及位置和色彩, 圖像、 動畫、 錄像和藝術質量和制作質量,按鈕和提示文字是否同整個課件的風格一致等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藝術和諧的情景中激發情感,陶冶情操,啟發學生感受美、追求美、創造美。
5 交互性原則
一個數學課件如果交互性太少,仍然屬于流水形式的灌輸課件,教學效果肯定不會好。 特別是學生自學型的習題式數學課件,更應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反饋功能。 數學多媒體課件 制作中應堅持交互性的原則,即需要制作者考慮教和學兩個角度。從老師的“教”的角度來說,我們首先應該注意是課件制作的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是否符合數學課程標準;其次是多媒體的設置是否能突破難點重點,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興趣。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說,我們首先應該注意是制作的課件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在預設中是否注重思維品質的培養;其次是是否能調動學生的情感,形成價值認同和情感共鳴。
二、課件的設計與制作
課件的設計與制作在教學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一定要用心準備,否則很難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教學內容表述清楚.有些教師喜歡在網上找上課需要的課件,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應該盡早改正.因為別人制作的課件不一定適合自己的教學需要,而且教師對于這些課件的理解肯定不能十分的到位,這就容易造成上課講解得不流暢、講課內容與課件的配合不協調等狀況,這些都會影響到教學的質量.
在設計課件的時候,教師需要緊密地結合教材,將教學重點在課件中重點體現出來,引起學生的關注.其次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需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課件.再者教師要將自己的教學特點在課件中體現出來,也就是要讓課件符合自己的教學風格,方便在使用的時候更加自如.比如在制作關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這節課的課件時,就要充分考慮學生數學水平和學習能力.如果班上的學生的成績普遍較好,理解新知識的能力強,那么教師就可以把課件制作得簡要一些,主要是為了教學使用方便.反之教師也要有相應的調整,以學生的需求為主,盡量將課件制作得詳細一些.
制作一份優質的課件是初中數學教師必須學習的技能,因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沒有任何其他人可以幫助教師完成這個任務.而且制作課件質量的好差,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好差,所以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多花時間,多花精力.
三、課件的實際應用
在有了優質的課件之后,教師還要掌握有效利用課件的方法,否則無法發揮出精心制作的課件的作用.從上文中所講的課件的幾種含義中可以總結出關于課件的幾種基本用法:課堂教學計劃、課堂內容的載體、教師的板書、供學生參考寫課堂筆記.除了這些其實課件還可以在復習的時候拿出來用,它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復習提綱,學生可以參照上課時所用的課件,找出每章內容的重點,回憶起教師當時講課的內容.
在使用課件的時候其實有很多技巧,最常見的就是用課件代替一些板書的內容.尤其是像《軸對稱》,《投影》等一些有很多圖形教學的章節,教師可以借助課件給學生展示一些圖象、演示過程,這樣可以省下很多的課堂時間,用于講解知識點.而且這些通過電腦演示的內容要來的更加形象,方便學生的理解.像一些統計方面的教學,既要有大量的計算,又要有繁瑣的制圖,完全沒有必要花很多時間教師親自演示,這些只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和方法就行了,演示可以在課件中體現.
課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在已經非常普遍了,但這不意味著這種教學方式已經成熟.可以看到有很多教師對此其實不得要領,有很多細節沒有在意.教師首先要正確地認識課件,再自己完成課件的設計和制作,才有可能在教學的時候用好課件.而一些關于課件的使用技巧,則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慢慢摸索、掌握,這樣才能讓課件在數學教學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