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央兒
一些教學工作者針對當前初中階段學生的英語閱讀情況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調查顯示,僅有2.3%的學生有課下閱讀的習慣,從而充分顯示了初中階段學生英語閱讀的薄弱情況。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應用分級閱讀教學方法,創設合理的閱讀情境,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為學生準備分級閱讀材料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準備有針對性的閱讀材料,為學生打下良好的閱讀基礎。通常初中階段常見的閱讀材料主題包括生活哲理故事、自然、科技、歷史文化等,不同學生會有不同的喜好,同時不同層次的學生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而給不同能力層次、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準備分級的閱讀材料,正是教師需要做到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比如每個學期想要讓學生掌握多少單詞,而具體到閱讀中的每一篇又會分到多少個陌生的詞匯,換句話說,一篇200詞左右的文章有多少陌生的詞,是教師需要關注到的問題。在教學中,看似隨心的閱讀,都需要教師進行精心的設計與布置,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有針對性的引入策略。
二、合理進行分級的閱讀指導
對初中生的分級閱讀指導,主要包括閱讀習慣培養以及閱讀策略指導。而閱讀策略可以分成元認知閱讀策略以及認知閱讀策略。其中元認知閱讀策略包括閱讀自評、監控自己的閱讀以及規劃自己的閱讀。認知閱讀策略就是在實際閱讀中使用的閱讀方法,其中包括跳讀、略讀、猜測詞義、推理以及預測等等。在實際的分級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訓練學生的元認知策略,指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合理規劃自己的閱讀,管理自己的閱讀。
對于初級水平的學生,教師需要引導他們整理和歸納精彩的片段以及詞句,進而積累有效的素材內容。摘要可以劃分成三個主要部分:優美語句、習慣表達以及重要的短句、生詞。中級水平的學生不僅需要進行有效的摘抄,還需要寫出文章的梗概、框架以及主題,這樣可以發展語篇分析能力。而閱讀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不僅需要做到以上的要求,還需要書寫閱讀心得,并且分析和評價文章人物的性格,進而培養鑒賞和品讀能力[1]。
三、將生活元素融入分級閱讀中
許多人強調英語學習需要相應的英語語境,但實際上,學習英語的目的無外乎用英語表達自我。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也要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融入進來,盡可能地選擇一些與學生生活、常識等相關地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讀與寫不可分割,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讓學生去做一些練習,并且在習作的評講中發現將英語學習與生活聯系的方法。例如,在描寫自己的鄰居的時候,曾經有學生這樣寫道:“One of my neighbour is evil.He often steals our things.He often holds a long stick in his hand.”這篇文章的文風相對于中規中矩的描述顯得活潑而又有特色,引人入勝。在寫作中我們不應強求學生處處相同,而后給學生提供多元的閱讀,讓學生多元發揮,逐漸發現英語學習中的樂趣[2]。
四、應用分級閱讀評價策略
在對學生閱讀情況進行點評的過程中,教師可應用分級閱讀評價策略。首先,分級閱讀本身針對的就是學生的課外閱讀,以拓寬學生的閱讀面,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評論上要摒棄傳統的對與錯的判斷。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教師需要給予有針對性的評價。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與討論,通過小組合作、小組互評,共同學習某一類型的閱讀材料,這樣的方式能夠極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并且使課堂更“接地氣”,同時可以讓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獲得合理的建議,讓他們能夠發現自己的問題并且找到努力的方向[3]。
五、結語
整體而言,初中階段的分級閱讀教學是針對學生的特點以及新課標的發展而提出的,需要教師做出積極的應對及準備,推進教學的發展,給學生更多的閱讀的空間與機會。
參考文獻:
[1](美)James P.R affini.這樣教學生才肯學:增強學習動機的150種策略[M].梁 平,宋其輝,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65.
[2]王篤勤.英語閱讀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118.
[3]孫志斌.任務型閱讀單:引導英語課外閱讀[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1,18(5):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