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發現,大部分師生都害怕習作,作文教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題,本文結合筆者教學經驗,談談如何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使學生的習作觀點由“老師要我寫”轉變為“老師我要寫”,善于積累生活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關鍵詞:習作;興趣;生活;修改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體現。在教學中發現,大部分師生都害怕習作,作文教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題,研究如何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談談幾點個人的淺顯看法。
一、 激發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不只是對作文缺乏興趣,甚至是畏懼習作,討厭習作,這是導致學生作文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為此,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關鍵是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呢?
(一) 打破常規
教學中發現,雖然新課程改革實施這么多年了,但有的老師在作文教學中仍然保持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習作進行種種框架式的限制,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習作興趣。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打破常規,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如:單元測試過程中,有些學生的作文確實達到無可挑剔的程度,偶爾可以給學生打滿分作文。
(二) 及時鼓勵
經常發現教師在學生的作文本上進行詳細批改,可謂用心良苦,然而,學生看到自己的作文被教師修改得“面目全非”,你覺得學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善于找出學生作文的閃光點,尋找好詞、好句,及時鼓勵,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
(三) 借助媒體
近幾年來,學校均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為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提供了有效的保證。作文教學中,巧用多媒體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如教學童話作文——描寫一種小動物,教師可以播放《瘋狂動物城》等視頻,形象感受螞蟻的機智、勇敢,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二、 走向生活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學生經常抱怨習作時找不到作文內容,有的雖然內容豐富,但明顯可以看出是學生隨便虛構的,缺乏真實感。生活是知識的源泉,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走向生活,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細心觀察生活,積累生活素材,為習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如教學《我學會了×××》時,我先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說一說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如何學會哪一項本領的,很多學生不敢舉手發言,有的學生雖然介紹了自己是如何學會炒菜的,但仔細觀察發現,他炒菜的步驟與事實存在一定的偏差,說明這是學生自己虛構的,并非學生親身經歷。為此,我不急于讓學生寫作文,而是讓學生放學回家后溫故一下自己所學本領,并細心觀察,做好記錄。第二天,敢于舉手發言的學生一下子多了不少,而且整個過程也條理清楚,符合事實,描寫起來也特別生動、形象。
三、 讀寫結合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作文教學不應該局限在作文課堂中進行,應該滲透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捷徑,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潛移默化地滲透寫作方法教學。如教學《一面》時,課文使用了四種不同的語言描寫形式,這樣的文章很難遇到,教師要及時傳授給學生神奇的語言描寫方式,引導學生仿照課文的表達形式進行語言描寫訓練。
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的閱讀量多,知識面自然就廣,積累的語言素材多,寫作水平自然不會差到哪去,反之,閱讀量少,生活視野窄,寫作興趣可想而知,這也應驗了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此,閱讀不僅包括課堂閱讀,還包含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是學生積累語言素材的主要途徑,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以達到新課程標準提出的“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的目標。
四、 勤于練筆
俗話說:“三天不讀口生,三天不寫手生?!绷曌魇且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生堅持不懈地訓練。練筆的形式有很多,可以是完整的一篇作文練習,可以是生活小練筆,寫一個段落,甚至可以是寫一句話,只要學生能當習作的有心人,養成勤于練筆的好習慣,學生的習作水平定能水漲船高。如:教師平時可以指導學生養成寫周記習慣;教學《窮人》之類缺乏大結局的課文,可以指導學生進行續寫;教學《最后一頭戰象》之類大篇幅的文章,可以指導學生進行縮寫;教學《桂林山水》之類語段優美的文章,可以指導學生進行仿寫;平時課外閱讀時養成摘抄優美詞句、讀書筆記的習慣,從而達到積累語言素材,動手練筆的目的,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五、 修改作文
修改作文是一項時間緊、任務重的作業,作文修改并不像批改其他作業一樣能夠快速完成,詳細修改一篇作文往往需要十幾分鐘甚至是幾十分鐘的時間,傳統的修改方式是學生寫,教師修改。為此,學生在短時間內得不到教師的贊許,往往需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得到教師給予的評價,影響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其實修改作文還可以是學生間互改、學生自我修改等形式,特別是學生間互改作文,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曾經嘗試過,讓學生在同學間尋找一個作文水平比自己高的同學,誠心請求幫忙修改作文,學生能根據自身的年齡特性,對同學的作文進行客觀的評價、修改,在修改中,吸取他人的習作精華,不僅幫助同學找出文章中的不足之處,在作文修改中,學生發現了不足之處,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閱讀、寫作水平,增強了學生間的友誼,可謂一舉多得。學生互改后進行抄正,作文質量得到了有效提高,教師再對學生的作文進行二次修改,有效降低了教師的工作量。
總之,作文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使學生的習作觀點由“老師要我寫”轉變為“老師我要寫”,善于積累生活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唐應群.理論研究,重視作文批改教學,提高作文教學質量——小學作文教學研究[J].教育科學,2017(1).
[2]徐艷.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5(1).
[3]張秀蘭.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2).
作者簡介:
林木水,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東庵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