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體育教育是小學生在學校進行身體鍛煉的主要途徑。小學體育教育不僅能讓小學生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也能激發小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但是,由于小學體育教育在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下,學校常忽略了體育教育對小學生的重要性,導致小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熱情無法被激起,同時,也讓小學生的身體體質與身體素質無法得到增強與提高。因此,本文可通過我國現階段小學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與研究,提出解決小學體育教育問題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體育教育;問題;解決策略
一、 小學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 體育教師缺乏體育專業知識
體育教師缺乏體育專業知識,會直接影響小學生的體育成績。近年來,在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下,學校與小學生家長認為語文學科、數學學科的教學尤為重要,它們是影響小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而體育這門學科只是讓小學生在課堂中玩玩、活動身體,對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成績無法起到直接幫助,導致了學校忽略體育學科對小學生的重要性。學校對體育學科的不重視,造成了學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時,體育課堂授課教師通常是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的現象。由于兼任的教師沒有系統的學習過有關體育方面相關知識,導致兼任教師缺乏體育專業知識。而沒有體育專業知識的兼任教師在課堂教學時無法滿足小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無法激起小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小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缺失,會嚴重影響小學生體育成績。
(二) 體育器材不足,教學場地過小
體育器材不足,教學場地過小,無法達到對小學生體育訓練與鍛煉的目的。現今,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小學生人數也在不斷遞增,而小學體育教學場地與體育教學器材卻沒有隨之擴大與增加,造成了小學生人數過多,而體育教學場地過小、體育教學器材不足等現象。教學場地過小,學生人數密集度大,會讓學生無法很好地進行鍛煉與自由活動,體育教學器材過少,無法讓全部小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中都能夠接觸體育器材,感受不到體育運動的魅力,達不到對小學生體育訓練與鍛煉的目的。
(三) 體育課堂教學內容不豐富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時,教學內容通常是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常是一板一眼地去教授學生如何使用運動器材,教師示范做一個動作,然后讓學生機械重復學習這個動作,沒有給予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這種單一的教學內容與方法,無法讓學生發現自己擅長或者感興趣的運動項目,使學生感覺學習體育無趣、枯燥乏味,對學習體育失去興趣,甚至厭惡體育學習,以此導致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得不到提高。
二、 小學體育教育的解決對策
(一) 增加體育教學資金的投入
我國教育部門與學校應增加對小學體育教學方面資金的投入,讓體育教學能夠有充足的經費。從而擴建體育教學場地以及購置更多種類教學所需的體育教材,解決體育教學場地過小,體育器材不足等問題。讓多班級同時使用體育教學場地出現擁擠的現象得到改善,同時,也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練習體育器材時,避免學生與學生之間輪流使用的情況,增加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參與體育訓練與鍛煉的機會。激發學生對學習體育的興趣,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
(二) 需重視體育教育
在社會不斷地發展下,人們對健康與體育運動的需求也逐漸增加,家長們對孩子的體育教育也越來越重視。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國大部分學校不重視體育教育,出現了體育教師師資力量匱乏,體育教師業務能力不高,體育教學器材短缺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質量。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學校需重視體育教育,增加體育教師招收比例,提高體育教師業務能力,增設體育教學器材,達到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 豐富體育課堂教學內容
豐富的體育教學內容,能夠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熱情,提高體育課堂效率。由于小學生年齡普遍在六至十二歲左右,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有著極強的好奇心,體育教師可利用小學生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等特點,來制定適合學生學習的體育教學方案。活潑好動的小學生大多喜好玩游戲,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加入學生喜愛游戲的教學方法。例:體育教師在訓練小學生的靈敏度以及閃躲、奔跑能力,培養小學生合作意識時,可在制定的教學方案中加入“大漁網”游戲。教師在體育教學場地圈出一定范圍做“魚塘”,讓小學生分成兩小組,一組人數較少的學生做“捕魚人”,手拉手做成漁網進行“捕魚”,另外一組人數較多的學生做“魚”,然后分散在“魚塘里”。做“捕魚人”的學生在“捕魚”時可培養合作意識,因為只有同學之間相互合作才能捕到“魚”,而做“魚”的同學為了防止被捕,在閃躲“捕魚人”的同時亦可訓練自身的靈敏度以及奔跑能力。加入游戲的教學方法,不僅能豐富體育課堂教學內容,也能調動起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參與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熱情,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學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可通過豐富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增加體育教學資金投入,完善體育教學設施等策略,來激發學生對學習體育的熱情,提升學生在體育課堂活動參與度,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兢兢.小學體育教育中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J].才智,2014(27).
[2]楊衛國.游戲教學法在現代小學體育教育中的實施方法[J].當代體育科技,2016(33).
[3]何福海.小學體育教育專業化與興趣化教學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08).
[4]杜明來.淺談農村小學體育教育方式轉變的策略[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04).
[5]溫國平.小學體育教育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方法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6(04).
作者簡介:
胡瑞,二級教師,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銀川市興慶區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