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燕
摘要:在我國不斷推進新課程教育體制改革與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情況引起了國家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小學是學生接受系統性語文教育的起點,對學生學習難度更大的語文知識具有打下堅實基礎的作用。教學平評價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教育體制的提出不僅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思路,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本文就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實踐路徑展開了一系列的思考。
關鍵詞:新課程 小學語文 教學評價 實踐路徑
語文是小學階段重要的課程之一,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課程教育體制改革強調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以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對新課程教育體制改革的內容進行深刻的解讀,并將其作為主要的教學指導原則,采用科學的教學評價模式,使教學評價能夠充分發揮激勵學生投入到語文課程學習的作用以及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依據。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模式下,很多教師會采用考試成績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這樣的模式過于片面,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新課程改革強調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即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之間互評,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評以及家長對學生和教師做出的評價。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月份作為時間單位,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總結,形成學習心得。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其他學生的表現做出客觀的評價。第三,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及課堂表現情況對其進行評價,學生也可以對教師的教學成果進行評價。最后,教師可以請家長通過孩子的學習情況對其學習的態度以及教師的教學成果進行評價。
新課程改革強調了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的重要性,教師應該跳脫出傳統教學評價模式的束縛,不再僅僅通過學生對語文知識死記硬背的效果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評價,應該將教學評價的重點放在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效果。教師應該從多個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綜合的評價,比如寫作水平、閱讀水平以及口語交際能力等。例如,教師講解到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的內容時,教師可以不再僅僅以聽寫漢字的方式來評價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情況,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請學生談談自己喜歡的花是什么樣的,或者模仿課文的內容自己創作一篇描寫事物的作文,通過這樣的方式考查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很多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通常將教學評價的重點放在了考試成績上,這樣的評價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出現很多學生的語文成績較高,但是其思維卻不夠靈活的現象。在我國不斷推進新課程教育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評價的重點轉移到反思能力以及思維拓展能力等發展性功能方面,并通過這樣的教學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使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有效的拓展。這樣的教學評價模式不僅能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例如,教師講解到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黃山奇石》這篇課文的內容時,教師將課文的內容交代給學生之后,教師可以在黑板上貼幾張其他形狀的石頭,并啟發學生展開想象,觀察圖片中的石頭像什么事物。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模式下,很多教師會采用靜態的評價方式對教學成果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只反映學生在考試的時點對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無法對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過程做出科學的評價。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轉換教學理念,將教學評價的過程轉換成為動態的模式。語文學習是一個過程,教師應該將教學評價貫穿于整個學習的過程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教學環節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比如課堂小測驗、批閱作業等。這樣的教學評價模式不僅能從全面的角度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形成評價,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教學評價的科學性以及綜合性,從而為教師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學依據。
一個班級的學生其學習背景以及對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如果教師對全班的學生采用相同的教學評價模式,無法得出正確、科學的評價結果。因此,針對這樣的教學情況,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參考分層教學法的實施路徑對教學評價體系進行分層,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符合自己學習情況的教學評價。教師可以將教學評價體系分成幾個層次,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考查學生對基礎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教師可以將評價的重點放在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將考查的重點放在學生的語文綜合思維以及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樣的教學評價模式不僅能在很大的程度上突出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消除學生對語文課程的畏難心理。
綜上所述,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對新課程改革的內容進行深度的解讀,并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指導意義。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綜合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學評價的發展性作用給予高度的重視,將評價過程轉換成動態模式以及制定多層次的教學評價體系來對教學成果進行科學的評價。通過本文對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的實踐路徑展開的一系列思考,希望能為提高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1]向小燕.對新課程下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學周刊,2016,(32).
[2]宋喜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開展及實踐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09).
[3]張洪義.創新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經貿實踐,2015,(10).
(作者單位: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明集鎮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