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習標
摘要:在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運用提問教學能提高課堂的活躍度,增強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恰當的提問還能實現對學生的啟發,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啟迪學生思維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基于此,文章將圍繞善于構建有效的問題導入情境,提問要控制數量,確保針對性更強,提問的語言要簡潔明了,開拓思維天地,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等幾點展開可行性研究,旨在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 提問教學 有效性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課堂提問能引發學生的有效思考,還能鍛煉他們的各項能力。可以說,課堂提問和有效性以及問題的科學設計一直都是數學教師重點研究的對象。課堂提問教學的效果離不開教師對相應提問策略的選擇和優化。因此,本文從課堂提問出發,淺析幾點有效見解。
由于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素養不斷發育和成長的關鍵階段,所以,在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構建生動有趣的問題導入情境,依次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更好地思考和理解相關知識。生活是數學知識的重要來源,在提問時可以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生活現象牽引學生進行思考,為更高效地去解決問題奠定堅實基礎。例如,在分析“人民幣”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學生陪父母一起去逛超市的生活化情境,通過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片段播放讓學生能將所學習到的知識與生活有效聯系在一起,激發他們對知識的認知興趣,而且還能加深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生活化理解。
眾所周知,不是提問越多,教學效果越理想。提出的問題要具有針對性和推進性,一節課的提問數量也要講究科學性。問題設置過多,會顯得問題零碎,缺乏思考的價值,不利于學生的系統思考和分析問題;發問提出過少,無從下手,長此以往,學生也將逐步失去思考的興趣。在實踐教學中,有些教師為了完成學習任務經常用為自己的教學任務完成設置的“問題”,變著法子引導學生去找自己滿意的“標準答案”。這種“只顧數量,不求質量”的提問導致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遵循著一問一答的模式,導致他們缺少思維的空間和思考時間,表面上看似很熱鬧,但是,實際上學生處于較低的認知和思維水平。這種提問形式是非常不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發展的。結合這種情況,數學教師在提問題的過程中一定要適當控制問題的數量,要保證提出的問題更具針對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問題的應有價值。
小學數學學科的語言具有簡明、嚴謹等特點,文字語言轉化為數學符號,因此,數學教師在提問的時候不僅要估計這種符號化的特點,同時也要使語言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提問時要表述清楚、明確到位,切記不可模棱兩可、含糊不清。如果教師在提問中對問題的表述不明確,會導致學生抓不住問題的要點,導致他們在答題時離題萬里或不能作答。比如,“40÷5,40是什么數?”這種提問就不準確,因為學生可以回答40是偶數,也可以說是兩位數等。這就需要教師在提問時遵循數學學科的嚴謹性,將語言再次精確化,提問:“在這個除法算式當中,我們稱這個40為什么數呢?”這種精確的提問,學生自然而然就能回答出正確的答案,效率也是非常高效的。這樣的提問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積極思維的有效途徑。
課堂提問是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是為了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師生間常用的一種信息交流的手段。而且小學生的積極思通常都是從問題開始的,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依據教材的內容特點在關鍵處設計問題情境,把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出來。例如,以“分香蕉”為例。當學生看完圖(有一堆香蕉共12根和兩只猴子)后,提出問題:同學們觀察圖后,能提出哪些問題?
生:圖中有12根香蕉,平均分給兩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幾根?
結合小學生提出的問題,讓他們討論,最后再匯報結果。
結果:12÷2=6(根),再讓學生觀察算式中“12、2、6、÷”各表示什么?整個式子又表示什么?再進行小結,像這樣有除號的算式——叫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是用除法計算。接著再提問:同學們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
生1:因為12里有2個6,所以12÷2=6。
生2:用小棒擺成2堆,每堆6根。
此時,大家的思維都非常的靈活多樣,他們也都開動腦筋想辦法。通過這種形式的學習,培養他們的開拓思維能力的同時,也能調動學習激情,進而使教學達到舉一反三之效果。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努力使學生在探究中善于發現問題,并且敢于提出問題,數學教師在設計學生的主體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也要花大力氣去研究如何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以此來不斷維持學習活動的適當難度,不斷向學生指出討論中有爭議的部分,以便更好地激勵學生的創造性,培養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而在不斷的探索、實踐、反思、總結中優化提問行為,更好地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讓學生都能在問題的激發下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中。
[1]高向紅.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提問方式探討[J].赤子(上中旬),2015,(12).
[2]成安寧.小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與“新思維數學”教學體系——張天孝老師訪談錄[J].小學教學(數學版),2008,(03).
[3]張良朋.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誤區、歸因及對策[J].小學教學研究,2012,(22).
[4]王建.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5]曾啟潤.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藝術[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6,(12).
[6]魏平等.小學數學課堂中提問現狀調查及策略探尋[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4,(01).
(作者單位:內蒙古興和縣店子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