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
摘 要:法律風險作為電力企業經營管理期間的風險,是制約其穩定運行的關鍵。伴隨法制社會的持續建設,電力企業只有強化對經營管理法律風險的剖析,方可在明確法律知識的前提下,掌握多元化風險防范措施,保證自身的合法權益。鑒于此,本文通過對電力企業經營管理中法律風險類別的剖析,探討經營管理風險形成致因,結合有效性防范措施的提出,意在起到參考價值。
關鍵詞:電力企業;經營管理;法律風險;防范措施
作為國民經濟的組成核心,電力企業經營水平、管理理念、發展趨勢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基于經濟體系的深化改革,電力企業經營模式已由傳統政策經營演變為市場經營,伴隨而來的法律風險,則是制約自身經濟效益、合法權益的關鍵。對此,電力企業只有加強對法律風險的把控,以自身發展現狀為基準點,方可切實自身穩定發展的路線。
一、電力企業經營管理中法律風險類別
第一,內部糾紛風險。是指電力企業在內部管理、內部結構劃分等角度引起的權益糾紛狀況,如股東權益糾紛、股權轉讓糾紛等,不僅是企業經營管理中常見的風險類別,更是法律風險的組成核心。
第二,決策風險。包含融資風險、投資風險、兼并風險、改制風險等,是電力企業為實現長遠發展和預期目標而產生的決策風險。
第三,合同風險。無論是電力企業日常經營,還是電力生產,各項操作流程均和合同存在關聯,而在此階段產生的問題即為合同風險,是阻礙電力企業穩定發展的不良因素。
第四,設立解散風險。設立風險、解散風險是企業經營期間影響較為嚴重的風險類別。若企業在設計初期,未按照相關規定完成經營管理活動,則會在違法法律規定的前提下,為自身發展埋下隱患。同時,解散期間電力企業債務承擔、債務清算等活動的開展,也存在相應的法律風險。
第五,人力資源風險。是指在企業用人期間產生的勞動糾紛,如未按照合同規定,履行工資分配及結算等責任時,企業將會面臨對應的法律風險。
第六,知識產權風險。知識產權作為社會進步、企業發展中著重思考的焦點,若因知識產權風險意識的缺失,則會在保護不力或不嚴的前提下,滋生知識產權風險,對企業經濟效益造成影響[1]。
二、電力企業經營管理中法律風險的形成致因
(一)防范意識薄弱
目前,電力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往往以政府扶持為主,而在“政企合一”思想的制約下,企業管理者由于法律風險防范意識的缺失,致使其在缺少相應管理對策及機制的前提下,引發各類法律風險的滋生,制約電力企業穩定發展的路線。同時,企業管理者因利益的驅使,過多關注于經營效益,導致依法治理觀念難以落實,頻發法律風險。而企業更是在法律意識和機制不健全的基礎上,出現設施驗收不合理和競爭機制不科學等狀況,不僅增加法律風險的概率,還會影響電力企業的正常經營管理[2]。
(二)合同管理不嚴
合同是指以約束雙方行為,使其能夠有效履行自身責任與義務的協議,存在極高的法律效應。若因合同管理不嚴,則會在簽訂和生效、履行變更、終止轉讓等期間內,產生各類合同糾紛。相關調查數據顯示,諸多電力企業于合同簽訂、合同履行過程中缺少管理、審查程序的支撐,易出現法律漏洞、合同條款不明晰等問題,威脅企業經濟效益。另外,電力事業的持續進步與發展,促使員工數量逐漸增多,而部分員工在勞動合同簽訂時,因問題考究尚未全面,滋生勞動糾紛,導致企業形象受到損毀。
(三)防范機制不全面
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促使電力企業市場地位得以提高,相應經營水平的提升,為其長遠發展提供助力。但是,在電力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期間,由于風險防范機制尚未全面,出現各類管理問題,如職權劃分不清、監管力度不嚴、崗位分工不合理等,既是阻礙電力企業穩定及健康發展的不良因素,還是降低其經濟效益,導致資產流失的前提。
三、加強電力企業經營管理中法律風險的防范措施
通過對電力企業經營管理法律風險類別、形成致因的剖析,可知管理者、工作人員風險防范意識是引發法律風險的關鍵。因此,若要加強電力企業經營管理中法律風險的防范能力,可從以下幾方面予以思考:
(一)構建健全化風險防范機制
若要加強電力企業經營管理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的構建,則應以企業管理者法律意識的提高為導向,通過和內部資源、管理能力、市場狀況、發展戰略等因素的密切配合,逐步實現風范防范機制的健全與完善,起到風險規避的效果。再者,企業內部防范機制的制定,能夠在有效避免常見法律風險的同時,解決經營管理期間的突發事件,維持自身健康且穩定發展的路線。
(二)保證管理決策的科學性
結合電力企業經營管理中法律規范的思考,若要滿足經營發展的需要,則應對管理規章予以全面落實,使其能夠在彰顯自身執行力度的前提下,保證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合法性及合理性價值。除此之外,在規章制度實際執行期間,管理者應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對其執行狀況予以時刻觀察,待掌握相關問題漏洞的基礎上,提出針對性處理措施,避免不法分子的侵入。例如:在經營管理中應對各項決策予以嚴格審核,按照法律章程,實施相關管理操作。
(三)逐步實現風險防范機制的更新完善
基于風險防范機制的構建,電力企業應對其實際運用現狀進行觀察,通過和企業規章制度、文化底蘊間的融合,對員工實施崗位培訓,繼而在明確風險防范機制、內部經營管理間關聯的基礎上,對其管理漏洞和缺陷加以彌補,提高電力企業整體風險防范能力。此外,企業管理者還應在日常管理中,將管理者的責任和企業內部管理相融合,通過法律顧問、法律事務部門等角度,將其緊密相連,加快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的更新與完善。
(四)聘請專業法律顧問
在日常經營管理期間,諸多電力企業由于對法律顧問的忽視,致使法律風險頻發。鑒于國內法律建設的逐步完善,電力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法律風險逐漸繁瑣化、復雜化,若僅依據風險防范及應對工作的開展,難以對其予以科學規避,需要通過專業法律顧問的介入,方可起到相應的指導效果。而在此過程中,專業法律顧問的聘請,企業管理者應對其專業能力予以高度重視,輔之人力資源管理的手段,如責任制度、工薪管理等,提高其工作主動性、積極性,使其能夠更好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而服務。
(五)強化企業風險防范意識
若要切實電力企業法律風險防范的意義,則應以強化風向防范意識為導向,結合針對性座談會及研討會的開展,明確法律風險的影響及危害,促使企業管理者加強對法律風險的正確認知,繼而實現自身行為的規范引導。依據企業管理者的角度,不僅應對法律風險予以全新認知,還應結合企業現狀、法制規定等條件,尋找企業經營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通過有效性的分析和處理,提出風險防范措施。隨后,電力企業管理者可借助法律風險、風險防范意識的宣傳教育,加強各崗位工作人員對法律風險的思考,促使其能夠規范自身行為,在提高工作質量的前提下,規避法律風險,實現電力企業長遠發展的目標[3]。
結束語:
由此可見,市場經濟的穩步發展,導致電力企業市場競爭、生存環境日漸復雜,而法律風險意識的缺失,則會為經營管理工作帶來諸多難度及隱患,不僅威脅電力企業的穩定發展,還會損害自身的經濟效益及合法權益。對此,筆者建議可在日常經營管理期間,加強對其法律風險的重視力度,通過有效性防范措施的施行,提高自身經濟效益,切實健康及穩定的發展路線。
參考文獻:
[1]劉彬彬.電力企業經營管理中法律風險的管理與實踐[J].企業研究,2014(4X):162-162.
[2]田中來.電力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J].科教導刊,2016(10):145-146.
[3]唐江.試論電力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法律風險與防范[J].低碳世界,2016(15):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