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霞
摘要:小學心理健康和大部分是受家庭和學校的影響。因此就需要我們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來培養孩子。學校通過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來對孩子進行教育,把握孩子的性格特點,尋求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更有利于他們在學校中愉快的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家校合作 心理健康教育
家校教育是指教育者與家長共同承擔兒童成長的責任,在當好家長的同時多與學校進行交流,讓學生在家和學校能夠更好學習的一種志愿服務行為,是現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就是用家庭教育的優勢來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讓學校教育指導家庭教育,使家庭和來支持和支持和強化學校教育。雙方通過相互促進進行補助,來促進學生的發展。通過相互支持和配合,最大限度的發揮各自的優勢來彌補教育中的不足,實現教育的最大化。通過家庭、社會和學校的合力,來促進整個教育的發展,形成強大的的教育合力,提高整個教育體系的發展。
1.家校合作教育通過對教育資源的整合,實現教育系統內部諸要素之間的良性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加強了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促進家庭教育的素養和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學校為孩子創造成長的平臺,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創造良好的學習場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將家庭、學校、社會對孩子的教育作用發揮到最大化,更能在良好的環境中塑造孩子。通過不斷協調家庭與學校的矛盾與沖突,更有利于促進教育的協調發展,優化教育資源,創教育教學方式。
2.家校合作有利于使學生們更好的適應社會,更好的融入學校,促進他們的進一步學習與發展。對他們未來的人生起著非常重要的決定作用。有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規范他們得到的行為,有利于塑造他們的性格,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有利于加強教師對他們的了解,因材施教,發揮他們的長處,促進他們的成長。有利于家長與學校的交流與互動,加強教師的親和力,讓教師走進學生,消除他們心里對的障礙,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3.家校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了他們教學方式的創新與發展。促進他們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減少了他們教學中的憂慮,增強了他們的教學自信。有利于促進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加深對學生的了解,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方式,因材施教,更好地促進學生們的進一步發展。加強了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更有利于教師把握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根據他們不同的性格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有利于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讓他們信任老師,接受老師,更好的吸收課堂知識,促進他們成績的提高,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使家庭成為教學的堅強后盾。通過教師與家長的交流也可以讓教師得到進一步提升,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4.有利于促進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形成教育合力,進一步促進學校的發展,達到最大的育人效果。有利于豐富學校的教育資源,推進現代化教育的發展,促進教育的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有利于發展良好的學校與家庭的交流,讓家長成為學校教學過程中的關鍵的一部分。有利于學校面向社會,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促進我國教育的發展,維護社會的穩定,構建一個高素質、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國家。
1.學校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完善學生們所需的學習場所,讓學生們學無所憂。家庭也要及時由學校進行溝通與交流,家長要更新自己的觀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對孩子減少不必要的家庭負擔,讓孩子在健康的環境中快樂的學習。社會可以采取活動,建立家長學校等形式對家長進行指導與培訓,通過面授、演講會、講座、錄像等形式開展家庭教育,更新家長對學生學習的思想,讓家長成為與學校合作的有力伙伴,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們健康的成長,構筑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后盾。
2.各級教育部門要加強家長對學校教育的參與度,積極爭取家長的意見,促進教學方向的調整和教學方式的進一步發展。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在家校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家長委員會要進行實時調整與更新,建立完善的家長委員會的工作制度,明確家長委員會的宗旨和原則,制定符合實際的工作章程,對家長委員會日常的工作進行規范,細化家長委員會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創新思維和方式,積極調動家長廣泛地參與學校的教學活動。學校要積極舉辦有關家庭方面的活動,促進家長的積極參與。
3.通過多種媒介與學校進行交流,家長可以通過社交平臺和與教師進行交流來了解學生的性格,也有助于教師對孩子性格的把握和教學方式的探索。家長可以通過平臺來了解學習輔導和教育福利政策方面的內容,完善網上校園學習平臺,建立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學習平臺,促進家庭教育校園教育的整合,推進現代化教學的發展。積極開展網上家校合作,充分利用現代化來促進家校合作。學校要與家庭分享有關教育和兒童成長方面的信息,讓家長意識到教育和學校的重要性。
4.教師要試著去理解學生,從學生的家庭背景來看待學生,必要時對學生進行關切。學校要認識到家庭對教育做出的貢獻和努力,理解學生的多樣性。向家庭提供志愿服務,開展特殊時期的家訪。對于特殊情況的家庭,指導家長幫助孩子的方法。建立支持及幫助困難家庭要求的資助政策來幫助貧困的學生。
小學心理教育是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影響著學生未來的發展,促進他們學習的發展。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將家庭與學校聯系起來,加強對他們的了解。通過加強交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氛圍,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學習的過程。通過對教師教學方式的探究,豐富教學的教學內容,豐富教學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構建學校教育體系的發展,加強教育教師團隊的構建,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通過學校、家庭和社會來共同發展學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發揮各部分的作用,共同促進學生們的健康發展。加強對他們問題的關注,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讓青少年樹立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1]李家成,王娟,陳忠賢,等.可憐天下父母心---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家長教育理解、教育期待與教育參與的調查報告[J].教育科學研究,2005,(01).
[2]李小霞.基于“家校聯動”的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05).
[3]高云珍.家校合作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策略的探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5,(10).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石各莊鎮石各莊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