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當前我國教育發展中,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始注重校企合作的開展,并取得較好的效果。之所以重視對校企合作,主要是因為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職業人才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因此,作為高職院校,其在校企合作中,要想能夠更好的保障其順利進行,首先就要注重對校企合作運行機制進行創新,以便能夠更好的促進高職院校發展。基于此,本文就對高職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的創新進行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創新
在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工作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學校在運行機制上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校企合作的開展,因而需要相關人員在這方面予以足夠的重視。具體來說就是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然后在對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進行創新,進而能夠有效推動高職院校發展。
一、高職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觀念問題
根據對當前高職院校開展的校企合作情況能夠發現,多數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上缺少一定的認識,具體來說就是對校企合作開展的重要性不夠了解。對于這些學校來說,其在校企合作上只是當做學生在社會實踐的跳板,而忽視對其的認識。長期下去,自然會導致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上經常出現學生放羊式頂崗實習的現象[1]。另外,一些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缺少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因而其在開展校企合作過程中,大多都是以課堂教學為主,進而忽視對學生在各個技能上的培養。這也就造成學生只具備理論知識,而沒有專業技能。對于企業,其在校企合作的認識上同樣也存在不足,多數企業認為校企合作不會給自身發展帶來效益,以及認為學生是企業發展的負擔。針對這種情況,不僅使得企業出現人才流失的問題,還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企業的發展。
(二)運作問題
根據實踐調查,我國多數高職院校在學校管理工作中還在使用過去傳統方式進行。對于這種管理模式,不僅無法適應當前校企合作的發展需求,同時還不符合教育改革所提出的要求。由此可見,對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進行創新是十分有必要的。由于高職院校受到傳統管理思想比較深,進而使得教師在教學課堂中還會受到一定的束縛[2]。進而對其進入企業對學生開展指導工作會產生抵觸心理。對于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帶上阻礙高職院校開展。在企業中,其對校企合作在工作中也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企業在接受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經常產生一系列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因多數學生在頂崗實習能力上還不足,因而只能進行比較低層次的跟崗實習。在這過程中,學生出現的不規范操作,會嚴重影響正常活動,進而極大的增加企業生產成本。另外,企業在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因而是不能夠將核心技術和較為機密讓學生學習,這也就使得學生在實習中只能夠學習初淺的知識內容。
(三)保障問題
1.相關法律依據比較欠缺
在相關法律上,雖然我國已經出臺相應的政策,即《職業教育法》,但是在多數地方政府中,并沒有按照出臺的法律范圍內制定具體的條例,同時在如何有效指導高職教育的校企合作匯中,沒有在法律層面的基礎上來建立相應的合作保障體系。
2.宏觀調控不力
對于在高職校企合作宏觀調控不力,主要體現在各級政府職能在其中沒有發揮有效作用。具體來說就是在校企合作中,沒有建立專門協調機構來負責設計、監督以及考核等工作[3]。這也就使得其中多個項目無法形成長效的合作機制。
二、如何對高職校企合作運行機制進行創新
作為高職院校,其在校企合作中,要想能夠更好的保障其順利開展,首先就要能夠注重上述校企合作運行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來采取針對性措施[4]。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的對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運行機制上進行創新工作。對于如何有效的對高職院校中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進行創新,相關管理者則可以按照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建立并健全校企合作的組織協調機制
為了能夠在校企合作中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組織協調機制,首先就需要企業、學校和政府共同努力。對于各級政府,其要能夠積極成立關于校企合作的教育委員會,并在其中制定校企合作教育開展的相關規則和具體指導手冊。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規范校企合作在教育工作中的行為。比如,政府可針對企業向國家繳納相關職教稅來制定相關的稅收政策和法律,或者也能夠讓企業根據員工的工資總額來提取相關比例的資金,以便能夠應用在職業培訓中。
而在校企合作的雙方,則就需要在各自內部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 來建立校企合作的組織協調機構,同時在這其中還要明確雙方在校企合作教育中所享有的權利以及需要承擔的在責任和義務[5]。另外,企業和學校還要建立校企合作教育管理委員會,在這種管理模式中,需要通過合同的方式來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按照相關的標準進行明確。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校企合作教育在實際開展中能夠有章可循,同時還進一步推動高職院校在合作教育上的全面發展。
(二)進一步加強對行業的干預
在校企合作運行機制中,加強行業干預在其中能夠起到重要作用。因而相關行業組織在運行機制中要能夠結合自身特點以具有的優勢資源進行指導。比如, 在我國傳統行業中,其大多都有幾十年或者幾百年的發展歷史,因而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對此,作為行業協會,則就可以根據這種資源來吸引高職學生的吸引力。同時還要不斷的完善管理方式,以便能夠有效的提高實習生在工作中的綜合素質,進而實現加強校企合作的目標。
(三)建立能夠基于互惠多贏的利益驅動機制
在校企合作開展中,其本身就是雙方選擇和各取所需的過程,因而在開展過程中,要能夠充分的了解雙方合作的信息。作為高職學校,其首先就要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合作企業的數據庫,在此過程中,需要按照要求對其進行動態管理。另外,在選擇合作企業上,必須要嚴謹對待。具體來說,就是能夠選擇企業文化和理念等比較現代化的企業合作。
結語:
綜合上述,在現階段中,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其對人才需要也越來越多,因而高職院校則必須要加強對校企合作教育工作的開展。在實際中,由于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受到多個方面的影響,使得其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對于這種情況,作為高職院校,其必須要能夠在這方面予以足夠的重視,并及時采取相關的措施。以便能夠對校企合作運行機制進行創新。至于如何能夠更好的對當前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運行機制進行創新,相關管理者就能夠采用上述方式進行,如建立并健全校企合作的組織協調機制、進一步加強對行業的干預以及建立能夠基于互惠多贏的利益驅動機制等方式。通過在這幾個方面的創新工作,有效的提高對人才培養的水平和質量。進而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高德崇.淺析高職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的創新[J].赤子(上中旬),2015,15:119.
[2]馮雁.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的內涵和創新途徑[J].教育與職業,2013,23:23-25.
[3]馮琳.校企合作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運行機制研究[J].知識經濟,2017,10:179-180.
[4]周穎.高職學院校企合作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09.
[5]鄧莉.校企合作一體化機制在高職院校的實踐研究[J].文教資料,2011,32:225-227.
作者簡介:劉萍,(1986.10--)女,漢族,遼寧遼陽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