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鐔元
摘要:隨著金融市場不斷完善和發展以及居民金融需求趨向于多元化,商業銀行需要不斷探尋盈利新增長點,實現個人金融業務的創新。尤其是在信息化浪潮之下,商業銀行要依托新的平臺、領域,實現個人金融業務的多元化發展。由此,本文以葫蘆島銀行為例,探討目前金融業務的發展背景,結合銀行發展戰略,總結未來個人金融發展趨勢,為葫蘆島銀行內部業務創新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金融業務;商業銀行;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04-0-02
一、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發展背景
1.居民個人金融產品需求不斷擴大
據統計,2015年和2016年,中國金融業增加值占年度GDP的比重連續兩年達到8.3%,超越了美國這個世界頭號金融強國的7%。2016年,中國銀行業實現凈利潤1.6萬億元,同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9萬億元,銀行業利潤相當于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的四分之一。有預估,十年后,中國個人金融服務的資產規模將超過50萬億。隨著我國居民收入不斷增加,個人對于金融產品需求量不斷提升,同時也要求金融產品能夠更人性化、多元化,人們對于金融產品的需求層次已經發生轉變。即從最初的保存、保值逐漸向增值型、理財型、消費型、便利型轉變,順應市場的需求的多元化,商業銀行的個人金融業務也逐漸走向體系化。尤其是對一些高收入群體來說,其對于商業銀行金融產品需求更為多元化。同時在居民投資理念上也趨向于開放,人們更多開始嘗試和接受金融產品,金融業務活動也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一部分,甚至成為一種時尚。
2.商業銀行業務方向從批發轉為零售
上世紀90年代之后,國際范圍內金融市場大變革,直接融資形成的金融市場逐漸完善,一些金融衍生品以及金融產品創新不斷出現,造成商業銀行作為金融市場中介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導致其在其在批發業務的盈利能力也隨之下降,商業銀行在業務發展戰略上也紛紛轉向,尋求新領域的拓展。而個人金融在2000年之后迅速崛起,我國居民收入和財富的快速增長導致了投資需求旺盛,個人金融業務對象廣泛、風險較小,利潤相對穩定。因此,零售銀行理念成為商業銀行縱深發展的重要方向,并且逐漸成為銀行利潤的增長點。近幾年,面對我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的不斷增大和銀行業全面革新的壓力,銀行業戰略轉型又再次被提出,而向零售銀行轉型成為我國商業銀行此次戰略轉型的必然選擇。
3.商業銀行個人金融與互聯網的整合
目前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已經深入到生活、生產領域,同時其對于金融領域的改變也是顛覆性的,個人金融業務與互聯網的整合貫穿金融行為的始終,形成基于網絡的金融模式,包括資金鏈的融入、融出來源于網絡;客戶的操作從網絡端口進行;平臺也設置在互聯網中。衍生出比較典型的模式有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合作、P2P網絡小額信貸、個人消費金融等。目前來看,商業銀行與互聯網的整合程度并不深,主要集中在支付業務上,更深層次的合作空間還很大。如目前產生的蘇寧小貸、京東金融等,大型互聯網企業逐漸挖掘與商業銀行的深度合作模式,未來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有更人性化的發展。
二、葫蘆島銀行個人金融業務未來發展戰略
葫蘆島銀行本身為地區性城市商業銀行,在近幾年發展速度較快,并且開始摸索個人業務發展方向。希望抓住新的機遇,通過個人金融業務的擴展和完善,提升銀行在當地的市場份額。以下為葫蘆島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發展戰略方向。
1.服務功能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
伴隨著客戶對于個人金融業務需求逐漸細致化、豐富化,葫蘆島銀行也在不斷探索金融業務的創新,在產品公眾接受度、產品理念方面不斷完善,盡可能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銀行現階段個人金融業務品類達到六大類,幾十個品種,金融業務在受眾群體、風險情況以及進入門檻方面各有不同,覆蓋客戶需求的方方面面。在未來金融業務發展中,葫蘆島銀行目前認為產品品類、金融產品線已經構建完善,未來需要從公眾接受度角度入手,不斷提升金融業務水平以及服務專業度,強調服務功能的多元化,提升用戶對于葫蘆島銀行金融產品品牌的信任感。
2.服務由局部型向復合型轉變
現階段商業銀行之間競爭趨于激烈,單純的守住傳統個人金融業務的“一畝三分地”可能難以“吃飽飯”。葫蘆島銀行作為中小型城市銀行,要獲得競爭力,就需要將現有服務擴展,廣泛與其他業態整合,如地區物流企業、當地商城和超市等,將局部型金融服務擴展為復合型,通過與其他業態的深度合作,加強葫蘆島銀行的市場掌控能力,也讓金融服務“更接地氣”,通過消費金融的方式縮短客戶與銀行之間的距離,并實現差異化服務。
3.強化個人金融業務的創新步伐
商業銀行的創新業務和個人理財、資產管理等業務會得到很大程度的發展。衍生產品交易額成倍增加,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電銀業務和卡業務也在飛速的發展著。隨著組織創新的不斷加快和銀行之間的競爭的不斷加劇,這就相應的要求葫蘆島銀行推行扁平化的改革,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因銀行的業務發展風險。
三、葫蘆島銀行未來個人金融業務發展趨勢
1.構建個人綜合金融服務網絡平臺
葫蘆島銀行目前僅僅擁有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平臺,僅僅提供查詢業務和簡單的業務辦理和預約服務。未來葫蘆島銀行要實現個人金融業務創新,首先需要完成移動平臺創建,并將其打造“個人綜合金融服務超市”,引導客戶自主選擇、評價以及參與活動等。平臺的構建須突出“微”、“捷”、“簡”的特色。因為相比于傳統的商業銀行而言,互聯網金融則更看重方便、快捷和客戶的體驗,他們所面對的目標群體是小企業和新一代的年輕人,主要是通過互聯網等通訊技術來實現客戶和銀行間的親密的接觸和交流。
2.P2P網貸服務業務
構建P2P網貸服務體系需要 以客戶為中心,并且以葫蘆島銀行目前已有的平臺作為藍本,基于目前的用戶信息,構建信用評級體系,并推動平臺不斷向前發展。在P2P網貸業務開展中,葫蘆島銀行首先可以采用合作的方式,自身拿出平臺,合作金融機構運營P2P項目,利用P2P融資平臺留住客戶;其次采用高收益的方式讓利給用戶,迅速聚集人氣,在地區打響知名度;在擁有一定客戶基礎以及用戶習慣之后,可以逐步推出網上競價模式,同時不斷完善自身評級體系;最后葫蘆島銀行擇優參與到P2P平臺的核心業務中去,與中介合作獲取上下游客戶,提高融資效率。
3.跨行代發業務
葫蘆島銀行本身為中小地區性城市銀行,如果不能與主流銀行形成耦合關系,自身發展則容易受到限制。尤其是一些企業客戶,往往在業務辦理上和固定銀行有著密切的合作,有著大量的結算和信貸業務往來。隨著跨行代收代付業務的出現,這種問題就能夠得到很大的解決,葫蘆島銀行需要抓住這一機遇,通過跨行代發業務的實現累計大型企業用戶資源,這對葫蘆島銀行穩存增存具有間接推動作用,同時也能夠增加中間業務收入。
4.推進線上信用卡分期業務
目前,葫蘆島銀行還未上線信用卡業務,帶信用卡業務上線之后,除了常規的分期付款業務外,葫蘆島銀行應與第三方合作,推動線上分期業務。與平時的分期業務不同的是,線上分期業務手續更加簡單且可以享受更大的優惠。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為線上分期業務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線上分期業務的不斷發展,銀行將會擁有更大的客戶群體。
四、結語
綜上所述,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使得商業銀行將不再是辦理存、貸、匯業務的站點,而是演變為多種模式的金融服務,為客戶提供了多樣化金融需求。作為中小城市商業銀行來說,需要明確自身定位,在服務以及精細化業務方面與大型銀行進行錯位競爭,拓寬與第三方支付合作,創新業務發展;利用客戶資源優勢和數據資源,創造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陸揚.美、日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研究[D].吉林大學,2012.
[2]廖余平.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及其風險監管研究——以 P2P 平臺、余額寶、第三方支付為例[J].經濟與管理,2015(2):51-57.
[3]邁爾·舍恩伯格,庫克耶.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4]莫易嫻,曾祥菁.互聯網金融對銀行理財產品的沖擊與對策——以余額寶為例[J].金融市場,2014(6):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