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瑞 楊海春 張正祥 閆立麗
摘 要:在“互聯網+”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背景下,甘南州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已成為發揮甘南特色優勢資源,推進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本文運用SWOT分析法,對甘南州電子商務發展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等進行分析,對發展電子商務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民族地區;電子商務;發展;調研
中圖分類號:F840.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0017-2018(2)-0089-04
電子商務作為新生經濟事物,對甘南州而言,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既是縮小地區間差距的基本要求,也是地區經濟發展的加速器。近年來,甘南州堅持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相結合,堅持電商產業園與分散電商發展相結合,堅持引進電商企業與扶持本地電商企業相結合,堅持政府推動和企業主導相結合,將電商發展作為全州產業發展升級的新引擎,不僅為本土企業開拓了更加廣闊的市場,也讓更多群眾享受到了電子商務的便利,進一步激活和繁榮了全州的商品經濟。
一、甘南州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截至2017年末,甘南州已建成電子商務孵化園、電子商務產業園、“藏寶網”、“甘之南商城”、“拉卜楞網城”、“58同城”、淘寶“特色中國·甘南館”、京東“中國特產·甘南拉卜楞館”、“饞先生外賣”、“蕃產在線”等電子商務平臺、微信平臺、APP社區服務平臺以及信息網站48家,電商企業152家,從業人員1000余人,利用電商平臺銷售農畜特產品6400多萬元。其中,藏寶網已成為5省藏區知名民族電商平臺,入駐電商企業400多家,產品4000多種,初步形成了網上“八角街”,平臺上線以來共計銷售1800余萬元,并入圍商務部2017-2018年度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京東“中國特產·甘南拉卜楞館”自2016年8月上線以來,線上銷售達500萬元;甘南“緣來青藏”淘寶網店,已發展成日銷售30多件產品,年銷售額達150萬元的3皇冠級淘寶網店;甘南啟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為電商企業提供網店開設、產品推廣、營銷策劃、產品視覺設計、產品文案、拍攝、寶貝描述、數據分析等專業技術服務,并在阿里巴巴、淘寶開設批發網店,線上銷售達300萬元;舟曲縣綠脈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將自主生產的山野菜、山核桃、柿子、臘肉、小雜糧等綠色農產品作為主打產品,年銷售80萬元;卓尼將洮硯文化與電商產業深度融合,開展洮硯產品研發和創新,卓璞堂洮河硯藝坊等8家網點被評為省級優秀網點。臨潭金天馬、恒達商城、“饞先生外賣”等眾多新生網上銷售平臺已融入百姓生活,給全州電商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甘南州電子商務發展的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
1.資源豐富。甘南州境內有高原牛羊肉、牦牛奶粉、羊肚菌、山珍野品、冬蟲夏草、洮硯等特產,其中以燎原乳業、安多牧場、華羚集團等為代表的農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以甘南牦牛乳酸奶、甘南牦牛肉干等為代表的特色食品獲國內外消費者好評。目前,全州已按照“一縣一品”的發展理念,堅持“重特色、上規模、強品牌、抓轉化”的產業發展思路,經過重點培育和發展,全州七縣一市形成了以特色產品為主打的品牌效應。
2.電子商務與文化旅游產業、傳統產業融合發展的前景廣闊。甘南州是絲綢之路河南道和唐蕃古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資源豐富。全州有4個國家AAAA級景區、6個國家級森林公園,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目前,甘南州已成功舉辦“互聯網+藏文化、綠色生態、電商產業高峰論壇”、“互聯網+藏文化、電子商務、生態旅游高峰論壇”、青藏高原首屆青稞美食文化和藏餐美食文化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簽訂了“甘南州人民政府和北京南鑼鼓巷商會的戰略合作協議書”“甘南州人民政府和亞太旅游協會的戰略合作協議書”“甘南州人民政府和京東集團關于電子商務進農村的戰略合作協議書”,召開了全州加快旅游業發展座談會,為全州電子商務發展樹立了新航標。
3.全州路網建設、物流體系日趨完善。甘南州規劃在“十三五”時期,建設公路、鐵路、水運航道5709公里,總投資規模941億元,到2020年實現對內對外公路暢通、鐵路連通、航路廣通、水路開通、游路環通5大突破,構筑“內聯外暢、便捷高效”的立體化交通運輸新格局。物流建設日趨完善,全州七縣一市均設有物流配送點,16家物流公司入駐甘南,目前,正與郵政、順豐、韻達等州內多家快遞物流企業協商洽談打造縣鄉村三級電商物流體系等合作事項。
4.甘南州注冊商標總量穩定增長。甘南州制定了《知名商標認定和管理辦法》,引導和保護、推動自主品牌發展。2015年,全州注冊商標首次突破1000件,達到1017件,其中中國馳名商標1件,甘肅省著名商標17件,甘南州知名商標8件。2017年,甘南州有11件商標申請注冊國際商標,“菌之韻”、“昂吉”等6個商標收到法國的商標注冊證書,夏河縣拉卜楞吉祥駿馬藏香有限公司在不丹、日本、泰國三個產品出口國通過馬德里體系申請注冊的3件國際商標獲得成功,打破了全州商標國際注冊為零的記錄。2017年12月,國家工商總局商務局批復同意甘南州設立商標注冊窗口,對于培養、挖掘全州商標資源,推動品牌建設提供了有利平臺。
5.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建設日趨完善。目前,甘南州8個縣市分別成立了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建立了縣鄉村三級體系的電子商服務服中心、站、點,州縣市分別成立了電子商務協會,組建了電商中心技術服務部。州內夏河縣、臨潭縣成功創建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爭取到國家級扶持資金各2000萬元,落實地方配套資金各200萬元。合作市創建為省級和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縣,落實扶持資金100萬元。
(二)劣勢分析
1.甘南州電子商務總體發展滯后。作為新生事物,州內許多人認為開淘寶店就是電商,離真正的電商概念還有很大距離。州縣市政府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力度不斷加大,但沒有把電子商務當成新興業態重點培育,沒有當作主導產業全力推動。另一方面,受傳統生活習俗和購物習慣的影響,社會公眾對電子商務的了解不足,制約了網上購物這種新型消費模式的快速發展。
2.電子商務人才缺乏。目前,盡管全州已經開展了較大規模電商人才培訓,組建完成了電商中心技術服務部,并從全州優秀大學生中篩選兩名大學生聘請為電商專業技術人才,但專業電商人才缺乏的局面只是得到暫時緩解,沒有根本扭轉,精通電子商務技術、熟悉現代商務活動的復合型高端電商人才的引進和培育更是空白,全州大部分鄉村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沒能發揮作用。
3.商標品牌意識不強。甘南地域遼闊、資源豐富,可挖掘的地理標志商標眾多,但沒有很好地培育和注冊。已經注冊地理標志的商標沒有很好地使用,未能充分發揮地理商標對地方經濟的推動作用。目前,全州有效注冊商標976件,在全省所占比重低,商標品牌培育工作不到位。
4.企業對電子商務應用意識淡薄。部分企業雖注冊了網頁,但相應投入少,應用率低,以網絡進行信息交流、產品銷售、網絡交易、網上服務、信息共享、商品交付、資金流通等方面還相對滯后,難以形成有效市場競爭力和適合產業發展的上下游產業鏈,制約了全州電子商務發展。
5.電子商務企業網絡開發程度低。全州企業的規模化程度普遍較低,現代物流業對傳統企業的支撐程度偏弱,因缺乏規模以上龍頭企業,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發展的力度較弱。加之全州農牧村普遍存在網絡寬帶狹窄、接入速率低、電信網絡成本費用高以及鄉村兩級物流覆蓋率不高等問題,電子商務網絡還處在初級建設階段。
6.配套設施落后。全州電子商務孵化園、產業園、網絡覆蓋率、物流體系等電子商務配套設施較為落后,在安多掛牌的甘南州電子商務孵化園,由于電商團隊距離偏遠等問題,僅有3家電商企業入駐,沒有形成電子商務發展的聚集效應,嚴重制約了甘南州電子商務發展。
(三)機會分析
1.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增加。近年來,中央、國務院、國家各部委以及甘肅省委、省政府密集出臺了多個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文件。甘南州配套制定了《甘南州電子商務發展工作實施方案》《甘南州精準扶貧電商支持計劃實施方案》、《甘南州關于促進農牧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貫徹意見》等政策文件,明確了發展思路、政策措施。州縣市分別成立以分管領導為組長的電子商務發展領導小組,為全州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有力組織保障。
2.國家及對口援建地區的資金支持力度加大。國家發改委將甘南州8個縣市、99個鄉鎮、664個行政村三級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納入國家“十三五”藏區規劃,“十三五”期間國家將投資4000多萬元支持甘南州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同時,經過積極爭取,天津市每年列支援甘資金支持全州鄉村兩級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及農牧村產業發展,2015年以來共列資800余萬元。
3.甘南州普惠金融步伐加快。2015年,甘南州政府印發了《甘南州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5-2018)》,將電子商務發展納入普惠金融總體發展計劃。在政策引導下,農業銀行甘南分行將“四融”終端進行了全新升級改造,“融商”平臺功能模塊與“農銀e管家”電商平臺對接融合,增加了個體戶和惠農點企業商城注冊模塊,便利了線上、線下商戶農產品銷售買賣;甘肅銀行與藏寶網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提供500萬元免息貸款給予支持;郵政儲蓄銀行將藏寶網授信為郵儲銀行客戶,發放貸款130萬元用于支持網絡平臺建設;建設銀行借助“善融商務”企業商城定期開展“善融西部行—甘肅精準扶貧電商洽談會”,為州內各地優質農產品上網銷售提供有效途徑;工商銀行推廣的“融e行”、“融e聯”、“融e購”網絡直銷銀行平臺,有效提高了金融服務便利度。轄內金融機構依托州委州政府主推的“生態文明小康村”、“生態文明樣板村”建設,積極引導助農取款服務點與農村電子商務融合發展。
(四)威脅分析
1.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還不健全。電子商務的交易行為通過計算機和網絡實現,在整個交易過程中,涉及許多法律問題,比如欺騙、敲詐、交易一方否認交易行為等。目前,我國在電子商務方面的立法和相應標準還不完善,使得交易行為存在不可避免的風險,難以有效保證網絡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
2.網絡交易的風險性。電子商務以網絡為依托,在應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互聯網的自由性和開放性所帶來的安全隱患,再加上黑客技術,病毒技術的不斷發展,使交易雙方不同程度受到安全威脅,而我國的加密技術、數字簽名等信息安全技術還比較落后,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安全隱患。
3.跨部門間的協調問題。電子商務的應用涉及多個部門、多個行業,在信息資源、電子支付、身份認證、貿易流通、稅收等各個層面需要多方協作。目前,雖然全州制定了關于電子商務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明確提出資金扶持力度,但政府層面涉及產業培育、品牌開發、產品包裝、平臺打造等方面的“真金白銀”扶持資金落實不到位。目前,全州電商產業園大多以企業自發為主,投資壓力較大,影響到電商創業熱情。
三、對甘南電子商務的建議
(一)充分整合資源
電子商務產業是“互聯網+農產品種養殖標準化+商品化+品牌化+供應鏈”的系統工程,農產品標準化種養殖涉及第一產業,農產品商品化建設涉及第二產業,品牌化、供應鏈涉及第三產業。建議加大政策出臺及督促落實,明確任務目標和責任分工,全面做好規劃引導、政策扶持、人才培訓、市場監管等系列綜合配套服務,將電子商務發展作為“一把手”工程,部門聯動,合力推進。
(二)支持電子商務產業集聚發展
發揮基礎設施規模效應,打造電子商務平臺經濟集聚區載體,帶動功能性企業引入和上下游產業鏈延伸。鼓勵不同地區差異化發展,建設以倉儲分撥、物流配送、快遞服務為主導的電子商務物流園區,以平臺運營、軟件開發、營銷推廣等為主導的電子商務園區,以技術孵化、人才培訓、方案設計為主導的電子商務特色園區,形成覆蓋電子商務各環節,承擔平臺運營、物流配送、融資支持、各類服務等多功能、多業態的電子商務園區。
(三)加強品牌建設
依托甘南產品優勢,強化特色品牌建設,重點推出一個品牌的一個產品,以單一產品帶動其他產品銷量。嚴把產品質量關,進一步完善產品質量標準,對產品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銷售整個過程實行動態信息化管理,引導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淘汰落后產能,增加產品科技含量。
參考文獻
[1]陳尚德.我國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4,06:112-114
[2]姚元和.生態產品開發:條件、困境與出路[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5,04:25-28.
[3]李章梅,起建凌,孫海清.農村電子商務扶貧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5(2):74-75 .
[4]焦雪茹,張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網絡品牌的建立[J].商情,2013(33):59-60.
[5]娜仁花.探討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及問題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4(2):255.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 Gannan Prefe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WOT
YAN Rui YANG Haichun ZHANG Zhengxiang YAN Lili
(Gannan Prefecture Sub-branch PBC,Hezuo Gansu 747000)
Abstract:Under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Internet Plus”and “One Belt and One Road”,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in Gannan Prefec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giving play to Gannans advantageous resources and promoting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Gannan Prefecture by SWOT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Keywords:Ethnic Areas;Electronic Commerce;development;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