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
摘 要:語文作業對語文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綜合水平提升有很大的作用,學生通過完成作業,能夠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因此,老師在進行語文作業設計時,應注重引導學生完成作業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保持愉悅的心情,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本文主要就優化小學語文作業提高小學語文質量為課題進行探討分析,并提出一些個人觀點,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優化;有效性
一、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基本原則
(1)趣味性原則:即作業內容和形式要具有趣味,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其產生濃厚的興趣;
(2)主體性原則:在教育過程中始終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將學生作為認識和發展的主體;
(3)有效性原則:摒棄舊的“題海戰略”,而實行“減負”作業,讓學生用更少的時間獲得更大的學習收獲;
(4)開放性原則:給予學生充分自主選擇的權利,以此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從而有效激發他們獨立自主地完成作業,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
二、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現狀存在的問題
(一)作業設置的單向性
自上而下的作業是當前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設計作業的主要方式,教師設計作業的主要思路大多是從教材中直接選取,其中問題基本選自教材習題或者練習冊。學生只能被動記錄作業并照做。這種單向的作業設置,缺乏師生間的交流,同一套作業無法兼顧每個學生的不同需求。最終結果必然導致作業對學習基礎好、水平高的學生沒有挑戰性,而對學習基礎較差、理解水平較低的學生又“難于登天”等問題。
(二)作業內容的單調性
生字抄寫、注釋背誦、文章復寫等都是當前小學語文常見的作業內容,教師通過對教材內容的重點強調和要求學生反復抄寫,達到鞏固課堂知識的目的。一定程度上,這種方法或許對學生積累知識有所幫助,但從長遠來看,極不利于學生將知識聯系實際,將阻礙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三)作業答案的絕對性
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份語言材料,從不同角度解析,由不同人解析,就會產生多種不同答案。這是語文自身具有的模糊屬性使然。然而,在傳統語文作業設計中,卻未能充分考慮到這一點,作業問題的答案往往唯一且絕對,教師對作業進行評價時,常常采用“標準答案”作參照。非對即錯作業很容易致使學生形成定式思維,不利于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激發與培養。
(四)作業缺乏思考性
培養小學生的思維以及創造力是布置語文作業的目的之一。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都會布置大量抄寫的作業,如:抄寫優美句子、段落等,這樣不僅學生浪費大量的時間來完成簡單重復的作業,使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而且對學生的思維以及創造力的培養也會造成阻礙。
(五)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存在問題的影響因素
(1)教材方面的因素:目前很多教師慣用的作業布置方式是從課后的“思考與練習”中選取,但從當前許多教材課后習題的編排來看,存在題型單一、內容簡單重復、數量多但缺乏層次性等問題,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語言綜合能力培養;
(2)教師方面的因素:部分教師設計作業時,由于自身觀念的影響,對作業功能的認識出現偏差,致使其設計作業時隨意性大,且規范性不足,同時對作業結果的重視遠遠大于對作業過程的重視,導致學生的主體性受到損害。
三、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構想
(一)設計唱跳表現型作業
好玩、愛表現是小學階段學生最突出的個性,在“減負”的背景下,教師設計作業時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需求,設計出能讓學生自我表現的作業,如唱歌、跳舞、繪畫等。語文新教材中有許多朗朗上口的文辭,教師可以將其編成童謠,教給孩子,讓他們唱給家長聽。或者引導學生結合文本描述,用筆畫出文章內容,充分發揮兒童豐富的想象和創造力。
(二)設計專題收集型作業
收集型作業是很多孩子非常喜歡的一種形式,因為大多數收集型作業都與大自然和生活實際息息相關。對此,教師應當結合實際,適當設計些專題收集型作業。如帶孩子深入大自然,讓他們觀察自然中的一切,然后將觀察到的內容寫成調查報告。這種形式對于小學生而言,既新奇又富有挑戰性,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設計想象趣味型作業
新課標下的作業設計應當貫徹快樂學習原則,讓孩子在興趣的推動下,逐漸深入學習、探索知識。對此,教師設計作業要題目新穎,形式活潑,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如針對小學語文教材中諸多古詩詞和童話故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其進行仿寫或者續寫,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設計內容層次型作業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都不同,為了讓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從作業過程中收獲成功的喜悅,必須對作業內容進行分層,引導學生選擇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作業,最終獨立自主地完成作業。如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將作業設置成高、中、低三層,每層之間存在一定難度梯度,進而讓不同層次學生都能順利完成作業。
綜上所述,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語文作業應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促進思維發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促進學生智力開發。同時,作業也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鞏固課堂知識的重要環節。因此,教師必須優化作業設計,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玉梅.優化小學語文作業提高小學語文質量成效[J].神州,2013,03(29):98-99.
[2]曹越.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2,11(01):39-41.
[3]宋寶蓮.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策略[J].新課程(上),2016(05).
[4]童生旺.減負增效背景下優化語文作業設計的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