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運祥 趙莉
摘 要:新疆高職院校必須牢牢掌握教育陣地,牢牢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反滲透能力,在“去極端化”上主動進攻,堅決占領意識形態主陣地。通過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以加強“去極端化”工作,進一步抵御宗教極端主義的滲透。
關鍵詞:新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去極端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暴力恐怖活動的根源是民族分裂主義、思想基礎是宗教極端主義。”當前,宗教極端主義思想已成為影響新疆民族團結、宗教和諧,威脅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最根本因素。當前最突出的工作,就是要深入推進“去極端化”。
新疆高職院校是教書育人、傳播思想理論知識的場所,也是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斗爭的主陣地。宗教極端勢力為達到其制造思想混亂和社會動亂、進而分裂祖國的政治目的,加大了向學生群體的滲透趨勢,企圖擴大成員范圍、爭取涉恐力量。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堅決抵御和防范宗教極端思想向高校滲透,是我們與“三股勢力”斗爭的關鍵環節和戰略制高點。
一、當前新疆高職院校在“去極端化”工作中面對的困難與挑戰
(一)少數民族學生宗教思想較濃
在新疆高職院校中,絕大部分少數民族學生有信仰宗教的家庭背景。部分學生從小被家長要求學習經文,受家庭及當地社會環境的影響自小就有宗教意識。近年來,宗教極端主義思想毒害少數民族大學生,利用信仰宗教的少數民族家庭和青年大學生的這一背景,利用學生自小養成的對宗教樸素情感,通過互聯網等多種途徑進行拉攏,學生一旦降低了警惕性就很容易被誘騙上當,甚至使一些孩子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宗教極端主義思想滲透依然嚴峻
高校是傳播理性、科學和知識的場所,也是境內外“三股勢力”與我們爭奪青少年的戰場。宗教極端勢力為達到其制造思想混亂和社會動亂、進而分裂國家的政治目的,加大了向學生群體的滲透趨勢,企圖擴大成員范圍、爭取涉恐力量。社會與家庭教育環境因素的影響,宗教極端主義思想在學生中的滲透并未能杜絕,我們的教育所進行的“理性”的熏陶與“科學”的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潤物無聲的過程,宗教極端思想則基于“宗教感情”,可能一個視頻、一個冊子、一個謠言、一次蠱惑就完全可能顛覆我們的教育。說明在我們的教育中,學校、社會、家庭教育還存在脫節,也說明我們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和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在形式內容上還有許多需要我們研究和改進的地方。
二、加強新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在“去極端化”工作中的現實意義
新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區別于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由《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課程)、《新疆歷史與民族宗教理論政策教程》(以下簡稱《教程》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課程)三門課程加德育活動課、形勢政策課和開學初集中教育講座構成。加強三門課程在“去極端化”教育工作中的針對性,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內容和設計上更加有效地開展“去極端化”教育工作,是深入推進高職院校去極端化,抵御和防范宗教極端思想向校園滲透,貫徹落實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的重要舉措,是教育系統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斗爭的進一步深化,是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一項十分緊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務。
新疆高職院校必須牢牢掌握教育陣地,牢牢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針對當前新疆高職院校“去極端化”工作形勢,通過進一步加強《基礎》、《教程》、《概論》三門課程和德育活動課、形勢政策課中的內容和路徑設計,進一步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宗教、正確認識新疆“三史”,加強“五觀”、“五個認同”教育,提高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反滲透能力。
三、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去極端化”工作中的內容與路徑設計
“去極端化”工作任重而道遠,為了讓廣大青年學生能正確地對待暴恐事件、看待宗教,必須立場堅定地反對宗教極端思想,反對暴力恐怖,并爭做“去極端化”工作的先鋒。為了切實維護好新疆高職院校的安全和穩定,必須有針對性的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通過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去極端化”工作中的內容與路徑設計,以做好當前新疆高職院校“去極端化”工作中面對的種種問題。
(一)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抵御和防范宗教極端思想向高職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滲透,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筑各族青少年的精神家園,深入開展中國夢主題宣傳教育,要充分結合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實際,體現在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中,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少數民族優秀傳統道德成為我們打造和諧校園、文明校園的精神力量。
《基礎》課應著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于少數民族大學生培養目標來解讀,總體上起到指導性的作用,使大學生明確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大學生義不容辭的任務,其內容的講解,可根據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融進個人的人生價值追求和社會公德的培育中。具體落腳在規范性、實踐性上,讓大學生懂得如何在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和規范自己的行為,應尤其注重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弘揚中國精神 共筑精神家園”兩部分強化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概論》課應該基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視角,依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改革實踐,結合“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依據、邏輯關聯、現實意義,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出理性的色彩。
(二)積極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正確的社會責任感
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刻,如何引導他們認識自身擔負的使命,明確身上的責任,成為擺在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務。《基礎》課應在引導大學生明確社會角色定位和歷史使命的基礎上,加強對他們人生價值觀的正面引導,力求讓他們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培養他們的奉獻意識;《概論》課應讓學生充分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把個人理想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勇敢肩負起國家使命和時代賦予的重任;新疆地方課程《教程》課程應在講清新疆歷史發展進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勇擔建設新疆發展和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歷史重任。
(三)進一步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法治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宗教事務條例》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國家實行教育與宗教相分離,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學校進行宗教活動。學校是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場所,是傳播科學無神論的陣地,這是一個需要堅持的根本原則問題。新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結合新疆特殊區情及當前反恐維穩實際,進一步加強“一反兩講”教育和普法教育,教育學生遵守法律和校紀校規,嚴禁在校內外從事宗教活動,讓各族師生提高法律意識,用法律約束各族師生的行為。尤其要在《教程》課程中設計加入《反恐法》相關內容。
(四)正本清源,批駁宗教極端思想的謊言謬論
新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尤其是《教程》課程,應該重點對少數民族大學生講清新疆發展史、新疆民族史和新疆宗教演變史,更應該讓學生對于這些問題的研究與認識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斷強化,使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和黨的宗教政策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而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和歷史觀。同時要從新疆的地緣政治出發,重視新疆歷史及其與周邊國家之間的歷史與現實問題,可以通過《概論》課程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向學生指明伊斯蘭教在中國化過程中的特點,使學生堅持馬克思主義無神論,樹立科學世界觀,正本清源,批駁宗教極端思想的謊言謬論。
做好以上四個方面,發揮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抵御宗教極端思想滲透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共同筑牢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鋼鐵長城,讓在新疆上空游蕩的“幽靈”徹底消失,為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李玲,宋新偉.新疆高校抵御和防范宗教極端主義滲透研究.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24-30.
[2]楊超.新疆高校加強抵御宗教極端主義滲透的對策思考.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2014(4):73-76.
作者簡介:張運祥(1988—),男,漢族,新疆烏魯木齊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新疆少數民族宗教。
趙莉(1988—),女,漢族,新疆昌吉人,碩士研究生,講師。
注: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2016年校級課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去極端化”教育工作中內容與路徑的設計研究》結題項目論文,項目批號:XJNZYSK201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