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繪本主要就是利用圖畫進行故事講述,并配上一些簡單的英文解釋,與傳統的純文本文學有著極大區別,在使用過程中體現出直觀性、生活性、故事性、情感性、重復性和節奏型等諸多特點,能夠有效激發閱讀者的興趣,使閱讀者真正理解其中的內容和含義,這在學前英語教學中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鑒于此,本文就針對英語繪本在學前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深入分析,希望能為英語繪本在學前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提供有效參考依據,進一步提高學前英語教學的整體效果。
關鍵詞:英語繪本;學前英語教學;應用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英語專業的教學水平,對學前英語的教學更是提出了諸多要求,不僅要確保學生能夠準確掌握教材內容的理論知識,也要采取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學前英語教學的整體效果,為學生的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而英語繪本作為一種結合了文字和圖畫的兒童圖書,將其應用到學前英語教學中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高,對我國學前英語教學的持續發展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一、英語繪本在學前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利用英語繪本進行學前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圖片和文字的結合運用能夠使教學內容更具有直觀性、生動性和形象性,使學生感到身臨其境,更容易理解繪本故事的內容和意義,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The Giving Tree》這一繪本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黑色鋼筆輪廓、簡單的短句和黑白色的畫頁就能夠使學生理解樹的博大情懷。同時,“樹很快樂”這一句話在繪本中出現了多次,充分體現了作者的真實情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聲情并茂的去朗讀這一句話,以此調動學生的想象能力,使學生能夠對繪本內容產生一個新的想象。此外,在學生遇到陌生的英語單詞時,教師可以利用繪本圖畫讓學生對英語詞意進行猜想,并結合故事情境使學生的被動式學習轉變到主動式學習。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英語繪本具有較強的重復性,某個詞匯或某個語法會在同一個故事中重復出現,且頻率較高,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繪本內容的記憶,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高[1]。例如在進行《Big Ben》這一繪本的教學過程中,其中Ben eats an apple,Ben eats an orange,Ben eats an egg就是一段重復出現的句子,在呈現相應的圖標之后,讓學生去反復閱讀這一段句子,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句子的含義,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同時,大多數英語繪本中的詞匯都具有較強的節奏性,能夠對學生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刺激,使學生能夠主動對這些句子進行閱讀,并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實現對理解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英語繪本在學前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英語繪本的選擇
英語繪本的選擇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師在選擇英語繪本的時候要嚴格遵循幾個基本原則,確保英語繪本在學前英語教學中的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揮。
1.貼近生活的原則
在選擇英語繪本的時候,應優先選擇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的故事,繪本中的內容可以是寓言、童話和生活趣事[2]。例如在《David,DO》這一繪本中,講述的是大衛喜歡在家搗亂,而大衛的媽媽就會說“NO”來制止他的行為,這個故事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繪本內容上,可以保證整個教學過程的效率和質量。
2.語言重復性高的原則
在選擇英語繪本的時候,應盡量選擇語言重復性較高的繪本,以此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例如在《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這一繪本中,講述的是毛毛蟲吃了各種水果和食物,其中反復使用了“He eats through...”這一句型,這種重復性較高的句型能夠有效加深學生對繪本內容的記憶,使學生能夠重復理解和替換這些句型,并產生一些聯想記憶,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3.適應語言能力的原則
在選擇英語繪本的時候,要合理控制繪本內容的學習難度,故事文本中的陌生詞匯要控制在3%—5%范圍內,且故事的結構要簡單,情感也要清晰,確保繪本知識的學習難度在學生的語言能力范圍中[3]。若是繪本中的文化意識較強,就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確保學生能夠真正明白繪本的內容和意義。
(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
在利用英語繪本進行學前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繪本閱讀,使學生能夠在靈活、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下對繪本知識進行學習和掌握,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1.確定線索,把握整體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繪本塑封對繪本的內容進行猜想,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前英語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4]。例如在進行《Theres an Alligator Under My Bed》這一繪本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生觀察繪本的塑封之后,要求學生猜想一下主人公與鱷魚會發生什么事情,也可以引導學生提出想要知道的問題,以此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想象力,使學生產生想要進行繪本閱讀的沖動。其次,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先看一下繪本的扉頁,要求學生對繪本故事的大概內容進行猜想,也可以直接對繪本內容進行介紹,通過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2.融合語境,仔細品味
在學生查看完繪本內容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繪本中的重復詞句進行查找,也可以在詞句和圖片的基礎上對詞句在文章中的時態進行判斷,并在學生對繪本故事的概要有著初步了解之后,讓學生對繪本的故事內容進行深入學習,整個過程可以適當布置一些任務和線索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能力[5]。例如在進行《If You Give a Mousea Cookie》這一繪本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展示一些圖片,將其作為學習線索讓學生能夠對故事情節進行回憶和聯想,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故事延伸,發揮想象
在進入最后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對所學的句型和詞匯進行鞏固和練習,也可以結合繪本的內容擴展一些相關的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If You Give a mouse a Cookie》這一繪本中,講述的是主人公給老鼠一塊餅干,老鼠會索要一杯牛奶,牛奶喝完了會索要一張紙巾,一直到老鼠睡覺要主人公講故事,再重新回到老鼠渴了索要牛奶、餅干等等,整個故事是一個循環,教師可以利用Circular story進行故事延伸活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編織出各種有趣的新故事,使學前英語教學的整體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充分發揮英語繪本在學前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教師應合理選擇英語繪本,并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和掌握繪本中的知識,為學前英語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邱婷婷.英文繪本閱讀在學前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與意義[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05):143-145.
[2]張娟,謝徐萍.英語繪本在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02):94.
[3]姚柯宇.英文繪本在學前教學中的應用與意義[J].新西部(理論版),2016(14):170.
[4]江美麗.淺析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21):18.
[5]連榮.英語繪本在學前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3):145-146.
作者簡介:魏冰冰,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