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琴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2--01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醫學的要求不僅僅體現在生理上,心理逐漸被人們所重視[1]。現今多數產婦在成功分娩后均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產生,繼而會對之后的治療造成影響。所以迫切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避免產婦不良情緒的產生,提高臨床療效。本研究探討母嬰床旁護理措施對產婦產后焦慮和遵醫行為的影響,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04例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組52例,觀察組產婦年齡為22~45歲,平均年齡為(27.23±1.42)歲,順產19例,剖宮產33例,嬰兒體重為2.4~7.0kg,平均體重為(3.4±0.3)kg;對照組產婦年齡為22~46歲,平均年齡為(27.45±1.37)歲,順產20例,剖宮產32例,嬰兒體重為2.3~7.1kg,平均體重為(3.3±0.2)kg。兩組產婦年齡、嬰兒基本情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產婦成功分娩后,囑咐產婦注意多休息并對嬰兒進行洗浴、按摩以及監測,同時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
觀察組采用床旁護理,產婦完成分娩后,護理人員時刻陪同在病床旁,采用和善耐心的態度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以及產后指導,如對嬰兒洗浴、喂養的方法、適當的撫摸等[2]。護理過程中采用護理與指導同時進行,并有計劃的對產婦進行分階段性的相關知識講解,如新生兒的疫苗接種、產后恢復、避孕措施等。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產婦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將產婦入院、產后以及出院時的評分進行比較。對兩組產婦產后遵醫行為情況進行比較,內容包括撫摸、洗浴、游泳、臀部護理以及母乳喂養。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數據采用SPSS 19.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加標準差方式(±s)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焦慮自評量表評分:觀察組入院時(86.23±21.54)分,產后(85.21±20.43)分,出院時(64.68±15.33)分;對照組入院時(84.13±20.31)分,產后(83.61±20.29)分,出院時(80.74±24.06)分。兩組產婦入院時和產后焦慮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出院時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產婦產后遵醫行為情況:觀察組洗浴(18.53±2.01),撫摸(18.87±2.13),游泳(17.34±2.01),母乳喂養(16.89±1.76),臀部護理(17.72±1.48);對照組洗浴(15.72±1.85),撫摸(16.45±1.80),游泳(13.76±1.88),母乳喂養(12.58±2.30),臀部護理(14.00±1.82)。兩組產婦產后洗浴、撫摸、游泳、母乳喂養、臀部護理等遵醫行為比較觀察組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現今的產婦分娩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產婦會在分娩期間或分娩后產生焦慮等不良情緒,這對產婦的心理健康和恢復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近年來床旁護理得到了廣泛的臨床應用,其是指在產婦圍產期進行母嬰同室保健,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促進產婦與新生兒的健康[3]。其對常規護理模式中母嬰分離觀察治療的弊端進行了改善,讓嬰兒與產婦處于同一空間,護理人員時刻陪同在床旁進行相關護理,并保持與產婦經常交流,緩解產婦焦慮情緒,告知產婦對嬰兒洗浴、按摩的正確方法,指導產婦產后恢復,對嬰兒如何預防感染等不良情況發生進行講解,達到降低產婦焦慮情緒,提高產婦與護理人員配合度的目的,繼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4-5]。本研究探討母嬰床旁護理措施對產婦產后焦慮和遵醫行為的影響,結果表明,入院時及產后兩組產婦焦慮比較差異不顯著,出院時觀察組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并且遵醫行為情況,洗浴、撫摸、游泳、母乳喂養、臀部護理均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用母嬰床旁護理有利于降低產婦的焦慮情況,提高產婦產后的遵醫行為,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尤玲英. 母嬰床旁護理措施對產婦產后焦慮和遵醫行為的影響分析[J]. 大家健康旬刊, 2014(3):239-239.
葉朝陽, 魯媛, 李紅秀. 母嬰床旁護理對產婦產后的焦慮與遵醫行為的影響研究[J]. 首都醫藥, 2014(22).
郭玉晶. 母嬰床旁護理對順產產婦產后焦慮抑郁的康復影響研究[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2):270-271.
方燕芬, 陳明霞. 母嬰床旁護理對產科初產婦產后焦慮的影響觀察[J]. 黑龍江醫藥, 2016, 29(5):1008-1010.
王曉英. 關于母嬰床旁護理對順產產婦產后焦慮抑郁的康復影響觀察[J]. 現代養生月刊, 2016(6):15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