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飛群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2--01
前言:選擇本課題的原因為近年來中醫護理干預的價值越來越受到關注,尤其是在骨科手術患者方面,護理干預對緩解患者疼痛程度具有重要意義。開展本文研究的意義在于,進一步證實骨科手術患者借助于護理干預能夠達到的鎮痛效果。骨科所收治的患者多是基于意外傷害或是年齡因素所引發的疾病,而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多是病情較為嚴重者,在手術治療后,基于疾病本身以及手術治療等因素導致患者會承受劇烈的疼痛,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會間接的影響到患者的術后康復。針對此,需要關注到接受手術治療患者的疼痛干預,而護理便是一種有效手段,從多年來臨床護理學的發展來看,多種護理干預模式的針對方向以及應用效果均不一致,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1 骨科手術術后疼痛機制及影響研究
1.1 骨科手術術后疼痛機制
骨科手術術后疼痛機制為患者在經由骨科手術刺激后出現一系列的機體反應,疼痛對于患者的精神會造成一定的創傷,由此引發恐懼或是焦慮等心理。羅秀艷(2017)等學者對骨科手術術后疼痛內源性生化機制進行了探究,并提出疼痛是基于多種神經遞質與神經調節物質所引發的綜合通,同時存在中樞敏化、神經可塑性等較為復雜的機體反應過程[1]。何蓓芬(2017)等學者針對此提出,經由手術治療后的骨科患者,在術后多會持續性的疼痛,其原因主要是術后損傷的神經末梢,在自我修復的過程中形成神經瘤,由此提升了刺激的敏感度,從而引起自發性的沖動,為此,術后疼痛應該是基于手術創傷而引發的機制較為復雜的局部疼痛綜合癥[2]。
1.2 骨科手術術后疼痛特點
骨科手術術后疼痛在不同患者中會出現不同的表現,例如,部分患者術后持續性中度疼痛,部分患者陣發性的重度疼痛等。針對骨科手術術后疼痛特點,宗曉(2017)提出,骨科手術術后疼痛程度多比較劇烈,常規情況下是中度疼痛與重度疼痛,同時疼痛的持續時間比較長,多為4天到2周[3]。吳夢(2017)等學者有提出,在術后持續性的疼痛期間,患者多可能會發生炎癥反應,從而進一步增加術后疼痛程度,也由此影響到患者的康復質量,針對此,學者認為適當的鎮痛處理具有其必要性[4]。
1.3 骨科手術術后疼痛影響
骨科手術術后疼痛對患者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包括對術后康復的影響、對患者精神狀態的影響等。針對骨科術后疼痛影響問題而言,崔海云(2015)等學者有提出,骨科手術術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與其自身焦慮以及恐懼等表現具有著一定的相關關系,也由此導致患者容易出現各種不良心理問題,從而影響到整個康復過程[5]。邱俊玲(2017)等學者有提出,骨科手術過程中尤其是關節置換術的術后疼痛最為嚴重,這種疼痛程度多比較劇烈,患者難以忍受,對于患者的心理與生理均會造成一定的負擔,對患者術后早期功能鍛煉的實施也會造成較為嚴重的不良影響[6]。
2 骨科手術術后疼痛引發因素研究
2.1 創傷方面因素
骨科所收治的患者多是基于意外傷害或是年齡因素所引發的疾病,而其中意外傷害原因所導致的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所占比重較高,在此部分患者中,創傷性因素是引發患者疼痛的基礎原因。關于創傷因素所引發的疼痛問題,張良(2017)等學者認為,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之后出現疼痛的主要原因是出現創傷與實施手術治療再次引發的刺激反應[7]。胡婷婷(2017)等學者在其研究中有指出,患者在手術之后出現血腫或是體位不當等情況會進一步增加患者術后疼痛[8]。
2.2 患者自身方面因素
就患者自身因素所引發的疼痛問題而言,馮金妹(2017)認為,處創傷基礎因素之外,患者的性別、年齡、心理素質等也會對術后疼痛程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女性與年齡較小以及心理素質較差患者的疼痛程度會更為明顯,自身抵抗疼痛的水平也較差[9]。王惠敏(2017)認為,文化素質的差異性也會導致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性造成影響,而部分患者對于鎮痛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與是否會產生疑慮,而拒絕應用鎮痛藥物,由此對疼痛的治療過程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10]。
2.3 護理人員方面因素
李翠霞(2017)在其研究中有提出,有近60%的護理人員對于疼痛護理的知識未能夠完全的掌握,同時對患者術后疼痛的認知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針對這一情況,護理人員對術后疼痛的認知水平以及專業技術等情況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其對患者術后疼痛處理的態度[11]。姚坤(2017)等學者有提出,護理人員面對工作的態度對于患者術后疼痛的干預效果也會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若是護理人員能夠積極的了解患者的疼痛狀態以及主觀情緒等,便于及時的做出處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12]。
3 骨科手術術后疼痛護理措施研究
3.1 西醫鎮痛護理干預
3.1.1 藥物鎮痛
代艷華(2016)認為,在手術之前指導患者合理的應用鎮痛藥物,是現代臨床中解決術后疼痛的主要辦法,但是,鎮痛藥物具有著一定的時效性,為此,盡早的給予鎮痛藥物具有較好的效果,從而緩解對患者的傷害[13]。預防性鎮痛藥物干預方法的應用劑量較小,所能夠達到的鎮痛效果較為明顯。謝海燕(2016)在其研究中指出,在對患者應用鎮痛藥物干預期間,需要多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觀察,若發現異常情況,則需要及時的通知醫生進行處理,避免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對患者造成進一步的傷害[14]。
3.1.2 物理鎮痛
張美群(2016)等學者在其研究中提出,物理鎮痛干預也就是除陣痛藥物應用之外的干預措施,可采用對患者患肢體血運不會造成不良影響的條件下,結合其實際情況給予熱敷、冷敷、按摩等護理干預方法[15]。孟琦(2016)等學者提出,冷敷具有較好的局部麻醉效果,能夠緩解患者的炎性水腫,熱敷的作用是減緩患者肌肉痙攣情況。骨科患者在手術治療之后,其活動會受到限制,護理人員可協助患者進行翻身,并給予舒適的體位護理,能夠促使其全身的肌肉得到放松,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16]。
3.2 中醫鎮痛護理
3.2.1 情志療法
姜靜(2016)認為,給予疾病或是創傷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促使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可能會出現焦慮、恐慌等心理問題,這些情緒變化會導致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力有所降低,促使疼痛程度升高,針對此,護理人員需要給予必要的心理干預,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對其講解手術的成功性,并告知其會逐漸康復,在語言與肢體上給予安慰[17]。陳芳芳(2016)有提出,中醫護理涉及到多種內容,包括針灸、刮痧、中藥熏洗等均屬于中醫護理范疇,需要護理人員熟練的掌握各種護理技能,以便于能夠經由中醫護理達到控制并發癥同時輔助提升治療效果的目的[18]。而針對骨科手術患者術后鎮痛干預而言,中醫護理干預中,護理人員會對患者給予一定的心理干預、鎮痛處理等,由此促使患者在生理上以及心理上的不良因素均有明顯的改善,由此導致其生活質量也有明顯的提升。
3.2.2 物理鎮痛
石穎(2016)有提出,手術治療后,腫脹是致使疼痛發生或是增加的主要因素,護理人員需要遵醫囑應用活血化瘀藥物對患者的腫脹部位進行擦拭,改善腫脹程度,由此來緩解患者疼痛程度。另外,對患者與患者的家屬講解功能鍛煉對術后康復的重要性,協助患者在床上翻身,在患者身體狀況逐漸恢復后,指導患者在床上進行簡單的肢體鍛煉,后逐漸的下床鍛煉,促使其能夠盡早康復[19]。粘燕(2016)認為,按摩是中醫護理中比較常用的手段,針對術后患者,可依據經絡理論,在骨折位置選擇穴位實施按摩,經由按摩穴位來促使經絡暢通,同時也能夠調理氣血,從而降低術后疼痛程度[20]。
結論:
骨科所收治的患者多是基于意外傷害或是年齡因素所引發的疾病,在手術治療后,基于疾病本身以及手術治療等因素導致患者會承受劇烈的疼痛,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會間接的影響到患者的術后康復。針對此,有必要竟有多種措施的應用來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術后疼痛對患者的影響。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參與到術后疼痛干預措施的研究中,其研究結果多主要集中在骨科手術術后疼痛原因、不良影響、具體護理措施等幾個方面。而就鎮痛干預而言,可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中醫護理干預或是西醫護理干預。
參考文獻:
羅秀艷,陳曉蘭,康信任.綜合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的療效及心理影響[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7,32(10):115-117.
何蓓芬,王麗冰.骨科術后疼痛護理的研究進展[J].長治醫學院學報,2017,31(05):397-400.
宗曉.對行骨科手術后的患者實施規范化疼痛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17):279-280.
吳夢,王圣潔,劉秋霞.護理干預措施對骨科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3):282.
崔海云,洪小麗.舒適護理措施對下肢骨科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和體會[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3):146-147.
邱俊玲,陳愛莉.骨科術后疼痛的中西醫結合護理[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08):93-96.
張良,王靜靜,潘友艷.骨科手術后疼痛的護理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35):6857.
胡婷婷.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因素及護理[J].當代臨床醫刊,2017,30(02):3020-3010.
馮金妹.綜合性護理干預緩解骨科術后疼痛的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04):99-101.
王惠敏.創傷骨科手術患者疼痛的護理干預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08):165-166.
李翠霞.親情護理干預對骨科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4):2661.
姚坤,李敏,唐雨雪.創傷骨科手術患者疼痛的護理干預及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7,23(01):139-140.
代艷華.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1):274-275.
謝海燕.中西醫結合護理應用于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9):135-136.
張美群.疼痛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7):100-101.
孟琦.優質護理在骨科病房術后疼痛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8):3635-3636.
姜靜.探討中醫辨證施護對骨科手術患者術后疼痛控制的療效[A]..中國中藥雜志2015/專集:基層醫療機構從業人員科技論文寫作培訓會議論文集[C].:中國中藥雜志社,2016,02(12):6.
陳芳芳,葉瓊.探討護理干預措施對骨科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1):231-232.
石穎.護理干預措施改善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研究進展[J].醫療裝備,2016,29(07):201-202.
粘燕.護理干預對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6,22(0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