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輝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2--01
醫學教育主要將人體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具有較強的專業性以及實踐性,是一項艱巨而又復雜的基礎性工程。高職高專學校“雙師型”教師不僅要具備教學素質,同時還需要具備醫師基本臨床素養;不僅要有高尚的情操,同時還需要具備師德醫風。所以,構建一支教學水平高、結構合理、臨床技術精湛的師資隊伍是醫學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保障以及前提。高職高專學校臨床醫學“雙師素質”隊伍建設在推動專業發展以及提升教學質量等方面都將具有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雙師素質”教師概述
“雙師素質”教師指的是對高職高專院校專業教師的身份、資質以及素質要求。對于醫學類院校來說,“雙師素質”教師則是指,不僅具備了教師資格,同時還具備了醫師資格的專業教師。當前,因為高職高專醫學類院校不斷的擴招,超負荷的教學任務不僅提升了專業教師的勞動強度,同時也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培養更多的“雙師素質”教師能夠有效的緩解高職高專醫學類院校師資力量短缺的問題,從而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
二、“雙師素質”教師在高職高專學校臨床醫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完善內容、突出重點 “雙師素質”教師因為本身具有多年的臨床工作經驗,因此他們能夠掌握醫療市場動態,對于醫務工作人員的職責有著清晰的認識,所以在實際臨床教學過程中,會選擇滿足實際教學需要的教學內容,著重闡述一些地域性的常見病癥,對于教材當中涉及到的一些臨床中很難遇見的疾病,則通常會選擇性的刪減,將學生有限的精力放在重點實際問題的講解上。比如內科教師在教授心率失常這種病癥的時候,不僅要講解致病機理以及診斷、治療方法,還需要為學生講解如何從心電圖中診斷出其致病原因,實際臨床工作中結合心臟聽診,完成病癥的診斷與治療。
(二)認真傾聽,結合實例 “雙師素質”教師的主要工作不單單是教書育人,同時也兼具了救死扶傷的任務,這種臨床工作實踐經驗能夠幫助他們獲得更加感性的知識,如果將這些知識融入到課堂教學工作中,無疑將會使得課堂內容更加的充實,臨床醫學課程教學也不再那么枯燥。比如在闡述相關教學內容之前,可以針對自己臨床工作病例,將該病例相關的患病史、輔助檢查、提個檢查結果等實際情況事先講述給學生聽,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也對該病情有了直觀的認識,然后結合教材內容,使得學生能夠將感性認知與理論知識有效結合在一起,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在臨床實踐工作過程中,“雙師素質”教師都積累了很多臨床資料,這些資料涉及了病例的影像資料、住院病歷以及誤診情況,如果將這些內容搬到臨床醫學課堂教學中,采用多媒體的形式,在大屏幕上播放與病例相關的內容,其對于課堂教學而言是一種極大的豐富,同時也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病例的理解,并能夠將其用于今后的實踐工作中。
(三)培養技術,確立方法 高職高專醫學院校樹立“雙師素質”教師的初衷就在于將臨床工作實踐搬到課堂教學中來,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提升學生臨床醫學基本功。“雙師素質”教師因為長期處于醫療工作的一線位置,因此他們對于學生臨床基本功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也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通過展示一些不規范的臨床操作技術,使得學生少走彎路,可以更加牢固的記住技術要求,從而將其用于臨床實踐工作中。
與此同時,醫療行業本身就非常重視溝通,“雙師素質”教師因為具備了多年的臨床工作經驗,他們認為醫務工作人員的溝通能力將會直接決定其對于病情的掌握,是基本的,同時也是必備的技能。所以,在平時的的教學過程中,“雙師素質”教師會更加注重對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比如在問診的過程中,需要充分掌握技巧與方法,通過情景教學的形式,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得學生能夠完成問診的整個流程,并且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為學生打分,指導學生改正其不規范或者是遺漏的內容。
三、結語
當前,高職高專教學工作與發達國家職業教學工作相比,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依然有很多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強化高職高專醫學專業“雙師素質”教師的隊伍建設,提升其在教學工作中的積極作用,能夠為職業教育改革以及醫療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王李俊, 楊琴, 艾瑛,等. 淺談校本培訓在中醫藥高職高專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中的重要性[J]. 中國校外教育旬刊, 2014(S1):316-316.
韋思明, 戴玉英, 蔣建平,等. 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探討[J]. 教育教學論壇, 2013(10):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