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 方麗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2--01
IUC是多系統功能衰竭及各類重癥患者集中地,護理服務對象特殊性及工作環境特殊性使得ICU護士常常在工作中暴露在多種職業性危害因素中,工作中職業風險因素不僅損害護理人員身心健康,對整個科室乃至醫院的醫療護理質量造成不良影響,不利于院內護理發展[1]。因此ICU護士職業健康受到社會關注。認識到護士自身職業風險因素,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管理,提高護士職業素養,改善科室護理質量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5年4月-2016年2月期間筆者選取所在醫院ICU護理人員25例作為研究對象,開展人性化管理,本科學歷、大專學歷、中專學歷分別為7例、11例、7例。工作年限(1~15)年,平均(5.6±1.3)年。
1.2 方法
使用李紅等制定的《護理職業風險評估問卷》[2]調查ICU護士職業風險因素,總分半信度Alpha>0.8,克倫巴赫α系數為0.94,內部信度高。針對調查結果中的職業風險因素調整管理制度,使用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方法:①改善工作環境,引進“人文關懷”理念。物質環境的改善,做好院內綠化、衛生、裝修,增添隔音設施,強化儀器保養,安裝空氣凈化器;提供專門的護士休息室,增添辦公自動化設備,便于護士在醫院網絡更新記錄,為人才培養提供專門教師及現金的教學設備,靈活使用PPT教學、視屏教學、音頻教學等教學方法,定時傳輸疑難雜癥護理新方法到共享網絡平臺。②激勵管理,加強護理操作風險預防培訓。正確處理精神鼓舞與物質獎勵的關系,通過給予榮譽證書、成就證明、提供外派學習機會、提升職位等鼓勵護士積極進取,重視護士潛能,尊重其意愿;針對ICU護理中可能出現的氧中毒、氣壓傷、人造光及噪音污染、割傷、砸傷、感染等危險因素進行預防培訓,定期抽查學習成果,提高ICU護士自我保護意識及法律意識[3]。③實行APN連續性排班,改變連續夜班;改變獨立夜班為新老護士搭配夜班;將夜班和下午班交接的時間安排為下午5點;護士向上級反應自己學習及家庭需求協商是上下午班還是早班。
1.3 觀察指標
使用Maslach職業枯竭量表(MBI)[4]評估護士職業倦怠風險,記錄職業風險因素,根據護理考核成績評估干預前后兩組護士對護理風險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行為規范程度以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各項均為50分。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使用“±s”表示,劑量資料使用“%”表示,結果使用t/檢驗。P<0.05,表示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職業風險調查結果 管理及人際關系、工作環境及資源、工作時間發生率最高,是主要護士職業風險因素, P<0.05。詳見表1。
2.2 人性化管理前后護士MBI得分 干預后,護士去人格化及情感耗竭分數均明顯下降,P均<0.05,P>0.05。詳見表2。
2.3 人性化管理前后本組護士行為、工作滿意度、風險知識分值對比 干預后,護士行為規范、工作滿意度及風險知識分值均明顯提高,P均<0.05。詳見表3。
3 討論
ICU護士常暴露在多種可導致職業危害的因素中,包括心理、物理、化學等因素。院內工作環境、管理制度等更近慢,未適應護士需求,工作量增加給護士來帶更多壓力。在長期超負荷工作和壓力下護士會出現對工作缺乏熱情,甚至出現職業倦怠,護理工作中出現服務態度差、護理操作不當等情況,容易引發醫患糾紛。因此有必要分析ICU護士職業風險,預防職業倦怠,提高護士職業素養。
本次研究首先分析ICU護士職業風險,工作時間安排、工作環境及資源、管理及人際關系是本次調查中最突出的職業風險因素,其發生率明顯高于其它項,P<0.05。
資源缺乏是影響ICU護士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力資源匱乏與繁重的工作量的矛盾在ICU護理中日益突出。目前我國ICU床護比例為1:1.45,這說明超負荷工作在我國ICU中較普遍,因此需要緩解ICU護士工作強度[6]。本次人性化管理中通過調班改變了以往個人連續夜班,新老護士搭配,既能緩解個人值夜班的畏懼感、疲勞感,有利于緩解心理壓力,處理夜間緊急事件時新護士能得到老護士的經驗支持,減少行為失誤。合理排班制度將下午與晚間換班時間提前,在下班高峰期前到達醫院,避免交通擁堵導致上班晚點,并增加護士與家人接觸機會,調節工作與家庭的平衡。合理排班能緩解人力資源矛盾、工作時間矛盾,緩解職業倦怠,本組護士MBI各項分值均下降,P<0.05。工作環境是ICU護士職業風險因素,ICU護士護理中接觸的醫療儀器多,存在噪音、超聲波、激光、紫外線等危險因素,高壓氧治療陪護中有氧中毒等不良反應發生[7]。且ICU病房密閉,空氣流動差,多種異味混合降低空氣質量,護士長期處于這種污染性環境中易出現煩躁情緒,難以集中注意力。人性化管理通過增添設備凈化空氣,增添護士休息室,搞好院內綠化打造舒適、安全的工作環境,調整患者工作心態。此外加強護士自我保護意識及操作技巧培訓,減少護士受物理、生物、化學性傷害的機會,使其工作更加嚴謹。人性化管理通過平衡物資與精神獎勵激勵護士積極學習,提供護士工作、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人性化管理后本組護士護士行為規范、工作滿意度及風險知識分值上升至(32.08±2.42)分、(31.13±3.17)分、(38.05±2.01)分,與干預前差異明顯,P均<0.05。
綜上所述,工作環境及資源、管理及人際關系、工作時間安排是ICU護士主要職業風險,通過人性化管理能調節工作時間,平衡工作與家庭關系,優化培訓設施、ICU病房環境,緩解人力資源與繁重工作的壓力,能有效預防職業倦怠,提高ICU護士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肖燕.ICU護理風險事件及防范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211-212.
張秀榮.優質護理服務在規避ICU護理風險中的作用[J].中外醫療,2013,32(32):152,154.
卓雅淑,黃麗麗,羅小菊等.護理風險授權管理對急診ICU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護理,2013,5(2):156-158.
宋曉慧.優質護理服務在規避ICU護理風險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5,12(28):201-201,202.
顧琴,張紅,黃華等.無縫隙護理管理在急診-ICU患者轉運交接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4):109-110.
尹麗華.中醫老年病科護士職業倦怠原因探討[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5,36(11):90-91.
宋紅,徐連英,任華玉等.對醫生人文關懷的價值思考與對策[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