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 徐武軍
摘要:針對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經營短板指標完成率低、經營數據維護工作量大、信息資源不共享,過程管控難度大等問題,通過理順管理關系,規范工作標準和流程,開發經營管理系統統一平臺,實現資源整合,信息共享,提高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經營管控效率和水平。
Absrt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of low completion rate of business short-board indicators, large workload of maintenance of business data, non-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difficulty in process control, etc., in enterprises'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hrough streamlining management relationships, standardizing work standards and processes, it developed a unified platform for oper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s, realizing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level of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 Chinese Flight Test Establishment.
關鍵詞:經營管理;平臺開發;信息化手段
Key words: business management;platform developmen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2-0075-02
0 引言
“十二五”期間,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各經營單位取得較快發展,并有力地支撐了試飛院發展的需要,在經營收入不斷增加、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產業布局、計劃執行、管理效率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尤其“十三五”期間,面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以及事業單位改革、企業改制要求等各種主客觀因素環境,需要我們進一步采取科學、有效的經營管理手段,盡快實現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盈利能力的目標。
1 經營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隨著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經營企業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涉及生產、研發、服務等多個行業,專業涉及面廣,企業發展對經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經營管理模式的弊端愈加明顯,已經無法適應當前企業發展的需求,其弊端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①在企業管理中未將經營產業的計劃貫徹到底,導致一些重點計劃指標考核完成率低。②項目合同的執行進度始終處于大線條式的粗放型管理。③信息化管理手段偏低,經營過程監管難度大。
2 信息化經營管控模式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為強化經營過程管控,改善提升經營單位合同保有量、“兩金”、“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比率”等重點指標,切實發揮各級機關經營管理職能,提升經營發展的質量效益,需建立一個統一的經營管理平臺,將各個指標放在同一平臺上進行有效管理,包括經營計劃管理、合同管理、重點考核管控指標等,以實現不同業務板塊合同、計劃、成本、收入的數據橫向、縱向對比和統計,為加強過程管控提供經營數據。
3 經營管控信息化的功能設計
3.1 實現經營過程重點指標的動態管理
院屬公司的合同保有量、兩金(應收款項和存貨)、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比率三項指標。
①合同保有量指標管控。合同管理可精細到院生產、研發、服務各類合同內的項目,利用共用的項目臺賬獲悉項目的進度信息,此外,還可以通過與財務共用同一個項目臺賬,進行收、付款、發票等管理。
②項目產值結算管理。參考項目的進度情況及各節點產值預測方案,系統可自動計算出各類項目在相應時段內各節點的完成產值,然后結合每個月項目的收款及開發票、外部分包結算情況,通過系統完成每月主營業務收入結算,提醒及季度、全年產值結算及預測工作,實現全院經營產值結算精細化管理。
③應收款項指標管控。各單位每月按照合同約定執行節點及對應收款項回收金額情況對本單位應收款項進行梳理匯總,依據掛賬時間將應收款項按照當年度應收款項、1年-3年及3年以上應收款項進行分類匯總,分析存量和增量應收款項情況,按照考核要求進行壓減控制。
④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比率指標管理。各單位每月按照項目合同統計各項成本構成及其占比,重點關注材料費、外協費和人工成本占合同金額的比率情況,深入分析匯總合同重大執行節點的預算達成率,每月統計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的實際開支情況,重點明晰壓控的成本費用名目及比例,并與年度預算及上年情況對比分析通過大量的各類成本數據積累最終實現獲取各類型項目成本的臨界值,達到持續提高經營運行質量效益的目的。
3.2 實現多人協同工作
在整個系統的數據處理和統計利用期間參與者眾多,包括企業管理層、財務人員、經營人員、計劃人員、合同管理人員等,這些參與者共享經營管理的相關數據,還能夠對數據進行多方位的對比分析。但同時系統也設置了權限控制,為保證數據安全,參與人員只擁有自身權限范圍內查看數據的權利。
3.3 實現經營數據多維度查詢
全院生產經營數據可實現多維度查詢,既可以按項目查閱,也可以按合同查詢。其中合同查詢的查詢條件包括起始時間、項目名稱、協議編號、合同編號等;應收款項查詢的查詢條件包括合同名稱、合同編號、收付款、甲、乙方以及合同性質等。此外,還對發票和收付款管理進行了規范,開發了網上業務辦理和查詢,實現了在網上開具發票申請、網上付款申請、網上進行收款確認等多項功能,不僅縮短了業務辦理和查詢時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有效保證了經營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4 企業運營情況監測
參考該院經營管理規定,院經營產業的管理部門是經營管理部,該部門主要負責運營監測院內生產經營數據,對規范院經營單位主營業務收入和成本結算,同時明確各部門的分工及職責,安排主營業務結算流程,確保全面預算能夠順利開展。
4 關鍵技術應用
系統采用基于SOA的技術路線,以B/S架構為主,C/S 架構為輔的多種技術架構,主要關鍵技術如下:
4.1 面向服務架構(SOA)
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是一種IT架構的組織模型,意為面向服務架構,其能夠依據需求利用網絡對松耦合的粗粒度的應用組件(服務)進行分布式部署、組合和使用。
4.2 B/S 架構
B/S 結構(Browser/Server)是瀏覽器和服務器結構,即網絡結構模式,其是建立在C/S結構上形成的。在B/S結構下只需通過瀏覽器就可實現用戶界面,多數事務邏輯處理只需在服務端即可實現,只有少數事務邏輯處理需在客戶端實現,無需下載及安裝任何插件,必須對客戶端進行維護,系統更加的簡明扼要,用戶使用效果更佳。
4.3 快速業務搭建能力
業務模型是建立在現實業務基礎上的,前者是對后者的高度抽象,圍繞業務模型平臺提供了各類工具和支撐設施,包括運行時基礎設施、模型轉換器、業務設計器、系統監控和管理工具、日志工具等。通過采用這些工具,相關工作人員便具備了快速業務搭建能力。
4.4 流程分析和監控能力
通過任務來驅動流程的運行。在流程運行過程中依據流程圖記錄每個環節的各項參數及信息,這些參數和信息就是分析和監控的基礎數據,通過分析和處理相關的基礎數據,可獲取其它業務相關信息,便于及時發現系統中是否存在異常情況,同時這也可作為績效考核基礎。
4.5 報表能力
平臺可直接基于Excel進行報表界面設計,具有突出的報表能力,不僅支持多源數據分片、離線填報、外置查詢、單元格格間計算、不規則分組、展現,還支持復雜的中國式報表。
5 經營管理系統業務流程設計
經營管理系統的業務流程指的是企業從項目合同執行開始到完成項目合同的整個實施過程的管理過程。
基礎層:通過對企業經營計劃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建立企業統一的指標體系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有效管理。制定報表模板、建立報送關系和機構信息,進而發布報送任務。
數據層:對發布的報送任務,分別進行制定、修改和錄入、修改生產經營數據,由主管進行審核。
應用層:對已建立的行業標準和考核標準進行行業對比和經營考核,對計劃、報送數據和報表進行綜合查詢、統計匯總和經營分析。
表現層:系統對應用層的各項結果,可以選擇多種圖形、表格、文字等直觀的綜合方式展現,便于對比分析。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事業單位改革、企業改制及我院經營單位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也必然會得到企業越來越高度的重視。通過本文的分析以及方案可行性的初步對接討論,建立經營管理系統,既能解決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一些問題,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又能提高企業的創新力和競爭力,實現企業持續、穩定發展,促進企業經濟質量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邱巧艷.集團模式下企業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探索與實踐——以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辦公自動化,2008(22).
[2]丁志軍.企業集團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深化集團管控[J].財務與會計(理財版),2014(03).
[3]張明明.推動企業會計信息化深入發展的探索——歧點、亮點與難點[J].會計之友,2014(02).